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李云雷:时代转折中的“英雄”及其中国故事——读葛亮小说《英雄》

http://www.newdu.com 2020-06-28 《长江文艺·好小说》20 李云雷 参加讨论

    与后来《北鸢》等小说以优美典雅的文笔书写民国风致不同,葛亮在小说创作的初期,曾集中书写过一些描绘当代都市小人物的中短篇小说,引起广泛关注的《阿霞》是其中之一,而《英雄》亦是其中之一。这篇小说最初发表于《大家》2008年第5期,后收入小说集《七声》时更名为《于叔叔传》,以与其他各篇的篇名相协调,如《阿霞》《安的故事》等,使整部小说集更像一个浑然的整体。但无论是名为《英雄》还是名为《于叔叔传》,小说的主体并没有改变,如果说稍有不同的话,那么“于叔叔传”无疑更加平实,而“英雄”则投射了作者或叙述者更多主观的情感色彩。
    在评论小说集《七声》时,王德威先生曾指出,“《于叔叔传》《阿霞》两篇特别动人,尤其是前者几乎可以当作是新时期以后市场经济崛起的寓言来读,颇有讨论空间,后者则是延续正宗欧西现实主义风格,以底层社会、心地简单人物的遭遇反映人生百态。”在这里,“市场经济的寓言”更着眼于宏观与整体的寓言性,而在小说中,作者的叙述却更贴近于叔叔这个“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小说的叙述视角颇具特色,主要以城市知识分子家庭以及这个家庭中的“我”为视点,来看作为城市外来者的“于叔叔”及其一家数十年的命运变迁。
    于叔叔是个木匠,从乡镇到城市来做工,因给“我”家打家具而与“我”、“我”家结缘,成为朋友,数十年里来往不绝。最初,在小孩子“我”的眼中,心灵手巧的于叔叔是一个偶像,“小孩总需要偶像,我也未能免俗,于叔叔在这个时候出其不意地填补了我的信仰真空。这一点,恐怕他自己也始料未及。现在想来,于叔叔年轻的时候,外形上也的确合乎偶像的标准,高大,鲁莽。一头乱发,左耳夹着铅笔头,右耳夹着一根烟,说话时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你,实在是倜傥得很。”作为最早一代的独生子女之一,“我”“乖外戾内,表面上人见人爱一小孩,做出事来逼得人发疯”,但于叔叔所做的木工活很快引起了“我”的兴趣,两人的友情迅速升温,于叔叔允许“我”玩他所有的工具,与“我”下棋,甚至还在“我”的请求下帮“我”代家长签字,虽然被发现后,妈妈对于叔叔在态度上“有点淡淡的”,但是“我”与爸爸却一如既往。于叔叔离开“我”家后,经爸爸推荐,又去附近的另一家打家具,后来于叔叔带领妻子和两个孩子来“我”家,“我”和爸妈也到于叔叔家探访,两家交往不绝。“我”也由此见证了于叔叔一家在城市里的生活及其命运的转折:于叔叔的儿子献阳和女儿燕子跟我同校读书,但献阳毕业后,却在依凤阿姨的力主下,上了“他们厂里的子弟中学”;于叔叔和依凤阿姨开饭馆,请爸爸帮他们画招牌;于叔叔不开饭馆后,开了一个书报亭;于叔叔的报刊派送业务逐渐越做越大,“他雇下了更多的人,甚至在区中心的一幢写字楼里,租下了一个单位作为代理点的办事处”;于叔叔与依凤阿姨的亲侄女小任一起看电影,给她买化妆品,被依凤阿姨发现“有情况”;小任以怀孕为借口逼宫,献阳“扑上去,掐住了女人的颈子,顷刻结果了她”;献阳行刑那天,天上下了清冷的雨,于叔叔去领儿子的骨灰,出了车祸,粉碎性骨折,出院后他的腿跛了;燕子结婚时,于叔叔怕受到男方轻视,请爸爸作为“女方的大伯,坐在女方的主位”,而在爸爸请他来挡酒时,于叔叔“端着酒杯走了两步,走得急了,就有了一个趔趄。一些酒洒了出来,弄到了身上。他急忙着拿起桌上的纸巾擦,擦着擦着,脸上现出了颓唐的表情,终于又静默地坐下去了。”
    通过以上情节线索的简单勾勒,我们可以大体了解于叔叔的生活经历、他人生的跌宕起伏和他一家人升降浮沉的命运,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故事,这里的“我”既是故事的旁观者,又与被讲述者有着亲密关系,所以可以向读者讲述来龙去脉;同时这一视角又是限制性视角,叙述者对被讲述者的生活也不全面了解,只讲述自己看到、知道的部分,这“有限”的视角既避免了繁冗,又有真切感。这一视角是现实主义作家常用的,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的《套中人》,比如鲁迅的《祝福》《孔乙己》《一件小事》等。在《英雄》中,我们可以看到葛亮对这些大师的借鉴,甚至“于叔叔传”这样的标题和故事本身,也可能受到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的直接影响,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通过“我”与叔叔于勒的几次相遇,展示了于勒曾经兴旺发达而终归败落的一生,《英雄》或《于叔叔传》也采取了类似的结构与讲述故事的方式,而在小说结尾,于叔叔“脸上现出了颓唐的表情,终于又静默地坐下去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类似契诃夫《醋栗》结尾所表达的主人公颓唐、落寞而又无奈的心境。虽然“太阳底下无新事”,但“每一天的阳光都是新的”,与19世纪小说大师的相似只是表面的,葛亮讲述的是新世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自然也就带有新的时代特点与中国特色。
    所谓时代特点就是王德威先生所说的“新时期以后市场经济崛起的寓言”,于叔叔所经历的正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时期,于叔叔的婚姻,依凤阿姨的工厂,依凤阿姨让献阳去读“子弟中学”,都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及其思维模式;于叔叔进城做木工、开饭馆、开书报亭、派送书刊,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活力,而小说中于叔叔与依凤阿姨在很多事情上的矛盾龃龉,都来自不同的思维模式,依凤阿姨还停留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下的僵化思维,而于叔叔则是更接近市场经济中的独立个体,奋斗,拼搏。当然市场经济也并不是只有活力,亦有其阴暗乃至黑暗的一面,于叔叔开饭馆时所遇到的同行倾轧,他发达时造成悲剧的“人性解放”,都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的暗面。在于叔叔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英雄”在时代中奔突而又最终陷落的故事,这或许是作者最初将之命名为“英雄”的本意。但于叔叔不是一个人,小说中写到的是他的整个家庭,可以说对家庭关系与伦理的重视,以及强烈的盛衰之感,正是这部小说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人最注重家庭伦理,中国文学最长于表达沧桑与盛衰之感喟,从《诗经》到《红楼梦》莫不如此,所以与其说《英雄》的结尾更接近于契诃夫的《醋栗》,不如说更接近于“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更接近于中国人的情感结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葛亮写作的隐秘路径:由《英雄》到《朱雀》《北鸢》,是暗中相通的,不同的只是作者从现实转而去写历史,也找到了更适合表述的语言,但《英雄》乃至《七声》的价值,不只是《朱雀》《北鸢》的先声,也是作者对时代观察思考之后的发声,而这则奠定了一个作家的根基。
    李云雷,1976年生,山东冠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职于《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等,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等。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滇池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