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大全:爱和自由读后感: 一、 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蒙台梭利幼儿园园长孙瑞雪通过实际例子叙述了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坚强、完整的人。 孙瑞雪园长的这一观点,我是很赞同的。本来嘛,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世界上,对什么都好奇是肯定的,既然好奇,那么肯定要去探索,口、手、脚等身体部位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顽皮的行为。如果是真的爱孩子,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完善,岂不是更能塑造孩子! 我们成人总是"干涉"的太多,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过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赏书名中的自由两个字,以前我也只是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可能会和纪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论呢,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呢?但通过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触。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们的行为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孩子。第二,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倾听和交流是最好的桥梁,也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最好方法。第三,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大。 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快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爱与自由同样重要,我们要把爱带给每个孩子,同时,也要适当放手给孩子们自由,只要多加引导和宽容,学会理解孩子、懂孩子,我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肯定也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二、 看了《爱和自由》的部分章节,解答了心中的一点疑惑,也找到一些共鸣,记录读书笔记和育儿小事杂糅在一起,带给我有一点思考,还留有一些疑问。 这段时间,经常听孩子回应我们或别人的要求时说“不可以”,“不行”,如果我们尝试用话语或行动表示“可以”,她会着急地哭得快要瘫软在地上。我有时候会认为这是她有自主意识,有物权意识,秩序敏感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但当她刚到游乐园,面对一屋子的游乐项目,对可能来玩的小朋友说“你不可以玩这个”时,我觉得这不是物权意识可以解释的,始终不理解这神奇的思维方式。 到底是什么触碰了说“不行”的开关?带着这样的疑惑,也只能用讲道理的方式得告诉她事实,“这里的小朋友买了票的,都可以玩,而且她玩她的,没有影响到你玩你的”。玩到另一处游戏屋,她依然告诉别的小朋友“你不可以玩这个”。我想着没辙了,完全不讲道理,怕是会和人起冲突的,正好计划要减少来游乐园的频次,心里多了些安慰。 在《爱和自由》书中,作者跟我们分享了一个视角:孩子对事物有一种“坚定地追求完美”的审美观。她对审美的要求远远超过成人。这种“坚定地追求完美”到底是什么呢? 我套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比如,她说想吃苹果,我切好苹果后给她拿一块手上,其他放进碗里。我也想吃一块,就跟她说“妈妈吃一块好吗?”,也伸手去拿。她有时会说可以,我拿起来要吃,她又说“不可以的”。多数时候直接说“不可以的”。我给她讲和妈妈分享,她也说“不行”。我不理解她的心思。她觉得自己吃的完?她不想分享吗? 这是她“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她看到一个完整的苹果,我切成几块放在碗里,还是一个分开的完整苹果,我拿出一块,若咬一口或者干脆吃到肚子里,意味着破坏了整体的完整性。这是她对这种完整和完美的追求。孩子的审美高于成人。 这样是否可以理解她的心思?另一个场景,在游乐园,她先来到的游玩区,她坐在我和她用积木堆成的小火车上,我是她的玩伴,其他小朋友来抽走一个积木,或者加入一个积木,破坏了她的作品,她认为完美的样子,于是不可以动它们。这里的完美是否是她的秩序感?她认为事物应该有的样子。 我的脑洞也很奇特。等她不玩了,别人来玩,正好带她看别人的玩法。分析问题讲道理时刻:“你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他把大积木倒过来坐在凹槽里当小火车。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可以看看他怎么玩的,学到不一样的玩法,是不是也很酷。”有一次我反应得过来,指导他们小朋友分工协作,她有时候也可以做到分工协作。最近这个“不可以”神经老是占主导地位,也许仅仅是她想自己玩一会吧。 但我确认,不同情境下,她的每一个语言行动背后都有她的意识。她在按自己的生命要求在发展。 我和书中的观念不谋而合,“给她充分的自由,充分发挥潜能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有这种自由,她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她能做自己的主人,听到自己的心声。 我在游乐园和早教机构游乐区,看到游乐区旁边贴上一些规则,或者是经由老师说出来看得见的规则。前一种很好理解,规则下同时注明锻炼哪些能力,读后感后一种时常不理解。有一处玩具展示在柜子里并上锁,如果需要玩,跟老师提出,由老师拿出来,一次只能拿一个玩具。小朋友之间也可以分享拿到的玩具。 我很容易只看到,后一种为什么这么严格? 但忽视这些规则是和孩子的发展和谐的,也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如果这些规则是在生活中和小朋友的游戏中自己建立,是和她的内在需求没有冲突的,她会很乐意遵守规则”。这个游乐区是把规则提取出来,在行动上给孩子自由。 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次专注玩一个玩具,如果想玩别的小朋友在玩的玩具,要和别的小朋友协商交换。完全看她们自己的心思。 她偶尔表现的像“不分享”,“贪心”,“不爱理人”,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来自大人,来自大人的想象。为什么不想象她是专注”,“珍惜”,“专心”的? 一次她上绘本课,她扭头跟旁边玩闹的小朋友说“坐在你的位子上哈,听老师的哈”,这让我很震惊,她想办法维持一个有纪律的课堂。她在有老师有同学有家长的集体环境里,把所认识到的信息用在身边的例子上。不取悦老师,创造自己想要的氛围。她乐意遵守规则。 “如果孩子是自己的主人,听到内心的声音,遵循着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她就有自我控制力。” 但后来的课上,她没有跟着老师跳舞,我想让她和小朋友一起跳舞,有点取悦老师的意思,我先开始鼓励她像别的小朋友一样,但后来就放弃了。我想她的兴趣点大概不在这里。静静的观察律动舞蹈和视频,这大概也是她建立概念的方式,而不是学着别人。不要打扰她,反而要维护她的内心。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我以为父母的权威不应以心量大于孩子确立时,我都尽量尊重她作为独立的人的存在,有些思考不清楚的地方,生活又会以某种方式告诉我答案。 她发明一种游戏,“你说‘是的’,我说‘不是的’”,或者“你说‘不是的’,我说‘是的’”。在遇到我们意见不一致时,她都会要求玩这个游戏,分别重审各自的立场。几个回合后,如果我随着她说同样的立场,她都会纠正过来。有时候互相逗的哈哈大笑。尊重的概念大概是她懂得比较早,较为重视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