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古拉格群岛上的卡夫卡(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左岸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3
    让我们到这条通道的另一端,看一看索尔仁尼琴描绘了什么。
    索尔任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讲述了很多故事,当然,这些故事不是虚构的,它们就是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事件,下面我转述几则这样的故事。
    一个叫伊尔玛?明戴尔的匈牙利姑娘弄到了两张大剧院的戏票,怀着初恋少女的情怀,她约请热烈追求她的男朋友克列盖去看演出。索尔仁尼琴没有说姑娘知道还是不知道克列盖是侦查员,但是在大剧院度过的这个夜晚,毫无疑问他们仅仅是普普通通处在热恋之中的青年男女。这对情侣偎依在一起温情脉脉看完了演出,他们也许说了很多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也许会进行初吻,也许会在颤栗中第一次触摸对方……总之,这是一个甜蜜得让人融化的夜晚。演出结束以后,两位情侣仍旧偎依在一起,和其他人一道走出剧场,迈下剧场门前的台阶……结果如何?结果是:克列盖没有把姑娘送回家,而是直接送到了“鲁宾卡”——苏联肃反、内务、国家安全机关及其直属监狱所在地。姑娘很有可能和大清洗期间大多数被枪杀的人那样丢掉了性命。
    在大清洗的日子里,一个叫彼得?彼得内奇的人偶然看到一位上级领导阴沉冷漠,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整天惴惴不安,害怕被人抓了去。几天以后,彼得内奇被叫到工会委员会去了,正是那位阴沉冷漠的领导突然变得和蔼可亲起来,亲手交给彼得内奇一张到索契疗养的疗养证!彼得内奇欣喜若狂——原来一直折磨着他的那种恐惧感没有任何根据,完全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欢天喜地回家收拾行李去了。离家那天,他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火车站,这中间还一个劲儿责骂他的老婆笨手笨脚。在车站候车室,彼得内奇遇到一个非常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年轻人一看到他就主动打招呼说:“彼得?彼得内奇,您难道认不出我来了吗?”彼得内奇茫茫然,不好意思地说:“好像……真的认不出了……”年轻人就向彼得内奇的老婆弯弯腰,说:“他只是临时忘了,他一会儿就会想起来我是谁。”年轻人不由分说挽起彼得内奇的胳膊,两个人一起登上了列车——从此,彼得内奇就消失了。
    邻居被逮捕了,留下需要喂奶的孩子没有人照顾,一个好心的妇女找到内务人民委员会,询问该怎么办?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同志对她说:“请等一等,我们查一下。”这位妇女坐在接待室长条木椅上等了大约两个小时,等待的结果是:内务人民委员会把她抓走了。原来,上级给下面下达了抓捕人的指标,这位妇女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刚好还差一个人。
    苏联大清洗期间,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当你周围的人陆续被逮捕和枪毙的时候,你甚至渴望灾祸尽快降临到自己头上,也就是说,你总是在想那么多人都被抓起来杀掉了,为什么还不来抓你?为什么总是拖延?这种拖延成为一种可怕的精神困扰,它带给人的精神痛苦甚至要大过被逮捕和被杀掉本身。
    一个叫瓦西里?弗拉索夫的老共产党员无所畏惧,不顾同事们的劝告,决不离开他工作的地方逃跑,结果,这个区域所有领导人都被逮捕了,却总是没有人来抓他,他是在无法忍受精神压力,主动去向警察部门自首,找到了自己的结局。
    伊拉克里神父到阿拉木图去访问被流放的教徒,这期间已经有人三次到他莫斯科的住所去抓他,他回来的时候,教民们从车站接走他,把他掩藏起来,从这家到那家,一直过了八年被隐匿的生活,神父被这种生活折磨得精疲力竭,一九四二年,当逮捕真的发生的时候,伊拉克里神父竟然给上帝唱起了赞美诗!
    一个女大学生总是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凝望监狱,因为那里关着几乎所有她知道的科学家、作家和德高望重的人,当有人警告她有可能被捕的时候,她不相信会有这样的“荣幸”,因为她自认为没有资格去和那些令人尊敬的人关在一起,后来她具备了这种资格,她几乎是怀着自豪和欢快的心情走进监狱的。
    阅读《古拉格群岛》,你经常就会感叹,生活中的荒诞比艺术作品中的荒诞更加荒诞,你甚至可能会想:如果这些事情不是白纸黑字印在《古拉格群岛》这本书上,而是印在《卡夫卡小说全集》中,有谁会怀疑它们不是卡夫卡的虚构作品呢?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奇异的图景——索尔任尼琴站在城堡上完成着对于生活的真实记录,卡夫卡则在古拉格群岛上孤独地写作着梦幻般的故事。
    4
    索尔任尼琴和卡夫卡之间——或者说在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已经没有任何阻隔,如果事情真的如同我前面所说在观念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有一条联结通道的话,那么,把它们联结在一起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我认为是人类的普遍处境。
    无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还是文学、心理学,无论形而上还是形而下,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都把目光凝结到了人类自身,社会、历史、艺术不过是人类赋予自身的一种存在方式而已,用存在主义术语表示就是“人的存在的显现”。任何形式的显现都是为了达到人类精神宇宙的深处,而人类本质就呈现在那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将分别从不同方向汇集到一起,彼此消失形式上的区别。正是在这里,索尔任尼琴和卡夫卡才彼此接受对方,承认他们做是同样的事情。
    为什么说拉丁美洲文学神奇?就是因为它比其它样式的文学更直接切入了荒诞现实,敏锐地发见了人类的荒诞处境,并且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进入十九世纪以后,现代文学,现代主义艺术之所以超越现实主义而盛行起来,我想最重要原因是它缩短了进入灵魂世界的通道,为文学赋予了一种哲学意义。我这样说绝不是贬低现实主义,我只是强调,现实主义如果不能够与哲学联结,会变得琐碎而乏味,就像目前很多无聊作品一样。
    直面现实与直面人的心灵不是对立的两极,索尔任尼琴和卡夫卡的联结出色地说明了他们进入人类灵魂世界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这种力量第一次让永久占据社会顶端的强力感觉到了尴尬,因为只有它们才剥去了强力的伪装,还原给了它们真实的面目。
    人类通过柔弱显示自己的强大,强力则通过强大暴露自己色厉内荏。
    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和心理学狂欢的地方,那里只有人,我们只看到人,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或许正因为如此,强力总是害怕用哲学打通的事物,害怕卡夫卡,更害怕索尔任尼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