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春在千门万户中

http://www.newdu.com 2020-02-03 文汇报 郭梅 参加讨论

    
    清代郎世宁《乾隆帝岁朝行乐图》(局部)
    
    齐白石岁朝图
    
    《红楼梦》中的宁国府 大年三十祭宗祠
    
    明代李士达《岁朝村庆图》
    新春又至,时序更新。从前的人们怎么过年?
    除了彻底洒扫庭除,办年货是头等大事。其中,春联和年画必不可少,过年时张贴在自家的门口和墙上,多少添个过年的喜兴。
    年夜饭则是中国人最具仪式感的一顿饭。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或耗时耗力繁琐备至,或体现地域特点和文化融合,只为一个共同的核心目的——过年。
    大年初一“飞帖”拜年,正月十五尽赏花灯……
    让我们跟随古今诗文名篇走近春节,感悟“春”的真谛。
    冬日虽不免萧索枯寂,但热爱生活的中国人心头春意盎然
    常言道“过了冬至便是年”,冬至一过,年味就日重一日了——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意思是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后,九尽桃花开。古人认为冬至阳气开始生长,民间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故别名“亚岁”“小岁”,很多地方认为过了冬至就大一岁,俗称“添岁”。
    唐代宗大历二年(766)冬至,漂泊多年的诗圣杜甫在夔州(今四川奉节)感喟羁旅,抒发万里为客的悲凉:“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冬至》),与他那首作于同年同地、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呈异曲同工之妙。次日,老诗人举杯浇愁,再次提笔:“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小至》),全诗紧紧围绕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叙事、写景、抒怀,情由景生,词句精工,立意高远,盼春的急切和迎春的欣慰跃然纸上——这一年,老杜五十有五,离弃世只有短短三年了——哪怕命途多舛,送旧迎新之际也总是对生活对将来怀着由衷的热忱和无限的希冀,这,是沉郁顿挫的杜工部的风骨,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冬日虽不免萧索枯寂,但热爱生活的中国人心头春意盎然。旧时,民间流行填九九消寒图,就是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笔顺填一笔,九九之后春回大地,图也就完成了。而填充的颜色则往往根据当日的天气而定,既好玩又有意义。也有做对联的,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是“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九九消寒迎春联。而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则是在纸上绘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也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杭州才女、海上女画家陈小翠在其散套〔南南吕·懒画眉〕《夕佳亭消寒曲》中写道:“把柴门自掩,豪情自怜,一任他尘世浮云几变迁。俺可也幕梁燕间,看得沧桑贱……”豪迈俊朗,为人激赏。从题目看,这首曲子应作于冬至。
    年画是旧时家家必备的年货之一,多少添个过年的喜兴
    春节毫无疑问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从朝廷到民间,都有大量的庆祝活动,或唱戏或歌舞,美术活动也很隆重,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年画。
    年画起源于汉,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它在宋代叫“纸画”,到明代称“画贴”,到清代始见“年画”一词。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装饰居室,含吉祥喜庆之意。题材有风俗、戏曲、美女、童子等,其中“一团和气”“八仙庆寿”“万事如意”等典型题材约在明代即已趋于定型。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天津杨柳青、开封朱仙镇、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等地的产品久负盛名,各有千秋。20世纪初,随着西风东渐和商业的发展,将国画工笔重彩与西洋擦炭水彩相结合的月份牌年画应运而生,其题材有戏曲故事、时装美人和吉庆祥瑞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抗战时期在解放区出现了以民间年画形式表现革命内容的新年画,和其他新文艺形式一样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士气。
    年画是旧时家家必备的年货之一。作家肖复兴先生说:“采办年货的内容中,有一项是买春联和年画,过年时张贴在自家的门口和墙上,即使没有新桃换旧符的传统意义,红红火火的,也多少添个过年的喜兴”(《过年》)。《京都风俗志》这样介绍年画上的内容:“早年戏剧外,丛画中多有趣者,如雪景图、围景、渔家乐、桃花源、乡村景、庆乐丰年、他骑骏马我骑驴之类皆是也”,可见其民俗和乡土气息浓郁,颇受老百姓的欢迎,当年肖先生家“常买的是胖乎乎的娃娃怀里抱着一条大鲤鱼,鲤鱼上片片的鱼鳞都清晰闪光,图的是‘年年有余’的吉利”。女作家迟子建儿时也会在小年前后与邻居的女孩子搭伴进城买年画。“进了城里的新华书店,我们要仔细打量那一幅幅悬挂的年画,记住它们的标号,按大人的意愿来买。母亲嘱咐我,画面中带老虎的不能买,尤其是下山虎;表现英雄人物的不能买,这样的年画不喜气。她喜欢画面中有鲤鱼元宝的,有麒麟凤凰的,有鸳鸯蝴蝶的,有寿桃花卉的。而父亲喜欢古典人物图画的,像《红楼梦》《水浒传》故事的年画……”(《关于年货的记忆》)而在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笔下,在他的家乡浙江桐乡石门湾,有的人年前没工夫置备年画,要到年初一才上街选购:“街上挤满了穿新衣服的农民,男女老幼,熙熙攘攘,吃烧卖,上酒馆,买花纸(即年画),看戏法,到处拥挤。”(《过年》)当然,过年的热闹不仅在于人头济济,挤挤挨挨中透出一派喜气的还有嘈杂而市井味道生活气息十足的市声——在蔡省吾原编、周作人录抄的《一岁货声》中,有一段专门介绍画棚里卖货吆喝的热闹劲儿:“街门对,屋门对,买横批,饶喜字。揭门神,请灶王,挂钱儿,闹几张。买的买,捎的捎,都是好纸好颜料。东一张,西一张,贴在屋里亮堂堂……”
    岁朝图到了文人画家手里,清逸雅致,浑不见浮艳伧俗
    岁朝图是明代开始形成的一种特别的年画题材——所谓“岁朝”,指一年之始的正月初一。岁朝主题的绘画可分为祈福、崇孝和喜庆活动三类,题材多为花鸟、山水和人物,或用笔墨和色彩绘制成卷轴画,或在木板上用笔绘、刀刻、纸印成木版年画,设色明快,构图饱满,与年节喜庆的气氛相辅相成。为祈盼新年风调雨顺、福乐安康,画家常藉谐音祈福祷寿,形成相对固定的造型和表现程式,如画四个柿子和如意寓意“事事如意”,画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画红枣、笙、桂圆和童子寓意“早生贵子”,等等。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苏州画家李士达用《岁朝村庆图》描绘姑苏百姓元日的生活:老者品茗话旧、拜年访友,童稚燃放爆竹,文士欣赏书画。清乾隆三年(1738),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利用西洋画写实的特性,结合传统的线描和设色表现岁朝人事,与其他宫廷画家合作绘制了一轴《弘历雪景行乐图》——在后宫庭院的敞轩里,乾隆皇帝弘历手持如意端坐在交椅上,稍年长的子女们在旁侍立,一个小皇子向他敬献寿桃,还有孩子在放爆竹,阖家团圆,其乐融融,是表现传统孝道的家庆图轴。画中的主人公乾隆似乎回忆起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自己的政绩:相继减免了台浙湘桂鄂川赣等地的赋税,在江西开炉铸钱,又修筑海堤、疏浚运河,初得誉于天下黎民,他的表情惬意自得,更带着满满的自信。郎世宁还有许多类似的作品,均为尺幅很大的奉旨之作,如《乾隆帝岁朝行乐图》等,供皇宫里在岁初悬挂,以求吉兆。乾隆十九年(1754),在为63岁的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举办的新年盛宴上,乾隆亲自绘制《岁朝图》,图中柏树枝、磨盘柿子和横卧着的长如意寓意“百事常如意”,还绘有象征长青长寿的万年青和松果等,而盛开的梅花则暗示为母贺寿的季节。现藏浙江博物馆的剔彩寿春宝盒是乾隆帝非常钟爱的漆器品类之一,是尽力模仿明嘉靖时期同一纹饰题材漆盒的产物。作为主题纹饰的“春”字明喻青春,“春”字内的寿星象征长寿,“春”字下的聚宝盆里满是珍宝,整件器物洋溢着吉祥喜庆的气息。或许,当年弘历给母后上寿的礼品里,就有一对类似的漆盒吧。
    值得注意的是,文人喜清供,桌上架上往往多雅玩和时令花卉,岁朝图到了他们手里,遂与其他文艺样式一样趋向清逸雅致一途。如在清末海派画家吴昌硕的《岁朝清供图》中,怪石两侧的瓶罐里分别是梅花和水仙,案上是水仙头、柿子、香柚等瓜果,还有兰草盆,设色清简,笔墨清雅,寓意平安富贵而浑不见浮艳伧俗。1925年,已81岁高龄的缶翁“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他画的还是岁朝图,并强调“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文人傲骨,铮铮跃然于纸上。同时,因梅开五瓣寓意“梅开五福”,故常出现在岁朝图中,报春亦报喜。1953年,鲐背之年的白石老人创作的一幅由梅花和鞭炮等元素构成的岁朝图,就直接名之曰《新喜》。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最令人垂涎欲滴的,是年夜饭
    当然,寻常百姓过日子,无需也不可能风雅如吴昌硕和齐白石。散文家梁实秋记忆里的《北平年景》忙碌而充满烟火气:“祭灶过后,年关在迩。家家忙着把锡香炉、锡蜡签、锡果盘、锡茶托,从蛛网尘封的箱子里取出来,作一年一度的大擦洗。宫灯、纱灯、牛角灯,一齐出笼。年货也是要及早备办的,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的装着送上门来。家中大小,出出进进,如中风魔。主妇当然更有额外负担,要给大家制备新衣新鞋新袜,尽管是布鞋布袜布大衫,总要上下一新……”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这样描写木兰和莫愁姐妹俩过年逛白云观庙会的情景:“北京城外一里远,有个巨大的道士庙,叫白云观。由正月初一到十九,北京的男女老幼好多人去逛……男人举行徒步竞赛,女人有赛车,还有成群的人到那儿去会‘神仙’……‘神仙’也许像大官儿,也许扮作乞丐,也许像狗,也许像驴”。
    当然,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最令人垂涎欲滴的,是中国人最具仪式感的一顿饭:年夜饭。苏州七件子、歙县腊八豆腐、自贡粑粑肉、湘西腊肉、平乐酿菜、玉林白馓、香港发菜蚝豉、汕头生腌血蚶、肇庆裹蒸、内蒙布里亚特包子、重庆蒜苗腊肉、台南油饭、广西十八酿、香港盆菜……这些美食或耗时耗力繁琐备至,或体现地域的特点和文化的融合,只为一个共同的核心目的——过年。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年节美食。江苏淮安的风鸡很有特色——选三四斤以上的大个土公鸡,宰杀后不褪毛,将血控干,在腹部开个小口,把内脏掏空后将调配好的盐、酱油、黄酒、花椒、五香粉等佐料灌进去,再用针线缝上口子,并另在鸡身上涂抹花椒盐。然后把鸡头别在翅膀下,在背阴通风处挂一个月后就可以端上餐桌了——隔水蒸40分钟左右,冷却后用手撕成长条装盘上桌。因为鸡毛有很好的保湿功能,维持了肉质的鲜嫩,佐料也已被均匀吸收,所以鸡的所有部位都咸香可口,颇受欢迎。这是一道典型的耗费时间比拼耐心的菜式,首先掏内脏时必须很耐心才能保证苦胆不破,吃的时候鸡毛也不能用热水烫,而必须用手一点点硬拔,拔一只鸡的毛至少得半小时。潮汕人则对老鹅头情有独钟——这鹅指当地特有的狮头鹅,是我国最大型的鹅种,也是世界巨型鹅种之一,成年公鹅体重可达10公斤。一只能进入年夜饭菜单的“老鹅”特指六年以上的退役公种鹅,其头和脖子胶质醇厚,回香无穷——潮汕人认为鹅最美味的部位是鹅头和鹅脚,相形之下,鹅肉则粗糙逊色多了。在厦门,每逢年关家家户户都会供奉、分享红龟粿——用红曲米把糯米粉浸红,再加入白糖和水,搅拌、揉搓成团,包上花生仁和黑芝麻制成的馅料后,用龟纹模子压出寿龟图纹,然后放进笼屉蒸熟,成品口感Q弹,味道甜糯而满溢着果仁香,最得孩子们的青睐。当然,最大众化最具包容性的除夜甜品要数八宝饭,糯米、红枣、莲子、枸杞、红豆沙、葡萄干、核桃仁和瓜子仁在猪油的“勾兑”下,甜出了层次和清香,甜到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头。
    过新年迎新春,大年初一“飞帖”拜年,正月十五尽赏花灯
    鲁迅先生曾言“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祝福》),梁晓声先生的《欲说》也以此句开篇。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剧作家孔尚任《甲午元旦》诗云:“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年近古稀的他欢饮达旦,兴致勃勃地过新年迎新春。大年初一照例要互相拜年,如亲朋太多,有的人家可以不亲自去,而是派仆人带着主人名片去拜年,称“飞帖”。各家各户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二字,就是承接飞帖的。这种拜年法始于宋代,南宋周辉云:“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清波杂志》),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徵明《拜年》诗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便是这一风俗的写照。大户人家还往往特设记录客人往来的“门簿”,其首页多要虚拟四位“亲到者”:住百岁坊巷的寿百龄老太爷、住元宝街的富有余老爷、住大学士牌楼的贵无极大人和住五福楼的福照临老爷,颇有趣。
    而年节的最后一场狂欢元宵赏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看到的是:“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水浒传》里也有看灯,但见:“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玻璃;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银娥斗采,双双随绣带香球;雪柳争辉,缕缕拂花幡翠幕。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竟喧闹;织妇蚕奴,画烛光中同赏玩。虽无佳丽风流曲,尽贺丰登大有年”;《金瓶梅》则更详尽地描写了各式灯彩的题材和造型:“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判官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大口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蛾斗彩,雪柳争辉。鱼龙沙戏,七真五老献丹书;吊挂流苏,九夷八蛮来进宝。村里社鼓,队队喧阗;百戏货郎,桩桩斗巧。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初诗论家叶燮的《迎春》,道出了“春”的真谛。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