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佩恩的《海洋与文明》读书笔记8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9-03-2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海洋与文明》读书笔记(一)
    近期读了《海洋与文明》这部历史著作。本书从海洋的视角出发,重新讲述世界历史,揭示人们如何通过海洋、河流与湖泊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及交换和传播商品、物产与文化。本书旨在揭示,各个人群、民族、国家与文明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时也在塑造着历史。作者展现了文明的兴衰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引人入胜地叙述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谱写出一部关于航海者的史诗。
    《海洋与文明》,揭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刳木为舟到巍峨战船,从鼓帆助推到钢铁巨轮,船的历史在改变,人类迈向海洋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航海远征,造船为先。作为一部69万字的煌煌大作,《海洋与文明》必然要展示造船术的发展,但这部分内容并不是作为专题呈现的,而是打散了分布在各个时代的历史进程之中,伴随欧洲的军事步伐和政治版图的扩张,《海洋与文明》的主题仍然是与海洋有关的历史风云。佩恩的海洋史观是美式思维的,浸润在《文明与海洋》里的中心思想,是来自马汉的“海权论”。
    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是一次轮回,也许人类的文明史也将走向相同的宿命。水域孕育人类的先祖,从某种角度讲,这些孕育人类文明的水域是海洋的一种延伸,走向海洋是人类宿命般的必然。只是这种必然在今天回望,充满着一种沧桑与感慨,因为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海洋仿佛陆地中心论旁一直静默的那抹蔚蓝,人们并未对其有着足够高度的认识,虽然这一路走来,海洋对于人类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虽然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曾经创造过和正在创造着伟大的海洋文明。
    《海洋与文明》是林肯?佩恩第一次明确地从一直以来的海洋史研究迈向了海洋文明史构建的新维度。林肯?佩恩作为美国著名的海洋史学者,其海洋史研究的着眼点是在海洋文明方面,“海洋史研究的前提,是通过研究发生在海上或与海洋相关的事件,为研究人类事物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而这些“相关的事件”则是一个融合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战争、艺术等多个维度的综合体,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文明综合体”。
    《海洋与文明》从船舶制造、海上贸易、海洋探险、人类迁徙、海军战争等诸多主题切入,用一种涵盖着历史、科学、政治、经济、社会、艺术、宗教、语言、法律等学科的“上帝视角”阐明这样一个简单却一直被忽略的事实:海洋史是世界史的一个分支,海洋史从本质上说就是海洋文明史。这显然是带有着林肯?佩恩特点的撰写方式,因为《海洋与文明》的构想,形成于写作《世界船舶》之际。
    
    《海洋与文明》读书笔记(二)
    我自学经济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这本书也是极简,叫做《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文中第一章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懂多少的经济学知识,你才可参与社交或专业的经济学谈话?赫伯特•斯汀以美国政府经济学家的身份担任多种职务近50年,他曾说:“对公共政策做出建议的经济学,大多只用到大学入门课程的程度。”大多数人认为经济学只能是专家玩的东西的时候,其实只要花一部分时间,耐心的学习,就可以在大部分日常经济的讨论中坚持看法,搞懂经济学家的思考模式就可够了。学习经济学并非一定要看马克思的《资本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或者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才算是入门,极简已足够我们日常受用。
    这是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快的时代,睁眼已天亮,眼睛一眨便已下班,时间流走的悄无声息,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只能管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如果采用大部头式学习,没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再多的碎片也是没有效率的,因此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极简系列,与上文相似,上文是极简的经济学,而中信则是以人类、中国、科学、海洋文明为主题,分别是《极简人类史》、《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科学史》、《极简海洋文明史》所蕴含范围之大,用简洁优雅的语言,全面精悍的讲述了整个社会文明的变化,满足了我们对生命、地球和宇宙等宏观问题的好奇,了解人类2500年的科学探索历程,认识海洋文明,明白为何在1492年之后为什么影响世界历史格局,感受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突破传统中国历史叙述格局,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读史明智。虽是极简,内容却不简单,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者笔墨大开大合,功底之厚,精细描绘了人类史、中国史、科学史、海洋文明史,这四个角度,从宇宙大爆炸开端至科学人文,剔除了枯燥无味的细节篇幅,精炼的语言,勾出了历史的容貌,极简系列的每个作者功底浑厚,架构清晰。在这之前我看过《极简人类史》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另外一部作品《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前者是后者的精简版,两者相交对比,具有形态上的差别,意识上的对比,并无多大不同,前者相较于后者更适合大众阅读,后者相较于前者具有更多的学术推断与理论。极简系列展开知识全貌铺展历史之道,正如克里斯蒂安所说,有意义的知识不仅涉及对细节的理解,还要能力抽身出来看到全貌。
    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去其糟粕的留下精炼的文字,言简意赅表述事物过往,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把灵魂嵌入画布,让人感受画作之意境。人类史,正是如此,挥挥洒洒两百页,讲述了人类10万年的发展历程,抛开传统历史的盲点,以宇宙大爆炸开端为起始,至推测未来结局末端,作者以宏观的笔风,学术探究的形式来撰写。与黄仁宇观点不同的是,书中涵盖内容之广,涉及了宇宙学、地球、生命科技、人类学、历史学等,人类史试图构建整个历史的时间,宇宙大爆炸、星系演变、生命进化、再讲到早期社会的诞生、农业文明的出现、现代社会与文明危机,清晰的勾勒出了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框架。
    2009年发射了研究宇宙背景的辐射,传回的数据是宇宙成型的时间为138.2亿年,作者引用了宇宙大爆炸来解释虚无的开端,但是又有一个无法解释的悖论,虚无之前存在什么,虚无又是从哪里来?现代物理学推测,认为可能存在一个多维度的“多元宇宙”,我们的宇宙或许只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审视历史的时候,发现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45亿年之久,生命的出现也有35亿年之久了,相较之下,人类的诞生对于地球,对于宇宙来说只是眨眼之间。
    生命因多种因素相结合而出现,恒星、星系的形成和演变、化学元素的诞生、光的出现、太阳系的演变、地球获取的水与大气,无数衔接的偶然创造了生命诞生的必然。生命因自然和环境产生变化,在变化过程中选择适合环境且有助于自身的基因而产生变化,这类型的变化产生了基本的生命体系。人猿到智人的出现时生态圈的一种转折,推动了地球历史的发展。作者打破东西方历史的壁障,采用生产力发展来讲述。随着人口的增多,随即便进入了狩猎时代、农耕时代,城市的出现帝国的形成,人类的交换能力与集体学习促进了农耕的发展,科技创新把各个不同时期的文明推上顶峰,这些创新促使人类沿着现代文笔进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