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专访小说家任彧:思考生命的含义

http://www.newdu.com 2020-01-15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雨楠 参加讨论

    第一次见到任彧是2019年12月在京举行的《熔炉》新书分享会上,《熔炉》是他新创作的一部长篇悬疑科幻小说,小说用科幻元素探讨了“人性”这一深刻的话题。现场的任彧温文尔雅,风趣幽默的回答着读者的提问,这种真诚而坦率的感觉与他笔下的小说主人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今年1月,我在北京对任彧进行了专访,采访在一家咖啡馆里进行。我到达约定地点后,透过咖啡馆的落地玻璃,看到一个少年微笑着,已经站了起来。任彧是北京作协会员,曾出版长篇小说《安魂曲B小调》《黄昏之城》《黑白边境——流星,幻痛》《熔炉》等,采访过程气氛十分轻松,源于他自嘲式的幽默。
    
    任彧
    【对话】
    创作是一场桀骜不驯与世俗之间的战争
    中国社会科学网:年少时你想过今天会成为作家吗?你是怎样最终选择踏上创作这条路?是什么让你有了书写的兴趣?
    任彧:年少的时候真没有想过当作家,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生意人或者漫画家,当然,作为一个孩子,也很难有成熟的职业规划。那个时代其实蛮流行一个说法,就是下海做生意。不过我从小就喜欢阅读,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阵特别流行看福尔摩斯,我的初恋女友也很喜欢看,我把书借给了她,她还很有心地将书包上了皮,而我呢,就是从那时候起,看了许多古典名著,《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加上当时看了无数的动画片,也有了想写一些故事的想法,也知道小时候并没有能力把这些东西写出来。留学去日本,其实我才第一次有了真正的想法,希望自己干点啥。
    不过也是正常的,18岁以前一个孩子,你让他自己做出一个很成熟的决定,做一个对自己未来非常深吸熟虑的规划,几乎是不可能的,加上我小时候无比之乖,上中学后又极其叛逆,我父母对我的规划也几乎成了零,那我就只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无论这条路怎么艰难,也只有走下去这一种选择。
    我是在三十左右,才真正明白了写书与作家的含义,我为什么会踏上这条道路,这样逆向的思考,才终于让我懂了,这样的创作是我压抑的童年所需要的一种排泄口,我无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思想,那就需要向更多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否则孤独感真的会杀了你。你会发现,你真是孤身一人在对抗整个世界。
    真的是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也算是个固执的人吧,从最初让人看不懂,到如今好评还不少,写作也成了我31岁为止最擅长的一件事了吧,可能没有我和朋友开玩笑这项能力强,但也算是个专业人员了。
    中国社会科学网:你的创作来源是什么?
    任彧:创作来源必定是生活。我看过许多外国著作,非常喜欢恢弘大气,不拘于黑白分明的故事。此外,我最喜欢的两个动画《星际牛仔》与《枪墓》也是这样,我依旧依稀记得《枪墓》中的几句旁白。
    “就像往玻璃杯里倒酒一样,男人们,往弹匣里加满子弹,代替干杯的是枪声,代替拥抱的是子弹。”
    我逐渐意识到世界的色彩,从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开始,虽然故事是纯虚构幻想式的,但这种灰色的世界观,一直是我创作的核心思想。从第一部小说《安魂曲B小调》开始,直到《黑白边境》(这个标题就代表了灰色),再到今天的《熔炉》,我一直在探寻的就是人性上的灰。我故事当中从没有过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逃亡与人性在生命中的变迁也是我故事的主题之一。因为以前写的很黑暗,故事一直以外国人为主角,直到《熔炉》开始,我才涉及一些中国的东西,加入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性的内容,得到的好评也大幅增加。
    可以说,前十年,我一直在练习创作故事的内功,怎么能将一个故事写得很精彩,很有戏剧性,是我前十年做的。如今将视角转回中国后,可以加入更多深入的思想内涵,中国的社会境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