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科幻影视 >

《流浪地球》春节档夺冠 为硬科幻注入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http://www.newdu.com 2019-02-13 燕赵都市报 康瑞珍 参加讨论

    
    
    过年看电影已经成为新年俗,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影城人满为患。今年春节档有八部影片同时上映,仅大年初一票房就达14.39亿元,创下了单日票房新纪录。今年春节假期累计票房达58亿元,超过去年同期的56.5亿元。其中格外引人瞩目的是科幻片《流浪星球》,从最初的默默无闻、不被看好,到最终逆袭夺冠,收获20亿元票房,超过强劲对手、分别获得14.46亿元和10.41亿元票房的《疯狂外星人》和《飞驰人生》,成为最大的赢家,同时引发了春节档科幻热潮。目前该片依然热度不减,热议不断。
    逆袭成黑马 口碑票房双丰收
    近年来,每年春节档都成为电影集中上映的黄金档期,今年就有八部影片大年初一同日上映,竞争激烈程度高于去年,各大影片也早早开启了预售。单从预售情况来看,作为国产科幻片的《流浪地球》并不占优势,虽然上映首日收获2亿元票房,但这样的成绩在春节档单日票房榜仅排名第四。而《流浪地球》上映首日的全国排片占比仅为11.4%,低于《疯狂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约20%的排片占比。该片上映后不断逆袭,目前连续5日登顶单日票房榜,并且在春节档夺冠,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
    记者从河北多个影城了解到,《流浪地球》的排片占比以及票房都在不断增长。上映首日,该片在河北中联影业院线的排片占比以及票房均比较靠后;而截至记者发稿前,《流浪地球》在该院线的排片以及票房均为最高,并且以30.4%的排片率收获41.4%的票房。
    11日,据石家庄UME影城值班经理王凯介绍,目前从早上8点多一直到晚上12点,基本半个小时左右就有一场《流浪地球》,该影城的中国巨幕UMEDMAX、VIP厅以及激光厅全都给了《流浪地球》。该片的上座率也非常稳定,春节假期期间基本能达到98%甚至满场。虽然11日是假期后首个工作日,但该片的上座率依然可观。有机构预测该片票房将会超50亿元。
    口碑不断发酵 成票房逆袭决定因素
    《流浪地球》由郭帆执导,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已无法生存。面对绝境,全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该片的票房持续走高,连续7天单日票房破亿,已成为中国影史上第14部票房破20亿的影片。
    有去年春节档《红海行动》票房逆袭先例在前,《流浪地球》的逆袭不足为奇。但《流浪地球》在上映第三天便逆袭登顶全国单日票房榜,并一直保持到现在,比去年的《红海行动》逆袭速度更快。不少影城经理认为,观众对于影片的选择更看中口碑。王凯分析,该片在春节档脱颖而出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在于该片的质量,不管是剧情结构还是3D特效都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这部电影能够火,也在预料之中。现在人们看电影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大家选择电影时也会根据各大平台上观众的评价综合考虑,更趋理性。
    “《流浪地球》作为2019年第一部现象级大片,该片的票房逆袭主要靠强大的口碑发酵”,河北影视集团中联影业院线运营部经理李怡也表示,该片在春节期间引发广泛热议,“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中国科幻片的里程碑”等成为观众对该片的评价,电影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官震撼和代入感,特别是吴京在片中牺牲的桥段,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特效获称赞 给国产科幻片带来希望
    科幻片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一直不被看好,由于成本高,难度大,存在很大的风险,远不如那些热门IP、流量电影有保障。《流浪地球》的成功也使国产科幻电影看到了更多希望。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远不止商业票房成绩这一方面,更在于对中国科幻片创作的突破性意义。
    正如导演郭帆所言,中国电影几乎没有任何科幻电影拍摄的经验,好莱坞电影又领先太多,没法直接拿来借用。大多数时候,郭帆和剧组只能土法炼钢,用人力和时间去弥补工业上的不足。比如有个镜头,修改了251稿;影片的素材里,单单特效镜头就有四千多个,几乎每一个镜头都需要反复打磨。由于预算和能力有限,最终成片里,特效镜头被砍了一半,很多一看就很贵的镜头,因为不是对叙事特别有帮助,只能忍痛割爱。
    影片经过立项、开机、停拍、补拍,历时四年多才与观众见面,影片中的特效得到了观众的称赞,不管是外太空的浩瀚,还是地球灾难对家园的毁灭打击,其宏伟的场面都让观众惊叹不已。有观众表示“犹如身临其境般的末日废墟、充满赛博朋克风的地下世界、地球木星交会的壮观景象等,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好莱坞能拍出来的科幻特效,我们一样能够完成得很好。并且看惯了美国的地标常出现在科幻电影中,这次换成了北京CBD、上海东方明珠,也毫无违和感。”
    构建文化内核 中式情感让中国科幻迷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热映的同时,记者也发现,该片在上映首日豆瓣评分一度高达8.5分,并频频刷屏朋友圈。11日该片评分下降至7.9分,并且一直伴随不同的声音出现,说明《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来说,仍有提升的空间。硬科幻电影除了特效让观众满意,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仍然要站得住脚。不过,有不少电影界专业人士提到了“中国文化内核”的观点,对中国未来的硬科幻电影也是一种启发。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认为,《流浪地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式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家园的向往,“不仅是人类自救,而且是和地球一起逃离的故事,同时,它仍然是父子故事,但父子故事放在了中国的血缘当中。”
    导演郭帆也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此前中国人还不太习惯于讲科幻这个东西,或者说对科幻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只有一个国家有了一定的国力之后,才可能去拍科幻片。如果是比较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去拍科幻,观众不太会相信,不相信他们那个地方所构建的科幻世界。好在中国现在国力强大了,所以才可以去做。但我们也有一个语境的限制,就是目前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国电影里,他们去拯救世界的时候是无所顾忌的,他们的军队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但是我们不可以。”
    如果按照好莱坞的科幻电影逻辑拍摄,观众会怀疑,你们凭什么呢?所以在改编《流浪地球》的时候,主创们就写了一群普通人去救援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我们没有超级英雄,要靠集体团结的力量去完成救援。”郭帆觉得,集体主义在中国特别容易被理解,“所以我们通过这个去克服文化层面语境上的限制”。
    在价值观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很大。好莱坞的科幻电影中,经常会给到星空大海的镜头,“但中国人不太习惯于仰望星空面朝大海。我们更多的是往下看,我们热爱脚下这片土地,我们更喜欢脚踏实地地生活。毕竟我们是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演化而来的,不像当年的英国,因为英国没有足够的土地,也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他们永远在寻找新家园。”
    以现实为基础,基于中国文化来创作,展现中国人特有的对家的情感以及对地球家园的依恋,非常容易引起中国影迷的共鸣。郭帆力求故事内核、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世界观,都展现出中国的人文气质。“所以出现这样的危机,中国人才会想到带着地球离开,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精神内核。”有评论称,“《流浪地球》的上映意味着中国科幻电影正式启航,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