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割舍不了的乡情戏愁——读朱佩君散文集《秦腔缘》

http://www.newdu.com 2019-01-21 中国艺术报 袁学骏 参加讨论

    朱佩君是三秦大地上养育出的才女。她从小学戏唱戏,进入新世纪后又写散文,还多次获奖。这本《秦腔缘》是她人生轨迹和艺术生命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非虚构”创作的一个样本。
    千年秦腔,戏剧之宗。从这本集子中看,朱佩君出生于一个秦腔艺术之家,她几乎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就开始受到秦腔的熏陶和陕北民歌的濡染。因为她有酷爱秦腔艺术的戏痴父母。爸妈是以戏为命,演出第一,从来不误台口,场场都要精彩,而且以戏治病。他们姐弟三人小时无人看管,爸妈就把他们中的两个找人托管,只让她跟着爸妈去演出,跟着剧团来回转场,历尽了车马颠沛,经受了酷暑与严寒。在《我的戏痴老爸老妈》 《秦腔缘》等篇章中,作者把那时剧团演员们风来雨去的生活情景写得很充分,也很动人。后来小佩君跟着舅舅和没有血缘关系的戏迷姨妈,直到12岁考上省艺校后才稳定下来。
    小佩君聪明好学, 15岁登台演出,17岁便成为老旦名角。但她受到了命运的捉弄,竟然被抛出了她热爱的戏剧行当,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为了生计,她在西安摆过地摊,创建过女神时装公司,下南洋做过贸易,后来辗转京城在一家物业公司当“副总”跑业务,切身体验到了谋生之不易,看惯了红尘中的人心不古,世态炎凉,也享受着自由生活的快活和贵人相助的幸福感。虽然她再也与剧团无缘,但她不会与秦腔绝缘。在五味瓶般的苦辣酸甜咸中,“我”始终忘不了那印入脑海、深入骨髓的秦腔。曾经在一次跟车出行中,“我”唱起了秦腔,三小时唱完了几出大戏,让同车的老板十分吃惊。到北京发展后,“我”仍然进行秦腔艺术的钻研和陕北民歌的搜集整理,在老乡会的票友中进行自娱自乐的演出,还业余组织秦腔培训,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京城也后继有人。每逢朋友相会时,朱佩君都会唱起她心爱的秦腔,有时是借戏抒怀励志,有时是借戏排忧,每到动情处都会声泪俱下。朱佩君具有文化的自觉自信,义无反顾地充当着秦腔艺术的传承人。
    书中,作者写出了自己的奋斗成长史,写出了她的人生曲折,写出了她那割舍不了的乡情戏愁。许多篇什都有秦腔般高亢凄美的旋律,有热闹闹的舞台情境和活泼泼的演艺人身影,有陕北高原的独特风韵。著名作家邓友梅在此书序言中说:“写秦腔,她倾注了满腔热情,写出了她从事秦腔艺术的酸甜苦辣,写出了戏曲人追求艺术的真挚情感。 ”还说,“秦腔是陕北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朱佩君的心声。 ”的确,朱佩君我手写我心,蘸饱了三秦女儿的衷情,把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坡的文化氛围中,带到了历史的穿越行走中。也让我们看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秦腔戏曲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看到秦腔艺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正经历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艰难过程。朱佩君这本书取名《秦腔缘》十分贴切。这是传统戏曲缘,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缘,我们现代人不能绝了这个缘。
    散文家红孩又在序言中说,散文是说“我”的世界,即散文的内容是关乎“我”的经历、情感、思想的,离开了“我” ,散文便失去其自身的魅力。是的,朱佩君写的都是“我” ,没有虚构,没有无病呻吟与矫情作态,一切都那么真挚、那么逼真,纵有曼妙的抒情和议论,也都发自内心,所以甚为可信。有道是,经历就是财富。朱佩君忠于生活、提炼生活且又敬畏生活,如实地描述她的生活流、轨迹图,笔下没有匠心斧凿的技术痕迹,却有大量别致的生活细节,有秦腔文化的底蕴和骨气。
    朱佩君用散文的碎片组合出了一个真实的全面的“我” 。既有随团演出中的“我” 、享受着父爱母爱、姨妈舅妈和艺校师生及京城师长关爱的“我” ,也有人生低潮时努力打拼的“我” 。她说“我是顽强的小草” ,自称“朱坚强” ,又自称“老佩” ,这很合乎她坚韧开朗的性格,合乎陕北人豪爽的民风民性。另一方面,她表达着对父母长辈的孝心,对师长如周明、王坤等名家的感佩,对同事和朋友们的友善,对小猫小狗等生灵的呵护,对赏心悦目的旅游和上街购物、下厨做饭的兴致,对自己一晃年近五十的惶恐和再立新功的期许,对乡村生活的眷念、戏瘾戏愁的抒发和对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翘盼,都已经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进一步说,是朱佩君综合性地塑造了一个根底在乡间而又身在闹市的充满着人生悖论的“我” ,也可以调侃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我” ,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有几分传奇味道的现代城市女性形象。她是既现代又传统,是浮而不躁、有所追求的“这一个” 。说来,陕西前几年有贾平凹的小说《秦腔》 ,今日又有朱佩君的散文集《秦腔缘》 。前者塑造的秦腔演员白雪是渐渐淡出,让我们看到传统戏曲的濒危,而朱佩君笔下的父母和“我”两代戏痴则是要带着秦腔艺术走向诗与远方。他们的主旨各不相同而已。
    总之,朱佩君的《秦腔缘》是当前全国散文创作中的一枝新花,显示出她的创作姿态和文化表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