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应用 >

我国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

http://www.newdu.com 2019-03-22 《法制日报》 张法连 参加讨论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月2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随后,司法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召开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第二次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涉外法律服务工作。
    涉外法治人才严重短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系统工程,不能一簇而就。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高校法学、外语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科学设计,稳步推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消除误解统一认识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各地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消除误解,统一认识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前提。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不能单靠法学院系。这是由涉外法治人才的内涵要求决定的。涉外法治人才是指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高端复合型法律人才。涉外法治人才需要具备两方面能力:一是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运用外语,能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谈判,即精通外语(尤其是英语);二是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维护国家利益。涉外法治人才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法律外语能力的培养很难在目前我国的法学院系实现,外语院系应该承担起法律外语能力培养的重任。
    涉外法律工作并不意味着要使用众多的小语种外语。涉外法律工作离不开外语。但由于英语的国际通用语地位,法律英语的语言价值上升。世界各国法律体系各异,为统一法律适用,大都选择WTO法律体系及有关国际法。英语是WTO官方语言,是涉外法律工作必需的工作语言,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关键。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外语种类众多,盲目开设小语种外语,既不经济,也不现实。
    法律英语不等于法律+英语。法律英语是英美法国家以普通英语为基础,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变体。法律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领域最重要的分支,是系统独立、内涵丰富、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交叉学科。法律英语是法律和英语有机融合的专业语言,绝不能把法律和英语割裂开来学习。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要从培养坚实的法律英语语言基础开始。
    涉外法律工作内容并不等于国际法课程。要做好涉外法律工作,只学习国际法还不够。其实涉外法律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英美法体系。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英美法今天仍被广泛应用于美、英及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目前,联合国国际法院运用的司法程序依据英美法;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同样依照英美法。法律英语正是以英美法为载体,通过学习英美法学习纯正地道的法律英语。英美法是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近四十年来,我国的英美法教育一直被冷落,直至加入WTO后,我们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我国精通英美法的人才后继乏人。
    法律英语复合型人才并不完全等于涉外法治人才。涉外法治人才即“精英明法”的高端复合型人才,这就决定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分阶段、分层次的。法律英语人才归根结底首先是外语人才,是涉外法治人才的必经阶段,可以从为涉外法律工作提供语言服务起步;在经过后续不同阶段的分层次培养提高之后,方可走上直接从事涉外法律实务的职业轨道。法律英语人才不等于涉外法治人才,但涉外法治人才首先应该是法律英语复合型人才。市场调研表明,本土律师相较外国律师的劣势不在于涉外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而是语言问题。法律英语是涉外法律服务的工作语言。
    法律英语不单是一门课程,而是新兴的交叉学科。习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交叉学科。法律英语语言在词法、句法、语篇上都有鲜明特点,它内涵丰富,涵盖法律英语翻译、写作,英美法律文化、文学等研究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等伟大实践急需“精英明法”复合型人才。法律英语新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
    二、设置法律英语专业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法律英语专业建设时不我待,其交叉学科性质要求高校必须打破院系藩篱,加强横向联合协作,切实促进法律英语学科健康发展。
    法律英语成为专业日臻成熟。但由于法律英语一直没有进入教育部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建设推动工作受挫。如果说商务英语专业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年代设立的,那么法律英语专业则是“依法治国、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法律英语绝不是政法院校的专属专业,各类高校外语学院都可以尝试开设法律英语专业(如石油大学可以侧重国际能源法、环境法;理工科院校侧重知识产权法;海洋海事大学侧重国际海洋法、海商法;体育音乐院校侧重国际赛事规则、娱乐法等)。
    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具体举措,积极培育法律英语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加大扶持法律英语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力度,突出法律英语新兴交叉学科的战略性引领作用。为促进高校外语、法学教育改革创新,助力外语和法学专业摆危脱困,融合发展,教育部本科专业招生目录中应尽快增设法律英语专业,旨在加大法律英语人才培养力度,缓解涉外法律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法律英语成为英语类专业之一,目标是培养中初级涉外法治人才,为国家涉外法律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三、加强院系部门间横向联合创新培养机制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外语学院设置法律英语双学位专业,学制5年(3年法律英语专业+2年涉外法律);或者在法学院设置涉外法律本硕连读专业,学制6年(4年法律英语专业+2年涉外法律)目标是培养中高级涉外法治人才。这两种培养形式也是四年制法律英语本科专业的补充和延续提升。法学院应明确不同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具体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体系,实施精心设计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培养过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国际化培养评估机制。我国高校法学院在人才培养功能定位上走分化和差异化路线(如划分综合法学院和精英法学院)应该变成现实。
    此外,要加强涉外政府部门、涉外企业、涉外律所和具备师资条件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对涉外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涉外法务能力培训工作。一方面,相关涉外部门可以聘请法律英语专家针对相关人员举办法律英语培训班,通过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实务指导,使其在短时间内提升涉外法务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邀请有涉外实务经验的律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到高校任教或讲座,加强在校学生和涉外实务一线人员的直接对话与交流。
    四、改进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设定涉外法治人才考量标准
    2008年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的推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LEC考试旨在为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律师事务所提供招募国际性人才的客观标准,同时督促国内法律从业人员提高专业英语水平。LEC考试在测试题型、考查内容等方面与美国的律师资格考试(BAR)相近,同时又突出了法律英语语言运用的特色,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增加了法律英语翻译测试。LEC考试以其科学合理的测试设计以及总体良好的信度、效度、实用性和后效作用,已经成为从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专业英语水平的权威证明,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英美法学院认可。实践证明,凡在国内通过LEC考试人员,然后到英美国家法学院学习一年以上,可以基本达到涉外法治人才的素质要求。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是系统工程,培养需要精心设计,科学实施。新时代高校外语、法学教育教学改革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涉外法律服务现实需求,正确理解法律英语学科内涵,积极培育法律英语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加快设置法律英语专业,努力推进涉外法治人才系统化培养。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