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鲁迅的B面——《鲁迅全集》读书笔记30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9-01-0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鲁迅的B面——《鲁迅全集》读书笔记3000字:
    36岁寄居北京的鲁迅。每两个月理一次发,每一个月洗一次脚。隔三差五去琉璃厂买旧书。隔三差五给绍兴老家寄钱,而且很有可能在兴业银行有个户头。朋友来访多是在晚上,不是带着书,就是带着火腿,偶尔会带着鱼和肉。那个时候兄弟关系大概还很好,二弟悄没声儿地从绍兴跑到帝都,当哥的那是上顿馆子、下顿馆子的招待,待没两天病了,还不厌其烦地,跑前跑后地给找医生。最常去的两家小餐馆,一家叫广和居,一家叫青云阁。最常去的两家书店,一家叫丸善书店,一家叫东京堂。最爱买的零食是观音寺街的饼干和王府井街的饼饵。社会上有什么灾患,都很主动地捐钱,捐了一次又一次,最少的一次2块,最多的一次11块,而那个时候红白包的市场价是2块,拔一颗龋齿3块,买一套秋衣秋裤5块。绍兴家里也会寄来东西,多数时候是茶叶,少数时候是笋干、蜜枣和芥末。哦对了,也就是在那一年,他应蔡元培之邀,设计完成了阳文美术体的北大校徽。
    37岁寄居北京的鲁迅。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寄钱、存钱的业务都换到了中国银行。绍兴家里还是会寄来好吃的,无外乎糟鸡和霉干菜,当然还有茶叶。螃蟹上市的时候,想起来就吃,不分下午和晚上。但常吃饭的地方,换到了西单绒线胡同一家叫做和记的牛肉铺,据说兼卖面条。或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人到中年开始频频失眠生病,今天头疼,明天胃痛,还好有池田医院,只是大部分工资要拿去买药了。没事的时候喜欢逛小市和厂甸,多数时候还是和朋友一起,但有时候自己一个人也很嗨。
    
    38岁寄居北京的鲁迅。花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一处可心的房子。房屋总价3100,中介费175,税费180,水电木工等装修花了480。月薪300的他,没有按揭,只是找朋友借了500,后来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还清了。并且在这一年年底,趁热打铁,取道杭州、上海、南京、天津,把绍兴老家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都迁居到了北京,临走还不忘给祖父、祖母、父亲、四弟和小妹扫个墓、挪个坟。作为一个公务员,公益心还是爆棚:湖北水灾要捐钱,孔德学校要捐钱,孤儿院也要捐钱。最可爱的是,有一个叫张协和的朋友,去年送礼送板鸭,今年送礼还送板鸭,是有多爱吃板鸭。
    39岁寄居北京的鲁迅。常去的地方是历史博物馆。自己身上的老毛病是背痛以及腹泻。或许是从南至北水土不服,侄儿沛和母亲瑞也是折腾个没完,这个病了那个病,作为伯父和孝子的他,两只脚就没有离开过医院,严重的时候甚至夜以继日熬更守候。不仅身体消耗巨大,本来经济上尚能自给自足的他,也开始向朋友们借钱,最少一次借5块,最多一次借200,全年累计借了883,虽然最后都用工资和稿费还清了。所以纵观这一年的日记,常常是一天只有四个字,要么是“甚疲,请假”,要么是“小疾,休息”,要么是“疲劳,休息”,看来教育部的考勤还是抓得不太紧。
    40岁寄居北京的鲁迅。开始到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上课。不知道为啥掉了一颗门牙,那后来的牙难道是烤瓷的?二弟、母亲和侄儿仍旧轮番生病,医院住了不算,还要去香山租房养病。由此可见,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一成不变的工资收入,和日益增长的钞票需求之间的矛盾,找朋友借钱已经不是万全之策,义兴局和大同号也不知道是不是地下钱庄,反正全年负债高达1090。也正是在这一年,那个过去常常请他到家里吃饭,又常常送他鱼和肉的铭伯先生走了。以后又去哪里蹭饭好呢,这是个问题。
    42岁寄居北京的鲁迅。流年不利,光牙齿就摔掉了两颗,拔了五颗,还不说痔疮。兄弟失和,恢复独食的同时,老母亲的忐忑和牵挂,从她每天打卡般的探视和时不时送一包花生的动作中可见一斑。这一年,除夕失眠,盛夏不寐,借酒却不能消愁,西牌楼的冷咖啡更是无济于事。但生活仍旧要继续,就像世界语学校的课还是要上,只是“往图书阅览室查书,无所得,买馒头二十枚而归,晚风定”。
    43岁寄居北京的鲁迅。因为母亲大人也想搬出首套房,所以又花了800买了二套房,但是装修改建就去了1207,税费、手续费加起来也将近100。没了家庭内部大食堂好吃了,就开始自己一趟趟买茶叶,买糖,买包子。糖包子一买就是14个,火腿包子一买就是30个,读书笔记.像我这么爱吃包子的人都惆怅:他一次买这么多要放哪里?还是说都是喉口包子?单身汉的日子过得渐渐有些不着四六,也许上午还在喝茶、吃馒头,下午就在喝威士忌、吃葡萄干。会为断炊而懊恼,也会花一张竹床的价钱去买彩票。或许正因为北京的生活太枯燥乏味,这一年他和朋友去了西安旅行,参观了华清池、大慈恩寺,还有碑林博物馆,然后花1块钱买了10斤酱莴苣当做此行的收获。
    44岁寄居北京的鲁迅。喜欢上了和三五好友一起去中天电影院看个电影。喜欢上了和谈得来的伙计们去滨来香或者随便什么路边小店,一起喝杯牛奶聊聊天。结交的朋友越来越年轻化,送上门的礼物变成了瓯柑、黄香果、汤圆、干果还有鲫鱼和罐头。送薄荷酒的那个人大概不知道,鲁迅其实喜欢喝汾酒。为了生活,在黎明中学、大中公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打了好几份工。也正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开始和许小姐频繁通信,有时候当晚接信、当晚复信,革命友谊呈迅速升温之势。
    45岁从北京到厦门的鲁迅。参与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讨薪会、中国大学浙江同乡会以及刘和珍杨德群追悼会。参观了林风眠、司徒乔个人作品展。受林语堂之邀,前往厦门大学任职。在厦门,发现了一家福州小饭店做的东西甚是好吃。大概命里有此桃花劫,那个时而叫广平、时而叫景宋、时而叫女士、时而叫小姐的女人,鸿雁传书,封封催命,毛线背心,丝丝缠情。
    46岁游走在厦门、广州、上海的鲁迅。离开厦门的时候,散伙饭吃了一顿又一顿,说明朋友还是很多的。在广州的8个月,吃过的餐馆有14家,其中去的最多的是国民餐店和福来居,吃过的茶室和冰店有8家,其中去的最多的是陆园和美利权。同理,在上海,3个月下来,吃过的餐馆有10家,重复率不分伯仲,大概都很好吃。就是本人酒量可能不大好,与朋友在一起喝醉了没什么,自己一个人宵夜吃螃蟹还能喝醉就不应该了。广雅书局和内山书店是这一年的精神支撑,毕竟文化人。爱情的小船开的稳稳当当,看电影,吃大餐,逛沙面,买土鲮鱼,时间有的是,恩爱秀不停。只是我有些好奇,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愿意从旁提醒,这欢欢喜喜的背后,还有一双落寞怨念的眼睛。
    47岁寄居上海的鲁迅。看起来许小姐也不是什么贤妻,两口子差不多顿顿在外面吃,不是他们请人家,就是人家请他们,吃完了还去看电影,日子真是过得浪里个浪。夏天的时候两个人还和朋友一起去了一趟杭州度假,吃的是楼外楼和功德林,玩的是西泠印社和虎跑。作为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学习仍旧是生活的主题,这一时期的他比较关心美术史和民间文学,相关书籍收集了不少,有的是买的,有的是朋友送的。
    48岁寄居上海的鲁迅。收入来源包括版税、稿费和编译费,一年下来能有13833,数字相当惊人。9月27日,海婴出生,而在此之前的6月8日,两口子和一众朋友还在看夜场电影,散场时“呼摩托车回”,拽得屁股流油。老年得子的大先生,心情甚是愉悦,逢亲友来贺,该喝酒喝酒,该吃螃蟹吃螃蟹,一点都不含糊。
    49岁寄居上海的鲁迅。爱吃刨冰、啤酒、咖啡、冰淇淋的老头儿是不是会童心未泯?自打有了孩子,便不可能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了,你得买米、买煤、买药、买杀虫剂,还有陪孩子打疫苗,给他过百天和周岁。远在北京的母亲也因此来信渐频,果脯、小米、斑豆啥的,也想着寄过来。阴历八月初三,大先生虚岁五十大寿,许小姐亲手做了一碗寿面,第二天一家三口去阳春堂拍了全家福,那是一张传之后世的全家福。
    55岁寿终的鲁迅。日子还是和平常一样,看不出一丝将死的痕迹,除了长时间的反复的发烧。6月份的时候日记中断了很久,但后来又奇迹般地续上了。10月初的体重不到80斤,但精神好的时候,还是会去看电影。他没有准备去死,也没有想过就这样会死。10月11日他还在到处看房子,打算搬家,然而。日记永久停留在了1936年10月18日,他甚至来不及写这一天是晴是雨。1936年10月19日,灯已熄,火已灭,人间再无周树人。作者:由妈
    « 上一篇下一篇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