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的老书”真的已经过时了吗?这是维基百科的创立者之一拉里·桑格针对克莱·舍基的“老书过时论”提出的反驳。 舍基是一位研究互联网技术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他认为,人们忧虑互联网使人浅薄,“重点在于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文学阅读”,“文学变成了整个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但是,互联网正在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生活,使得那些以前被世人看重的“单一、陈旧和精英”的伟大著作失去了影响,因为对今天的读者来说,那些老书太乏味了。 针对这种看法,桑格提出,经典著作和经典阅读所需要的那种深度阅读和思考在今天并没有过时,仍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如何认识经典著作在互联网时代的意义,其实也是互联网时代需要怎样的阅读的问题。 今天的互联网阅读与传统的经典阅读方式完全不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互联网阅读偏好娱乐和消遣,也偏好短小和有趣。为了迎合这种阅读趋向,不少教育工作者就算没有放弃阅读经典,也不再坚持阅读经典的传统方式(仔细、反复阅读,记笔记、写心得或落笔成文),而代之以所谓的“悦读”。 阅读经典经常是苦读,不是悦读,凭的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而更多的是求知的意愿和意志。这也就是为什么伟大的人文学者和经典阅读实践者列奥·施特劳斯说,阅读经典需要有经验的读者指导刚开始的读者。在《什么是人文教育》一文中,施特劳斯写道:“人文教育是文化教育或以文化为目标的教育。人文教育的产品是有文化的人。”人文教育的关键是老师,“老师们自己是学生,而且必须是学生。却不能如此无限推延,最终必须有那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那些不再是学生的老师是伟大的心灵。因为事关重大,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他们是最伟大的心灵。这样的人是极端少见的。在课堂里几乎没有遇到他们的可能。……这样的人只能在伟大的著作中遇上。人文教育因此便是仔细阅读伟大心灵留下的伟大著作”。 如果一个学生拿起一本经典,先已经在情绪上排斥那是“乏味的老书”,感觉不到阅读的愉悦,那么他是否就有了不阅读的理由呢?老师该不该迁就这样的学生说,不想读就算了,反正是过时的,甚至是政治不正确的老书? 今天,学生们有太多要学的东西,时间和精力上顾不过来,那是一个有限资源支配的现实问题。但是,许多重要的著作,没时间阅读,或因为没有精力而缺乏阅读兴趣,不等于这些著作不值得阅读。更不等于必须等到学生们先有了兴趣才要求他们去阅读,因为兴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不能培养起学生有思想和审美价值的阅读兴趣,那是老师的失职。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对“经典”有了新的认识。“经典”是一个概念,不是特指哪一些书,或者哪一种书。一个阅读经验粗浅的人,你给他一个“经典”的概念,他想到的也不过是卡通书、连环画,而绝对不可能想到莎士比亚或汤显祖。当我们把一个实例归入某一个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概念,了解与这个概念有关的其他信息。当我们把一个动物归入“狗”这个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设想这个动物会吠叫和撕咬,当然我们会用自己的经验来添加关于狗的其他信息。 “经典”的概念也是这样,我们读了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看到人因为过度骄傲或自信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难,理解到这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个多见现象。如果我们把索福克勒斯的这个剧归入“经典”,那么我们便形成这样的概念:经典有深刻的思想、表现永久的主题、帮助我们思考人性和人类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呢?因为经典能训练我们的深度阅读能力,而且,我们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经典文本来设立一些有用的审美和认知标准。 经典的概念为我们如何去阅读理解一本书提供了一个框架。当你在经典阅读的课堂上捧起《红楼梦》的时候,经典的概念可以让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细读、分析、讨论、深入理解、计划写一篇论文,等等。对于没有这个概念的读者,《红楼梦》不过是一本“好看”“有趣”的故事书或闲书,与消遣娱乐,看电视剧《红楼梦》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可见,没有什么是适用于所有人,在任何认知环境中都被认可的“经典”。 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中,最重要的不是阅读或不阅读这部或那部老书或经典,而是阅读者必须具备自主意识和价值判断,而自主意识与价值判断只能在深入思考的阅读中才能得到培养。就学习知识而言,重申个体读者的深层阅读,也就是要求减少纯娱乐消遣的“悦读”和信息采集式的“忙读”,停止浅尝辄止的“懒读”和囫囵吞枣的“瞎读”,回到慢读、细读和精读。通过思考将阅读的体会形成一个能够融会贯通的认知和理解的体系,并在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中孕育出有创意和想象力的独特见解,这就是个人可以拥有的知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永远是个人的知识,其终极价值在于人作为“人”的自我完善和提升。这是人文教育的理念,也是知识值得追求的一种高尚境界。互联网应该帮助我们实现而不是改变这个理念。我们也应该把互联网当作达到这一境界的工具,而不是用它去替代或取消这一境界。 (作者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