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以语言训练为重点的语文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19-01-30 《光明日报》 王云鹏 参加讨论

    语文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之基础,不识文字,不懂文学语言、科学语言,就不能吸收既有的科学文化成果。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当下的共识。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育的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涌现。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语文课堂该怎样设计、调整?笔者认为,语言训练应是语文教育的重点,语文课堂的设计应以引导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语言素养为指向。无论是素质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均应如是。
    语言教育为什么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原因在于语言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语言即思维,语言和思维互相影响。因此,语言训练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有利于人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二,语言是人与人合作的基础。合作是人类的基本技能,语言是这种合作必要的工具,掌握语言交流的能力是与人合作的基本前提。有些人不擅长与人合作,多半与语言交际能力的缺乏有关。第三,语言承载文化,承载人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这些经验都需要借由语言的工具获得。因此,语言能力的锻炼对于人的成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人们有种误解:孩子不需要语文教育也能把话说好,其实不然。不经过系统的语言训练,人很难将语言这个精密的工具运用得灵活自如,很难运用语言开展高级的文化活动。因此,语言教育是必要的,具有基础性。
    语文教育应当围绕语言能力的训练展开,尊重学生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语文教育的经验,我们应当充分研究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我们的语文课程。比如,我们可以将现有的单一语文课程改变为语文课程矩阵,设立阅读、写作、语法、口语训练这样的专题课程。不同课程的内容设计应该更加灵活。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教材应大幅增加插图,教师授课应更多地为学生提供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
    以语言能力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在方方面面应有确切的落实。目前语文教学以“课文”为绝对的主体,基本完全忽视汉语语法的教学。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著名的语言学家马建忠在《马氏文通·序》中非常清楚地论述了语文教学不教语法的坏处,“未可以言传”的茫然之弊危害甚巨;而学习语法则可“循序渐进而知其所止境”。学生借由汉语语法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作为自己母语的汉语,了解汉语的特点,进而更好地运用汉语。
    另一方面,我们的古典语文教学应该更加灵活,例如教学框架是否可以跳出单篇文选,而将古代文化常识、古典文献要籍的整本精读穿插其中。如一些文言文课文会涉及历史地理的知识,比起在注释中的简短说明,利用历史地理地图直观地对其进行展示效果会好很多。这既需要教材的优化,也需要教师课堂设计的优化。
    古典文献要籍的整本精读同样非常重要。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我在北大参加的三个专书读书会》一文指出今天语文教育的一大缺陷是只读支离破碎的文选单篇,不读专著全本,文中指出“研读专著,方能写出专著;精读经典,方能创造经典。”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我们可以选取《论语》《孟子》等篇幅适中的古典文献要籍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带他们精读、细读,作为文言文的高阶课程。至于课堂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分组阅读、小组展示、创新研究、戏剧表演等。哪种形式更加高效、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就采取哪种形式。
    古典语文教学的重点或许并不在于文言字词释义的记忆,甚至名篇佳作的背诵也属次要。过度刻板的要求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丧失对古典语文学习的兴趣。当代古典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找到阅读古典文献的门径,提升古书阅读的能力,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产生研读古代经典的兴趣。有这样清晰的教学思路,加上多元、灵活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享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
    总而言之,以语言训练为重点,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是语文教育的一条正路,既需要深入的理论探索,也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虽然前路漫漫,但值得我们努力地求索。
    (作者:王云鹏 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