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美国的布卢姆斯伯里:康科德的放纵生活(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和爱默生一样,梭罗也是本书的一个主要人物。他家境贫寒,通过刻苦努力才完成了哈佛的学业。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中学教师,因为不满当时僵化的教学模式和体罚学生的制度,愤而辞职。他和爱默生也是一见如故,对他而言,爱默生是可亲可敬的温和长者;而爱默生也很赏识他的才气,预言他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成为干“大事业”的人物,并建议他由记日记入手。果然,若干年后,长达三百余万字的《梭罗日记》同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也成了美国文学传统中的瑰宝。
    就这样,梭罗在爱默生家住下来,成为他的管家和助手。爱默生出生于牧师世家,父亲早逝,母亲独力支撑家庭。爱默生凭着自己的勤奋和父亲友人的资助,才完成了哈佛的学业。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波士顿富商塔克家的小女儿爱伦。当时爱默生刚刚获得牧师的任命,意气风发,和爱伦幸福恩爱。可是爱伦家族遗传的结核病很快夺走了她二十岁年轻的生命。爱默生悲恸欲绝,时常独自去墓园凭吊。有一次甚至掀开棺木,与爱伦抱拥在一起。
    经过漫长的司法诉讼和判决,爱默生终于合法继承了本属于爱伦的那部分遗产。这使他摆脱了为生计而劳碌的烦恼,可以在衣食无虞的前提下自由自在地思考,思考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同时这一笔财富也使他时常能够慷慨解囊,帮助像奥尔科特和梭罗这样的朋友。
    梭罗除了热爱读书,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是爱默生一家生活的好帮手。他的父亲是铅笔创造商,他本人也进行过多项铅笔制造工艺的创造与发明。他还当过土地测量员,并且精通园艺和种植,而爱默生则可以说是不谙世事的学问家。很快,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质朴的为人,梭罗赢得了包括爱默生第二任妻子莉迪安在内的全家人的信任和喜爱。爱默生的儿子瓦尔多曾调皮地问“你是不是我爸爸?”此时,由于富勒的到访,莉迪安感到备受冷落,而梭罗的热情与关切似乎也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慰藉。尤其是在爱默生远赴英伦三岛及欧洲大陆访问期间,梭罗俨然充当了男主人的角色。
    爱默生返家后,梭罗主动提出去瓦尔登湖边林地上建立一座棚屋,开始“故意过一种独处的生活”。几年后,以这一段生活为素材,他写出了《瓦尔登湖》,成为美国文学与思想史上的不朽名篇。但终其一生,与爱默生不同,梭罗从未摆脱过贫困的威胁与折磨。因为肺病发作,他在穷困潦倒中逝去,年仅四十五岁。爱默生在他的追悼会上说,要到若干年以后,美国人才会意识到他们失去了一个何等优秀的儿子。
    本书中与梭罗关系密切的女性,除了他早年追求过的西瓦尔小姐,还有一位是路易莎·梅。梅自幼便具有叛逆精神,曾在梭罗兄弟的学校上过课,后来将梭罗写到小说《情感》中,正如霍桑将他崇拜的、具有魔力的富勒作为女主人公的原型写入了《红字》一样。梅先是被波士顿名编辑菲尔兹告知她“不适合从事写作”,但源自长期生活积累的《小妇人》一炮走红,不仅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也将奥尔科特一家人从贫困境遇中解救出来。
    正如富勒断言的那样,超验主义者之间每两个人的差异都比其他所有人的共性还要大。书中除了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的性格刻画,还有不少的趣闻轶事,甚至类似花边新闻的材料,一方面增添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说部分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契弗的本意,或许像评论家宣称的,是“要给文学史撒一把无伤大雅的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