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在社会科学范畴内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其首个研究高峰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彼时亚洲与非洲有大量前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他们寄希望于通过语言政策设计推进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很多西方语言学家受邀参与了规划实践并借机开展了研究,由此催生了首批语言政策研究的经典理论,当时的亚非国家也因此被称为语言规划的“实验室”(laboratory for conscious language planning)。这一时期的理论主要是使用欧洲民族国家建构的经验来指导后殖民地国家的语言规划,倾向于依赖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宏观规划行为。不过,专家们的理想化方案并未被各国政府完全接受,在现实层面也未带来期望中的公平资源分配和均等发展机会,最终导致了专家与政府关系的疏离和90年代以来语言政策研究的衰落。 语言政策研究进入低谷,并不意味着语言规划活动的停滞。恰恰相反,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地区出现了新的国家独立浪潮和新一轮国家语言规划探索。自1991年到现在,该地区已有11个国家(不含科索沃)独立,随之而来的是该地区几乎所有国家的剧烈语言政策调整。2017年12月11日,黑山语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认可,成为一门具有独立代码的新语言。这是该地区政策发展的最新动向。可以说,欧洲自进入民族主义时代以来,语言格局从连续统向马赛克的转变(Sue Wright)一直延续至今。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波国家语言规划是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融媒体趋势已然成形,多元文化思潮进入国际主流价值体系的背景下发生的。各国操作逻辑和政策措施已在根本上区别于60年代的那一轮规划浪潮,出现了大量创新的甚至带有实验性质的政策探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会长李宇明教授将中东欧地区称为新的“世界语言政策的试验场”。而国际学界对欧洲语言“超级多样性”的研究,正隐隐推动一个新的世界语言政策研究高潮的形成。 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青年学者何山华专著《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以下简称《中欧三国》),是对中东欧地区,特别是中欧国家语言政策探索的一次深度剖析,无论从视角、方法还是结论上都别具新意。首先,该书是国内首部探索国家转型与语言政策关系的著作。在《中欧三国》看来,国家转型往往伴随着国家认同的转换,而国族认同的重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新的国家语言的建构。对国语全新身份的定义必然依赖于对国内小族语言这一“他者”身份的定义。可以说,三国的小族语言政策乃是其国家语言政策的映射,各国对小族语言应用领域的规定反映了其对国语社会功能的分配,各国对小族语言的宽严之别体现了其对国语认同的自信程度。其次,该书在国内首次基于欧洲“语言管理理论”建立框架进行国别和区域语言政策分析,从管理主体、管理理念、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等维度对欧洲小族语言权利保护机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将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相对接。这是对现有语言政策研究和国别区域研究的拓展。这一框架将欧洲区域层面的小族语言管理机制分为人权保障、少数人权利促进和语言管理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的领域,也是较有见地的看法。再次,该书对于小族语言权利保护对小族语言生存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小族语言的命运做出预判,认为即使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相对而言最为完善的权利保护机制,也将无法扭转小族语言走向衰落的趋势。这一结论对于任何关心小族语言未来的人而言都是振聋发聩的。此外,书中所展现的各国制度设计也令人耳目一新,如捷克和斯洛伐克用成立少数民族事务管理委员会并邀请民族代表的方式体现对某族身份的官方认可;捷克打破欧洲惯例将居住历史极短的越南族认定为法定少数民族;斯洛伐克立法对不按规定使用国语的单位甚至个人科以重罚;匈牙利独创“少数民族自治体系”赋予少数民族极大自治权,甚至分配财政预算由其自行管理教育文化事务。诸此种种都是在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做法。 该书对中东欧地区语情和国情的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加深对该地区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认识,推动我国与中东欧地区开展更为深入的政经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他山之石,通过观察这一“语言政策实验场”上所进行的大量创新性尝试,为我国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中欧三国》一书可以说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何山华著《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封面 何山华著《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目录 何山华著《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目录 何山华著《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目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