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阐释公共性的生成要素探究(4)

http://www.newdu.com 2019-08-19 《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 张冰 参加讨论

    四、语言系统与阐释公共性的生成
    阐释活动的存在形态,一般以语言为其表现形式。洪汉鼎在《真理与方法》的“译者序言”里说:“理解的实现方式乃是事物本身得以语言表达,因此对事物的理解必然通过语言的形式而产生,或者说,语言就是理解得以完成的形式。”[9]XI阐释以语言为完成形式,语言的特点必然会制约阐释活动,因此讨论阐释,语言的特质是不能忽略的一环。
    伽达默尔在《人和语言》中对人的本质与语言的关系,以及语言的特质等问题做了简单阐释。在他看来,正如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那样,人是逻各斯的动物,借助语言来思考。语言具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讲话具有本质上的自我遗忘性。”[11]188即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少对讲话本身有意识,人们不会注意到自己所说的话的语言结构、语法和句法等。“语言存在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它的无我性。”[11]189“无我性”是指语言存在潜在的听话者,即主要用于一个人讲给其他人听,因此,它不能只是指向言说者自己所意指的对象,而是需要听话者也能够了解正在言说的事件。所以伽达默尔说,讲话不是属于“我”的范围,而是属于“我们”的范围,是一种无“我”。“第三个因素”是“语言的普遍性”[11]191。这一点是由第二点引出。正是由于语言的无我性,所以语言才具有普遍性。它不是针对个体,而是针对所有听话者的语言。伽达默尔的语言普遍性还强调了一点,那就是语言的包容性。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免于言说,而所有的言说借助的只能是语言。伽达默尔在其著作中对语言还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即语言具有陌生性和约束性。前者体现在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之中,后者体现在谈话中。谈话中,会设置问题和回答问题,每一种陈述都需要根据设置的问题,即动机来组织,因而受到设置问题的支配。
    伽达默尔对语言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于阐释活动公共性问题的理解。阐释活动需要借助媒介,即语言来进行。根据伽达默尔,语言具有无我性和普遍性,这种“我们”的特点注定了借助语言来呈现的阐释活动是一种公共性的活动,而不能只是对自身发言的私人活动。语言用来传达,同时也是用来交流,因此,语言要求公约性,能够被他人所理解,因此它必然有着公共规则与内涵。伊瑟尔也认为,“语言活动的成功决定于用约定俗成的常规与传统和真诚的保证来解决未定之处”[12],是语言的公共规则和自身包孕的传统维度确保了语言活动(包括阐释活动)的顺利进行。
    语言的特点在确保了阐释公共性的同时,也给阐释活动的公共性带来新的生机。首先,语言本身具有多义和模糊等特点,这可以使公共阐释变得更有张力和弹性空间。由于语言的这一特质,就使阐释本身包含了两个部分,明确阐释出的与隐含着的。理解,不仅是对已经阐释出的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包括对隐含着的部分的填充和解读。因此,这对阐释的公共性实际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如果缺少公共性,则可能导致阅读者无法理解阐释中的隐含部分,因而最终导致阐释活动无法完整进行。其次,借助语言,就使阐释活动的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交流的方式呈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伊瑟尔对接受和阐释活动的理解,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交流”。在他看来,阐释意义的生成,产生于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中。读者阅读文本,是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或思想的交流。我们认为,除此之外,阐释意义的生成,也存在于阐释者与阐释文本的阅读者之间。这仍然是一种交流。这种交流,以传统和时代特质为先在语境,以阐释者个体经验和认知为前提,构成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交流构架或范式。文本的意义以及阐释的意义都在这一构架中得到重新组织。
    某种程度上,阐释具有公共性是一个自明命题。然而,在当代阐释学语境以及文学批评活动中,强调阐释的公共性自有其现实意义。伽达默尔等人重视传统在阐释活动中的价值,但却因为将传统视为一种流动性的历史生成,进而将阐释活动带入相对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理论深潭之中。公共阐释所强调的公共性,用康德主义视角来理解,是一种主观普遍性,也即一种源自主体的客观性。这种公度性基础赋予了阐释活动以确定性,使之在具有个体多样化的灵动空间和巨大的包容性的同时,也具有了极其广泛的共享性。因此,在阐释活动中,倡导阐释的公共性,确立阐释范式,遵循共同的阐释规则,是获得良好阐释效果,使阐释活动得以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