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曹雪芹《红楼梦》读书笔记20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9-03-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小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红楼梦,却没有真正了解。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初二,那时理解力虽有增强,但读来体会的仍是十分的肤浅。我就这样一人,好读书,不求甚解。那时只是对作者的知识之渊博,涉猎之广泛而折服。想来曹先生真乃全才,可以说他是美食家,也可以说他是理财家;可以说他是建筑家,也可以说他是统筹学家;可以说他是经济学家,也可以说他是关系学家;可以说他是诗人,也可以说他是服装师,发型师。他的知识之渊博实在是让我一个小学生所钦佩。
    来到大学,重又拿起这本我久违的书,读来,却仍痴迷。就这样开始了第三次的《红楼梦》欣赏与研究(就先姑且说成研究吧)。这次开始对其中的人物性格特征,时代特征等予以关注以及进一步研究。
    对人物的研究,这让我对曹先生更是钦佩不已。《红楼梦》中描述的人物之多,人物之精细,个性之鲜明,实乃罕见,也实在令人佩服。其中宝钗的端庄,黛玉的幽雅,湘云的开朗,妙玉的清高,熙凤的泼辣,晴雯俏丽,紫娟的聪慧,平儿的细致等都描写的栩栩如生。
    对时代背景的研究,让我不得不对曹先生犀利的历史眼光所佩服。在这样一个封专制制度高度集中的社会里,在康乾盛世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繁荣,那么的安静。而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曹先生得出了封建统治的大厦必将倒塌这样一个预言。并通过对四大家族的盛衰暗示出来。开始对四大家族的宏伟气势予以戏剧化表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失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红楼梦》艺术之高超,不得不令人佩服,但其中也不乏有些许瑕疵。其中的一贫一道在小说中主体情节中的出现,大抵可以比拟为耶素在人间的出现,后者放牧他的羊群,前者则引领贾宝玉行其命运之路,《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小说为基础,必然要肯定贾宝玉作为个人在有其内在的冲动,社会作为一的环境有其运行的逻辑,而这两个人物除了作为直白的代言人宣讲宿命和泛神观念以外,推动情节的作用其实相当苍白。至于“笏满床”有点诗歌修养的人都可知道,要是没有俗气流畅的音节,这些虚无歌词就什么都是。
    值得注意的是,当“木石前盟”在冲突中已全线告败时贾宝玉并没有立刻转向出世的步骤。打比方说,在终场哨吹响之前,他报复的挽回了一分。尽管与妻子薛宝钗只是价值观上的冲突,但他还是带着“仰天微笑”的表情离她而去。而且是在他考中进士之后才遁入空门,更有着示威的意味。实际上贾宝玉实在向逼迫他,怀疑他的世界证明了自己以对方游戏规则得分并取胜的一种能力,然后又抛弃那游戏,以此来表明他一文不值。
    事实上,《红楼梦》的世界是一个爱的荒漠,没有任何一个人算得上幸福。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之外,全部的男女之情,良好的可以归为孤单和思春,败坏的则要归为交易的堕落,任何两个人之间,都没有相互温暖的精神之爱。薛宝钗尤其是这荒漠的标本,她明决风采,聪明过人,尤其的小心谨慎,藏愚守拙,但终免不了厄运的到来。在最后时刻,她已经意识到自己要失去丈夫,然而再多的德行也换不会他的自由之心。以她为圆划出去,我们又会发现《红楼梦》中亦罕有真正的坏人。即使贾政、王熙凤,也有深可同情之处。其庸俗、功利和残酷,常是种文化传承上的麻木。换言之,他们生活在古代中国文化的地狱里,每个人都深受折磨并彼此折磨。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其上只是一些偶然感悟。其实,按照小说本身来说,故事讲述的是赤霞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造历幻缘。那块经女娲修炼补天剩下的顽石--通灵宝玉也夹带其中(衔玉而生,这也是“贾宝玉”名字的来历),它见证并记录下来有关贾宝玉--投胎后的神瑛侍者的离合悲欢炎凉世态之经历,以及周遭人事各自的最后归宿。这样讲来,就更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及容易理解的程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