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全 《宋末大变局》书封 以一个细小的切口,将宋末变局放在历史长河中观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逼近历史真实的南宋,让这段历史有了一段合理的温度。 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家张生全所著的《宋末大变局·四川风云》一书,通过南宋末名将余玠入主四川,和四川义士一同打造山城抗蒙体系,抗击蒙古侵略的史实,描写了蒙宋两朝在历史转折处惊心动魄的历史变局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向,表现了余玠、俞兴、阳枋等一众义士在拯救危难中承受的大委屈,表现的大智慧,做出的大牺牲。 著名作家阿来认为该书“给历史以尊严,给宋末以风骨,给四川以气象”,是近年来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难得的收获。贾平凹先生在对本书评价时说:“这部书是对难度的一个挑战。” “宋朝的失败只是在军事上的失败,在腐朽政治学上的失败,但在人物风骨、民族精神、文化积淀方面,却在这时候总爆发,如同中华史上一朵灿烂的血色之花。”11月7日,作家张生全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历史小说家应该努力让以文学策略逼近历史核心,让历史小说的真实成为最可靠的真实。 展现宋末风骨精神气 海南周刊:《宋末大变局·四川风云》曾在天涯社区等一些网站连载,被读者选为“2015年天涯社区十大人气作者作品”第1位。这部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宋朝? 张生全:宋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传统的概括是“重文抑武”,其实这种概括是武断而片面的。宋朝是以汉民族为主导的国家发展的一个新高度,有大汉、大唐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无论在民族文化还是民族心理上都有新变化,新发展。宋朝的经济水平、政治生态也都是当时世界领先的。 而宋末,正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武力上全面压制汉民族的一个时期,汉民族在这时候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宋末大变局·四川风云》所要表现的,正是汉民族在考验面前的面貌模样、精神气质,他们的伤痛、心理的变化,以及为此做出的或拼搏或逃避或退缩或蜕变的各种努力。而考量这些,对于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政治军事及人性格局都有重要作用。 海南周刊:您为什么选择以宋末四川战争写南宋困境? 张生全:宋末四川战争是宋蒙三大战场之一,并且一度是最主要的战场。选择四川战争来表现南宋的困境,还在于四川战争在蒙宋战争中最有典型性,最能表现蒙宋战的真实面貌。很多人可能会说到更出名的襄阳大战、崖山海战。但是这些战争太绝望,而且已经处于蒙宋战末期,无法表现南宋人的智慧、坚持和挺立的风姿。实际上,正因为四川战的存在,南宋在军事上差点实现了军事的反转。而最终功亏一篑的悲剧结局,所传达出的丰富信息及深刻内涵,也是无与伦比的。 给南宋历史以合理的温度 海南周刊:贾平凹先生在对本书的评价中说:“这部书是对难度的一个挑战。”这个难度您认为在哪里?在对蒙战事毫无悬念的情况下,您在创作手法上是如何突破并让这段历史有一段合理的温度的? 张生全:难度是多方面的。首先,这是一个大变局大转型大动荡大碰撞时期,具有很复杂很无序的面貌,要给这种复杂无序描画出一个准确的真实的面貌,非常不容易。其次,这是一段被淹没甚至被遮蔽的历史。第三,正如您说的,这是一段结局没有悬念的历史,最终宋朝在军事上败了,败得很彻底,政治上也败了,败得很憋屈。没有悬念,就意味着没有多少空间,作为一个小说文本,这对读者期许的提高和文本魅力的打造,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虽说是挑战,却也是机遇。复杂性是小说一个重要特征,复杂的历史给小说的复杂性提供了天然的富矿。贾平凹先生认为我的小说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我觉得我确实是对无序的历史做了一次逼近真实的编码。史料的缺乏和被遮蔽,在我这里也并非坏事,它让我得以展示逻辑的力量和文学的魅力。 比如关于书中主人公之一的余玠的去世,史料认为他是服毒自杀的。我对这个结论是表示怀疑的,因为这不符合余玠愈挫愈奋的性格特征,应该也是被遮蔽的部分。所以在安排他结局的时候,我把他放在了当时朝廷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来考量。再说,宋朝的失败只是在军事上的失败,在腐朽政治学上的失败,但在人物风骨、民族精神、文化积淀方面,却在这时候总爆发,如同中华史上一朵灿烂的血色之花。描绘出这一幅壮丽的给人力量的血色之花,这应该就是贾平凹先生所说的“温度”吧。 让历史小说的真实 成为最可靠的真实 海南周刊:您认为本书真实地还原了宋的历史原貌吗?您如何把握历史小说与历史真实性间的关系? 张生全:的确,小说本质上是虚构的,而历史写作却又把真实性作为一条写作的底线,可以说,这两者天然就是一对矛盾。这也反映了历史小说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门类,人们对它的喜爱和警惕,也同时给历史小说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我认为,历史小说家应该努力让历史小说的真实成为最可靠的真实。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首先,历史小说家应该有办法让读者回到历史的现场。回到现场不是穿越,而是让读者的认知、情感走进历史的当下,或者说让历史回到读者的当下。这是历史小说家在写作之前必须有的一个预设目标。其次,历史小说家要能够给历史注入血肉,给历史以生命。第三,历史小说应该瞄准历史的核心。这其实是历史写作的共同任务。 历史小说家的优势是什么,就是虚构。虚构并不是历史写作的洪水猛兽,恰恰是最重要的有益的补充。因为一方面,虚构的日常生活可以让历史血肉丰满,另一方面,虚构还可以让我们得到最可能的历史,依照逻辑最应该有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无论精神、气息还是质地、颜色,都是最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因而也是最真实的。 读历史小说不能耽于穿越 海南周刊:您认为,读历史小说能给予读者什么样的力量与收获?在对阅读历史小说的选择上,您有什么建议? 张生全:阿来先生在评价《宋末大变局·四川风云》的时候,曾说过一句话:“逼近历史的真相,寻找今天的意义。”这其实应该是所有历史写作的共同目的。而寻找今天的意义,也是读者读历史书时最大的期许。 读者在选择历史小说的时候必须谨慎,绝不能耽于穿越、架空等娱乐化,满足感官之娱的浅表阅读。不能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提升的,虚幻的、荒诞的,在古人面前展示低俗优越感的,也就是所谓三观不正那样的“历史小说”,是相当有害的。 海南周刊:您的下一步作品是否在构思中?也是历史小说吗? 张生全:我下一部长篇小说《最后的士绅家族》即将于明年1月出版,这是一本民国题材的书,当然不能算历史小说,因为它是纯虚构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