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故宫处处有他的影子——读《父亲的声音》

http://www.newdu.com 2019-02-13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 参加讨论


    
    朱家溍(1914—2003),字季黄,浙江萧山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和历史学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之突出贡献专家。 

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朱家溍,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其父朱翼庵,名文钧,1902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就读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毕业归国后出任财政部盐务署署长。由于家学渊源,他对中国的古籍碑帖有较多的了解,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书香门第的朱家除了四壁图书外,也陆续收藏了很多各类文物。  

来故宫工作之前,因历史专业的关系,已知道朱家溍先生是著名的文物专家,历史学家。很可惜,2004年,我正式进入故宫工作,朱先生已在一年前离世,未能见上先生一面。幸运的是,我与先生小女儿朱传荣成为同事,一起编辑《紫禁城》杂志,时常有机会听到一些朱先生的前言往行。

《父亲的声音》一书中的一些文章,在成稿之初,就曾在编辑部内传阅,我们每每为文中的趣事或其清新的叙事风格大呼过瘾。由此,我渐渐熟悉了朱先生与“小朱先生”。

先生的修养和志趣

朱家溍先生小楷
就说朱先生吧,人虽远去,但故宫的工作,处处留有他的影子。

紫禁城中太和殿是中心,是重点,殿中最重要的陈设,皇帝的金銮宝座,就是朱先生对着皇帝画像和八国联军入宫时的旧照片,从文物库房中不知多少件宝座中翻拣出来的。

故宫图书馆中的善本书,不能随时阅览,别人告诉我,去看《故宫珍本丛刊》,一样的。这套书码在开架阅览的书架上,像一堵墙,不光经史诸部,连一般人不大关注的戏本唱词、子平星象什么的,一概收罗其中,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看主编,又是朱先生。向“小朱先生”请教,才知当时为编辑此套丛书,朱先生的投入。

研究清宫文物的专业人员,都知道看养心殿造办处的活计档,从中查找一件文物的来龙去脉,而第一个利用这些档案,为文物展览与研究服务,且向大家极力推荐的,居然又是朱先生。

故宫文物藏品分为25大类,其中有十几个类别,最早的研究者,就是朱先生。

今天研究这些文物的学者,鲜有不直接或间接受惠于朱先生的。

朱家溍先生在故宫的办公室
积极乐观的人生底色

朱先生的一生,无论处境如何,始终能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坦然处之。抗战时期,朱先生从北平到大后方重庆去,一路上使用了除飞机之外当时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包括长途步行。就是在这种极度劳累的情况下,在看到洛阳伊阙佛龛的题记碑文后,路途的疲惫一扫而光:“在家时只看到拓本,现在看见原石,更觉亲切。”

1952年7月,因“三反运动”,先生被关进看守所,1954年4月1日,释放到家时,与夫人隔着门演了一出《武家坡》中薛平贵一十八载西征归来,与王宝钏寒窑相认的对白。

1972年朱先生和夫人赵仲巽,在湖北丹江红旗区干校自家窗前
上述两个片段,一个是朱先生从事的文博工作,一个是他毕生热爱的戏曲艺术,因有了积极乐观的底色,无论遭遇何种情况,均能矢志不渝,坚持下来。


    朱先生在演出《天官赐福》
乐于学习,善于思考

朱先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能将看似不相干的东西集合起来,融会贯通。他遵从单士魁先生的指点,成为博物馆中第一个走入清代档案这座宝山的;又因为出身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旧时大家庭的生活环境和人情往还,也有相当的了解。档案、文物与生活经历相结合,由求实到求是,先生开创了博物馆行业原状陈列的模式。

朱先生乐于学习,能把枯燥的课业与爱好、生活结合起来。书中引述启功先生的《朱季黄哀辞》说:章太炎的得意弟子沈兼士在辅仁大学开设音韵学课,因为太难,选修的人不多,朱先生却注意学习。原来,他在上大学时,已酷爱京剧,专习武生。“唱京戏讲究念白。有许多字与古音韵有关,如何才能念对了使戏剧内行同意,也使音韵学家认可,恐怕票友中被尊为‘好老’的‘红豆馆主’也未必精通。

而朱先生却能明白古今音理的变通,这中间的奥秘,恐怕多少‘内外行’未必说得透”。的确如此,譬如书中提到,朱先生爱演昆曲《单刀会》,他认为这出戏是从元杂剧里继承,又以昆曲形式保留下来的遗产。一些元代大都音也借此流传下来,如今天说的油炸饼,从前叫油炸gui,而gui究竟怎么写,很多人写“鬼”,还为此附会一点传说。其实这个读gui的字,就是“果”,天津话说煎饼果子,也就是说的这个东西。

 朱先生赠何孟澈诗的拓片
时时不忘找乐 

当然,生活中的朱先生也爱开玩笑,爱找乐子。听说过两则逸事,在此分享出来。

第一则叫“回祖宅”,说的是朱先生陪同启功先生参观故宫书画馆,一进紫禁城,朱先生开玩笑说:“元白,今天您是回到祖宅啦!”启功先生笑答:“季黄,紫禁城是您的祖宅才对呀!”两位先生的姓氏,正好是明清两朝的国姓,只是,启先生按“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排字辈,是清室和亲王弘昼的八世孙,朱先生的名字,虽然像明朝皇帝一样,按五行相生排列,却并不是明室朱元璋的后裔,而是朱夫子朱熹的后裔。

朱家溍先生与启功、傅熹年、史树青先生,在中国嘉德预展现场调阅拍品
第二则叫“下雨找乐”。故宫所属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在湖北咸宁的向阳湖。环境苦,农活累,伙食粗劣,也仍有苦中作乐。一个不用下田的雨天,全体政治学习,到了休息的时候雨还不住。有人要上厕所,又嫌道路泥泞,旁人打趣说:“就这盆里得了。”此话激发出年近六十的朱先生的“灵感”:他在某位当时不在场的同事脸盆里倒一点剩茶,还稍稍洒了点洗衣粉,调和一番,很像尿。据说那位同事回来后,费了不少劲,洗了闻,闻了再洗。引来了不少窃笑。

朱先生的四重朋友圈  

本书不止回忆了朱先生,还通过朱先生的“朋友圈”,回忆了那个渐渐远去的时代。朱先生虽不甚交游,但围绕学习、工作、爱好及家世,以他为基点,还是形成四重朋友圈。通过这些朋友圈,隐约折射出20世纪中国的巨变。

朱先生的第一个朋友圈,是辅仁大学师生朋友圈,包括陈垣、沈兼士、顾随、余嘉锡、陆宗达等著名学者。借助朱先生的视角,可见老一辈学者学问精深、教导后学的风采。

围绕故宫及文物博物馆工作,形成了朱先生的第二个朋友圈。这个朋友圈中,有马衡、吴仲超等领导,有那志良、冯华等老同事,还有杨讷、谭伊孝等朋友,更多的是曾经同事过的故宫人对先生的真挚怀念。

朱先生的第三个朋友圈,是戏曲朋友圈。这里既有俞平伯、楼宇烈、吴小如、刘曾复等戏剧研究者,也有梅兰芳、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及他们的家人,还有宋丹菊、张卫东等后起之秀。

第四个朋友圈,与朱先生的世家出身有关。读晚清翁心存与翁同龢父子的日记,动不动就蹦出来的“桐轩”与“少桐”父子,就是先生的高祖朱凤标与曾祖朱其煊。先生的朋友圈中,启功、王世襄、邵怀民等,均源自或同年,或师生,或同乡的世谊。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20世纪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变革最激烈的世纪。朱先生以其古朴厚实的禀性与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多姿多彩的朋友圈,管中窥豹,解读一位世纪老人的心路历程中,隐隐可见社会大时代的风尚。

朱家溍先生和王世襄先生在故宫倦勤斋室内装修论证会上
温馨、别致的家庭 

朱家溍夫人赵仲巽
四重朋友圈之外,还有一个内核,就是朱先生的家庭,特别是朱夫人。作为女儿,对母亲的回忆,一定是最用心的,笔端感情也是最深沉的。书中朱夫人出场的次数并不多,但给人印象极深。

朱夫人爱美,抗战时期,物资困难,过年的时候,重庆山上到处有梅树,“折一大枝在草屋里,油灯把梅花的影子照在蚊帐上,一幅天然墨梅”。

朱夫人爱戏,新婚不久的朱先生朱夫人在某次堂会上同台演出《得意缘》,这出戏几乎全是夫妻间玩笑对话,一个是“装傻充愣的书生”,一个是“集天真机敏于一身的侠盗的女儿”,“关键是夫妻演夫妻,观众又都是家人与朋友,可以想象效果有多好”。

朱夫人更爱生活。“母亲爱说‘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还爱说,‘穿衣吃饭亮家当’,主旨是适应性与量力而行,这是生活的两大基点。懂得这样两句话,就有可能胜任生活的悬殊”。

简单的几笔,将一个经历时代巨变的伟大妻子、伟大母亲勾勒出来。至于书中提到朱夫人口述的家常菜做法,朱家特有的家庭词典,更是女儿心中别致的家庭片段。

朱先生在家中
质朴文风,文如其人

“回忆录”有两类,一类是当事人自己的回忆,一类是后人的追忆。无论哪一类,均面临一个秉笔直书的问题。

作者既是当事人的女儿,又是同事。作为女儿,在行文中,自觉不自觉地为尊者讳,在所难免;作为年轻的同事,对老先生也不免高山景行;作为回忆者,需有一说一,不隐不瞒。

如何处理这一矛盾,一直无解。《父亲的声音》一书用述而不作的方式,记载父亲的原话,引录父亲的原书,让材料说话,最大限度地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其干扰行文,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另一方面,作者也有自己的优势,用我们编辑部的话说,她像父亲一样,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时时不忘找乐。

在我们这些深受学院派条框束缚的人眼中,她的行文,没有学院派的八股程式,情到文随,时而空灵如行云流水,时而跳脱一下,穿插件趣事,爆料一下。她下笔张弛自若,开合有度,既不言之无文,也不以辞害意,把握精准,拿捏到位。

作为同事,读书中文字,就如同当面对谈,儒雅、亲切又不失幽默,文如其人这句话,在作者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当然,据有过接触的人讲,这种质朴的文风,也依稀可见朱先生的风范。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6日第12版)
↑点击书影进入京东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当当购买
《父亲的声音》
朱传荣 著
32开 精装
9787101132922
56.00元
《父亲的声音》为朱家溍先生的女儿朱传荣怀念父亲之作。情真意切、文辞流畅。

书中怀念父亲,同时怀念父亲的友朋:马衡、启功、王世襄、吴仲超、倪征燠、那志良、庄尚严、冯华等诸位先生,并由此构成那个时代旧式知识分子的人生写照,十分精彩。

朱氏一族,文脉流传清晰,长于金石碑帖的精鉴和收藏,到朱家溍先生一辈,将收藏的金石碑帖古籍善本大型木器全部捐赠国家。本书即以文物为线,以从事文物工作的各位先生为点,以故宫为背景谱织出一幅微缩的关于中国文化、文物、文人的中国式文人情调的织锦。

书中诸位先生长期为读者所关注,其中冯华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以故宫文物为素材编撰了5辑故宫日历,即为今天大热的故宫日历的蓝本,冯华先生确立的体例,让这本日历带有很强的学术考证的意味。

此书所涉事件中故宫成立前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工作、抗战时故宫文物南迁,是本书在对亲人抒怀的同时又一个阅读的亮点。

(统筹:陆藜;编辑:金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