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谈当下儿童文学批评的“批评失当”

http://www.newdu.com 2019-07-09 文学报 崔昕平 参加讨论

    当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世纪之交新媒介呼啸而来的悲观“唱衰”之后,非但未“死”,反而在近年来一扫颓势,伴随国民文化素养与人均GDP的提升,从多个空间维度展现出蓬勃的生长力。如果说整个文坛都在升温的话,那儿童文学的热度就堪比“地心”,越来越多的创作资源与出版资源向儿童文学汇聚,再热辐射一般,不断刺激儿童文学的进一步升温,当代儿童文学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新样貌、新焦点与新问题。谨此针对当下儿童文学的创作、批评、传播、接受,追踪新的创作风向,新的路径尝试,新的批评导向与新的伴生问题等,做一抛砖引玉、开启思辨的“新”评说。
    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近来是个热点,专业读者与大众读者均对文学批评的状态与功能有所质疑。今年4月,阎晶明曾专门撰文谈《“批评的批评”需要活跃》,上月《文学报》也刚刚刊发了段崇轩《强化文学评论“批评性”的N个理由》,谈及文学批评“批评不足”的问题。综观儿童文学批评,也存在“批评不足”的问题,但更令人忧心的,是大量“批评失当”的问题。儿童文学似乎与儿童一样,生而孱弱,可以随意地、居高临下地、无专业背景地批评一番。
    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对于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的批评,堪称批评者众,传播力强。获大奖,时常会给作家带来高度的关注,继之是始料不及的批评。追踪获国际大奖作家的批评史,常常呈现为,在未得奖前,是密集的褒奖,在得奖后,是集体的失语,再继而,是狼烟四起,再继而,才回归常态。曹文轩显然未能跳出这个“红”与“黑”的魔咒,2016年获奖,近两年常可见对其文、其人的批评。曾有批评者义正辞严痛斥曹文轩作品充斥“情色”,不但不当读,而且已经达到了毒害青少年读者的“级别”。然而,在吸引人的标题后,摘录的重要佐证语段,竟然是出自曹文轩的成人文学作品《天瓢》。批评者显然对儿童文学领域极为陌生,对曹文轩的创作也极为陌生。也有批评者将对曹文轩的批评建立在“个案”判断基础上,比如以“我的孩子就不爱看曹文轩作品”为例证,得出曹文轩作品对儿童读者缺乏吸引力的结论。“个案研究法”的确是学术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指向实际存在的个体,多个个案也可以归结出普遍性的结论,尤其是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常常以个案追踪的方法,得出重要的研究结论。但个案研究法不能直接等同于与个案论证,个案研究确实可以代表一个样本的真实面貌,但也仅代表一个样本的真实面貌;且该研究法更多时候是对个案做追踪研究的,也就是要对这个个案的发展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判断,而不是仅仅截取一个片断得出某个结论。就儿童的文学阅读而言,个人的阅读趣味、阅读取向是有着鲜明的个体差异、年龄差异甚至性别差异的,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年龄段不喜欢读某本书,不能判断他在未来的年龄段一定仍然不喜欢这本书。早在1933年,儿童文学理论的先行者吕伯攸先生就在他撰写的《儿童文学概论》中,区分了各个年龄段儿童心智发展过程中最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以及各年龄段男童与女童的不同阅读取向。这种经验立论基础上的批评,脱离文学批评方法论指导,远离文本对作品做出优劣判断,显然也是简单化的、缺乏学理性的批评。
    还有一些民间批评,更是完全建立在非专业基础上的判断,但是批评态度却是言之凿凿,并且经常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得到非常有效的扩散。前几日读到过一位“故事妈妈”(权且借用台湾这个朴实的称谓吧)批评某权威机构的分级阅读书单,指称低幼年龄推荐诵读的民间童谣有严重问题。什么问题呢?比如,出现了“小小子,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一首,于是对这所谓的“成人趣味”严加抨击,上纲上线。但是,民间童谣的特征与魅力,就在于大胆诙谐,充满鲜活的生活滋味;且事实上,在孩子的现实家庭生活中,在成人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是否是在一个完全抽“真空”的“纯净”规避的状态下成长的,显然不是。这样一句话,对儿童的感知理解能力而言,是否就达到了“成人趣味”的程度?儿童是否就不能够触碰一点点与两性挚爱相关的内容?这无疑是对儿童文学的一种抽离现实的“道德捆绑”。更何况,儿童是需要习得家庭概念,习得亲情,友情,包括爱情,需要建立正确的两性观与家庭观的。幼童的游戏中,有大量的“过家家”游戏;传统民间童话中比比皆是美好的爱情故事;当代儿童文学中的许多作品,比如徐鲁、彭学军、张玉清、韩青辰等人的散文,或是曹文轩、秦文君、程玮、李东华、殷健灵、汪玥含、肖勤等人的小说中,都有懵懂而美好的、对异性美的书写,这是不可能完全被规避掉,也不应该被完全遮蔽掉的。可畏的是,类似的、不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批评,观念化、机械化的批评,借助当代便捷而无门槛的传播渠道,对儿童文学观造成了严重的“误导”。
    这些“批评失当”的儿童文学批评声音的产生,其实便回到了文学批评的“破”与“立”的问题。“破”与“立”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破”的目的不应单纯在于“破”,而应最终在于“立”。面对相较于成人文学还显弱小的儿童文学,王泉根教授曾感叹,“破”是多么的容易,而“立”又是何其的艰难!深有同感。文学批评应当取一种“建设”的姿态,应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为依托,应该是批评家与作家共同去建设更理想的文学。非专业的儿童文学批评、甚至目的不纯粹的儿童文学批评,如果占据了批评话语的主流,势必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造成严重掣肘。追根溯源,行使批评的权力之前,我们需要的是心怀敬畏与尊重,首先是对文学批评事业的敬畏,其次是对儿童文学专业性的尊重,以及更深层的,对儿童的尊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