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系统阐释中的意义格式塔(5)

http://www.newdu.com 2019-08-22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 周宪 参加讨论

    注释:
    ①John R.Searle,“Literary Theory and Its Discontents,” in Daphne Patai and Will H.Corral,eds.,Theory's Empire:An Anthology of Dissen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5,p.164.
    ②利科:《解释的冲突》,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6页。
    ③比如德曼就认为,只有语言学方法进入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理论才算是有了合法的知识论根据,尤其是索绪尔的语言学方法。参见Paul de Man,The Resistance to Theor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6,pp.7-8.
    ④艾亨鲍姆:《“形式方法”的理论》,托多罗夫选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4页。
    ⑤两个“谬见”的理论主要是强调艺术品的价值评判只能依据艺术品自身,而不能依照其他非文本的因素。但是,这里所反映出来的思想也适合于对艺术品意义的理解。在对“谬见”的批判中,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不同程度地涉及意义问题。
    ⑥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⑦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234页。
    ⑧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257页。
    ⑨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235页。
    ⑩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243页。
    (11)维姆萨特语,引自布鲁克斯:《新批评》,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第606页。
    (12)参见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E.D.Hirsch,Jr.,“Objective Interpretation,” in PMLA,vol.75,no.4.(Sep.1960),p.470.
    (14)E.D.Hirsch,Jr.,“Objective Interpretation,” p.478.
    (15)Steven Knapp and Walter Benn Michaels,“Against Theory,” in David H.Richter,ed.,The Critical Tradition,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9,p.1433.
    (16)鲁迅:《〈绛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17)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18)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第160页。
    (19)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第46页。
    (20)参见库恩:《必要的张力》,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库恩写道:“‘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学科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
    (21)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第160页。
    (22)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第61页。
    (23)Wendell V.Harris,Literary Meaning:Reclaiming the Study of Literature,London:Palgrave Macmillan,1996,p.9.
    (24)Roland Barthes,Image Music Text,London:Fontana Press,1977,p.161.
    (25)Roland Barthes,Image Music Text,p.160.
    (26)Roland Barthes,Image Music Text,p.159.
    (27)Roland Barthes,Image Music Text,p.160.
    (28)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7页。
    (29)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31页。
    (30)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之所以用同样的概念来描述事物,并误以为存在着事物的共同本质,这其实是一种本质主义的幻觉,实际上是由语言的家族相似所导致的,而不是有什么共同的本质。他写道:“我想不出比‘家族相似’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些相似性的特征;因为家族成员之间各种各样的相似性:如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禀性,等等,等等,也以同样的方式重叠和交叉——我要说:‘各种游戏’形成了家族。”(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46页)
    (31)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19页。
    (32)Wolfgang Iser,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p.18.
    (33)Jonathan Culler,The Pursuit of Sign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p.37.
    (34)《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18页。
    (35)John R.Searle,“Literary Theory and Its Discontents,” pp.149-150.此处所说的“意向性”就是“意图性”,文学理论中的“意图”即现象学哲学的“意向”。
    (36)John R.Searle,“Literary Theory and Its Discontents,” pp.152-157.
    (37)参见霍尔主编:《表征》,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5-18页。
    (38)Cleanth Brooks and Robert Penn Warren,Understanding Poetry,Bel Air:Heinle & Heinle,1976,p.267.
    (39)Cleanth Brooks and Robert Penn Warren,Understanding Poetry,p.269.
    (40)利科:《言语的力量:科学与诗歌》,胡经之等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96页。
    (41)参见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
    (42)E.D.Hirsch,Validity in Interpreta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7,p.8.
    (43)参见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11-119页。
    (44)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85页。
    (45)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83页。
    (46)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1963,p.176.
    (47)Toril Moi,ed.,The Kristeva Read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p.111.Also see Julia Kristeva,Desire in Languag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p.36.
    (48)Jürgen Habermas,“Social Analysis and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Charles Lemert,ed.,Social Theory:The Multicultural and Classic Readings,Boulder:Westview Press,1993,p.416.
    (49)Zahava McKeon and William Swenson,eds.,Selected Writings of Richard McKeon,vol.2,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p.69.
    (50)Wayne Booth,Critical Understanding:The Powers and Limits of Plurali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p.33.
    (51)加达默尔认为,理解传统就是一个将自身置入的过程,但这种置入并不是一个个性置入另一个个性,也不是另一个人受制于我们自己的标准,“而总是意味着向一个更高的普遍性范畴的提升,这种普遍性不仅克服了我们自己的个别性,而且克服了那个他人的个别性。‘视域’这个概念本身就表示了这一点,因为它表达了进行理解的人必须要有的卓越的宽广视界。获得一个视域,这总是意味着,我们学会了超出近在咫尺的东西去观看,但这不是为了避而不见这种东西,而是为了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按照一个更正确的尺度去更好地观看这种东西。”这就是加达默尔所说的“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一种真正的视域融合”。(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391-392、394页)
    (52)Jonathan Culler,“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Reading,” in Susan R.Suleiman and Inge Crosman,eds.,The Reader in the Text:Essays on Audience and Interpret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p.5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