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0字: 在读《人类简史》这本书之前,已经听过好几个版本对它的介绍,应该是本不错的书,但却一直没有买。 直到一次和朋友聊天,她问我有没有读过这本书,我说没有,她就买了一套《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送给我了。 等到读这本书时,又因为有其它的原因,中间插进来另外的书先读完,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一直断断续续,以至于今天要来写读书笔记时,都无从着手。或许让我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的另一个隐藏的原因,是它让我觉得有些沉重。作为人类的一员,有些事情不是我没有做,就与我无关。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这个地球上其它生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对人类自己未来的影响,在现在看起来,都不是一片明朗。 计划用两篇博文完成《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阅读笔记。在写这篇时,还没有开始《未来简史》的阅读,但隐约觉得,可能读完它,这篇博文的一些感受又会有一些变化。 我对作者尤瓦尔最深的感受,就是他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一件事情,并不急于褒此抑彼。听不同的声音,观察不同的立场,总是比“这就是正确的”更能吸引我。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断出现。例如,在介绍亚契人时,既有他们的一些让今天的我们看起来黑暗的习俗,如陪葬,杀害老弱病残,也有他们成年人之间暴力很罕见,相处时慷慨而富于友谊的描述。作者还特别提醒到:“事实是,亚契社会就像任何一个人类社会一样复杂难解。我们要小心不能只有了肤浅的认识,就断然将其妖魔化或理想化。亚契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不过就是人类。”简单的二分和标签化总是容易的,这样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但二分和标签化却是最容易将人引入思想的歧途,让我们钻进狭窄的牛角时,还自鸣得意。 一本中文版就有四百页的书,其他的语言应该更厚。合上书,我试图问自己几个问题: 他为何要写这本书?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我看到什么? 先看看“他为何要写这本书?”看书我就当自己在与作者对话了,权且让我根据这个“对话”,对他为何要写这本书进行揣测。对于绝大部分人类来说,恐怕没有太多的想过“智人”这个物种,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对自己的这个物种,对其它的生命,对这个地球,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一定是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我认为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是他对自己的这个思考的一个总结吧。引用第一章的标题:“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或许这是他的基本态度,人类与其它万物在生命这个层面上的平等性。这本书的英文书名《Sapiens》也表达了作者这个基本的态度。但这个态度之外,他大量的论述人类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动物,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力量,而这些力量,已经并会继续对星球的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的未来,甚至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未来,毕竟不是一个整体的虚幻概念,还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人的行动所决定。他写这本书,或许不是想仅仅自己在思考,而让我们一起思考。 若说到作者的观点,后记的内容已经很好的进行总结。权且摘抄几句“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顾自地生活。但就在接下来地几千年间,智人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人、生态系统的梦魇。”“遗憾的是,智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为,是在没有太多令人自豪。读书笔记·虽然整体人类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却不一定改善个别人类的福祉,而且常常还让其他动物深受其害。”“虽然现在人类已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能力,但我们仍然对目标感到茫然,而且似乎也仍然总是感到不满。......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拥有神的能力,胆识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这些观点看起来有些悲观,但总觉得作者写这本书,并不是想做一个悲观的发泄。他似乎还是想让我们看到这些情况时,能够更好的思索什么才是前进之道。我不知道若自己看了他的下一本书《未来简史》,会不会还是这些问题。我只能说,在我看来,《人类简史》是一本提出问题的书。问题的答案没有那么简单。问题的答案的复杂度远超想象,但对于找到答案,找到行动的路线,仍然有一种希望,而且这是必须的希望。 让我从这二十章中,说一些对自己特别有触动的地方吧。 第一部分认知革命 在讨论人的直立行走带来的好处时,作者也提到直立行走不利的一面。特别是直立行走让女性的臀部变窄,限制了婴儿的生产。所以相对于其它哺乳动物,人类的婴儿并未发育完全就出生了。用作者的形容,是“人类脱离子宫的时候,却象是从炉里拿出了一团刚融化的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高到令人叹为观止。”这一段不禁让我联想到孩子的教育。这么可塑性高的孩子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我们需要怎么的小心对待,帮助他们成长成人。 让我看完还时时回想的,是在这部分中提出来的,人类发展出的八卦和虚构故事的能力,并因此跨越生物学上的限制,从而迈向生态系统顶端的位置。人类迈向生态系统顶端的位置,或者说食物链顶端的位置,让人既感叹又唏嘘。我们所赞叹的人类的创造力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但伴随而来的,又有其它生物的不断灭绝。人类不断的创造出想象的现实,如神、金钱和企业,并用这些想象的现实来实现大规模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而这些,是作者所说的“绕过基因组的快速道路”。所有的能力本身无对错,关键是我们用这种能力来做什么。显然智人已经利用这种能力构建了大规模的合作,构建了国家,设立了法律,创建公司,展开贸易,才使我们形成了今天的人类社会。在读这本书前,我从未想过“虚构故事”这个概念,毕竟,这些虚构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今天的现实生活。若说如果书中其他的内容都忘掉,还能记住什么,那就是虚构故事。这部分的感触很多,却难以记录。或许,未来哪一天我会把由此而来的一些想法重新整理。 第二部分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中最有趣的观点,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但继续看下去,探讨人类走向农业社会的过程,就不是那么有趣了。农业社会的早期似乎让人类尝到了某种甜头,等到继续下去,便发现再无法回头到采集社会的那种生活了。在作者的态度中,采集社会的生活虽然也有弊端,但似乎是比农业社会更自由和快乐的。从我们今天的生活来看,从农业社会一路发展过来的生活条件确实越来越好了。从我个人的经验和可以有的想象中,还不足以比较是否采集社会就比农业社会更自由和快乐。但我对作者提到的小心“奢侈生活的陷阱”却深以为然。且不说电子邮件、微信等通讯方式创新带来便利的同时,工作和生活的不分离带来了更多的焦虑;也不说今天的内嵌人工智能的App推送你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绑架了大家的时间以及内容单一化的问题,我更关心的是,这些更“现代化“的东西带来的人类的欲望膨胀和身心分离。我深知技术演进的趋势难以阻挡,但如何在每一个新的时代,保持人类的身心合一与生命之间的和谐,则是一直需要思考、反省、学习和行动的内容。当一些事情发生时,我不想断然说这种发生是好的或者不好的,但我总希望能看清楚,它的源头是什么,它是怎么一路过来的。 无论如何,农业革命毕竟是人类自己的选择,不论这个选择,或者人类的其它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都是我们自己需要接受的。作者提到了农业革命对于那些被人类选中饲养的家禽家畜来说,这种演化上的成功(种群数量的极大增加),并不能代表它们作为有复杂情感的个体的幸福。特别是在后面科学革命部分,谈到当农业工业化以后,这些动物们的所有生存意义就是作为人类的食物。看到那些在流水线上被筛选的小鸡以及出生就与母亲分离,一辈子(四个月)在比身体大不了多少的笼子中生活的小牛的照片,让人难过。 我一直尝试去了解各种事物背后藏着的本质。这本书让我能从人类发展的过程,去一窥人类社会的各种建构,甚至人类的心理形成的过程。尽管可能仅从这本书去进行理解也是片面的,但所有的“全面”,无一也不是从一个个的片面开始。当人类从采集社会步入了农业社会,人类就不只是关注“当下”了,有太多的未来需要去计划和担心了。人类需要计划播种和收获,也需要担心旱灾和洪涝。这种改变,可能随着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就开始了,我理解这对人类的心灵也有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不断的阅读如何“活在当下”的书籍甚至采取一些实践以减轻由于对未来的担忧所带来焦虑。我们的身体和头脑迈入了农业革命以来的新生活中,我们的心灵又期望回到采集社会活在当下的幸福中。 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 这部分从金钱、帝国和宗教三个方向的发展进行讨论。看完农业革命,很自然的想到后面会讨论工业革命或者本书中写到的科学革命。但作者似乎认为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在科学革命之前进行讨论。 作者试图尽量站在一个足够的高度去看历史的大的方向。他使用的方法是看看不同时期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共存的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地球上有数千个人类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已经只剩下数百个最多也只有两三千个。到公元1450年,这个数字急剧下降,分为9成人生活的具有紧密联系的欧亚非世界,以及其它的四个相当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世界。而在欧洲探险时代的几百年过去,亚非世界吞下了所有世界。作者认为有三种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分别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和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后面的三章分别讨论了这三个部分。商业、帝国和全球性宗教,最后终于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了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 这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关于历史道路的评价。他说到:“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路可走。”后来的人对历史道路的分析都是马后炮,而最知道当时情况的人(活在当时的人),正是最看不出历史走向的人。作者不赞同历史必然性的观点,他还谈到“历史就是这样一团混沌,历史就是无法解释得暂钉截铁,无法预测得十拿九稳。”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是这样描述他关于为什么要学历史的观点的:”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举例来说,研究欧洲人究竟是如何控制了非洲人,我们就知道种族歧视绝非自然或无可避免,而且知道世界大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总体来说,虽然这部分的内容仍然是有吸引力的,但我总觉得在逻辑上,这部分与其它部分之间似乎缺少了某种连贯性。或许内容本身才是作者关心的,也或许是我自己的逻辑训练太过的缘故。 第四部分:科学革命 人类的步伐进入科学革命这个阶段,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增长。对这种增长,我们哪怕是回望过去几十年生活的变化,也能感同身受。科学革命以来的这五百年,智人人口从5亿发展到70亿,人类生产此之前1500年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从2500亿美元,到今天每年约60万亿美元。1552年麦哲伦的船队花了三年完成环球,今天人们能在48小时内轻松安全的完成环球大业。作者谈到现代科学体系与过去的知识体系相比,有三大不同之处,分别是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取得新能力。作者指出,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自己直觉上是赞成这三点是代表进步的方向的。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代表了一种不断进步和改变的力量,观察(和数学)带来了客观认识和描述世界的方法,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取得新能力。但仔细想想,“进步”一词,可能本身就包含了某种立场,而这种立场,要看相对与某个主体来看,是否“进步”。作者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在解决贫穷、饥荒、疾病上取得巨大的成绩。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科学发展带来的如原子弹,气候变化等等威胁,仿佛今天的人类,一手握生的密码,一手握死的开关。 在谈到欧洲是依靠军事、工业和科学的结合变得称霸世界的时候,作者分析了为什么这种情况不是发生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他指出:“中国和波斯其实并不缺乏制作蒸汽机的科技(当时要照抄或是购买都完全不成问题)他们缺少的是西方的价值观、故事、司法系统和社会政治结构。”作者继续以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进行比较,说明当时欧洲并未占有科技上的优势。作者指出,真正让欧洲人胜出的,是他们无与伦比而又贪得无厌、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但问题是,为何是现代的欧洲才发展出这种野心?带着这种野心,有整整300年间,无论在美洲、大洋洲、大西洋、太平洋都是由欧洲人完全宰制。看起来是由科学和帝国的联姻带来的这些发展,科学家为帝国提供各种实用知识、思想基础和科技工具,而征服者为科学家提供各种信息和保护,资助各种奇特迷人的研究。但这还不是故事的全貌,背后还潜藏这一股特别重要的力量:资本主义。作者写道:“若不是商人想赚钱,哥伦布就不会抵达美洲,库克船长就不会抵达澳大利亚,阿姆斯特朗也就没办法在月球上跨出他那重要的一小步。” 记得在初中学习社会发展简史时,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过剩的危机特别不理解。既然过剩,那干嘛要生产那么多呢?生产多的牛奶,干嘛要倒掉都不给穷人呢?若说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生产,更多的是为了人类的需要,不管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时代,生产的本质已经变成了利润了。作者写道:“在新的资本主义教条里,最神圣的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生产的利润,必须再投资与提高产量。'”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从经济如何运作,到成为一套伦理,衍生出消费主义。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战争,如我们熟悉的鸦片战争,我们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奴隶贸易,我们还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繁荣的商品社会,越来越多的食物和其他的物品。我们是否看到了人类在物质的极大丰富时,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作者专门用了一章来讨论幸福和快乐,这个讨论没有结果,但这个讨论本身,仍然意义重大。作者列举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既有进步论认为人类的能力不断增加,我们会运用能力来减轻痛苦,满足愿望,所以我们比中世纪的人来得快乐,而他们又比采集者快乐。也有反对的意见,认为人类的能力和幸福是负相关,认为人类的能力创造出来一个并不符合人类需求的机器世界,堕入不自然的生活方式等等。心理学家通过主观幸福感问卷来试图计算快乐,而生物学家则试图从生化反应中获知快乐的秘密。从快乐的讨论又进入到认知自我的讨论,这部分仍然是自由主义者有他们的看法,基督教有基督教的看法,佛教有佛教的看法。其实,不论讨论了多少不同的观点,我想,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吧,只是,可能我们也不一定能分清楚,这种感受,是真的“自己的”,还是被消费主义或者其它的观念灌输以后,我们以为的“自己的”。 最后一章的“智人末日”,讨论的其实是人类在生物科学领域和数字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读者理解)领域的成就。面对这些成就,面对人类可以进行基因的改造、面对人类可以制造出仿生的生命、面对人类创造出的无机“生命”(如能独立演化的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病毒),作者用了这个标题作为这本书的最后一章。 这本书掩卷时,我却想用作者在中文版的《未来简史》扉页上一段手写的话作为笔记的结尾。可能是这句话给我带来的某种连接吧,也可能是我揣度作者写《人类简史》,其实也是想从历史讨论未来。作者:汉安城 « 上一篇下一篇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