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百家争鸣 >

陈晓明论刘艳:体现真诚的人心温度

http://www.newdu.com 2018-12-13 《长江丛刊》 陈晓明 参加讨论

    原标题:体现真诚的人心温度——刘艳的文学批评
    刘艳近年来十分勤奋用功,她的文学观念鲜明,文风清丽畅快,已经迅速成长为活跃的青年批评家。她作为《文学评论》的编辑亦有十几年了,这本传统深厚分量很重的刊物熏陶了她——刘艳多次这样表白过,她也奉《文学评论》为学界的圭臬。这也督导和激发她对文学研究的热情和坚守一种价值标杆。
    我很同意吴俊教授对文学批评的观点“批评的智慧与担当”——既然是应该是当下所有文学从业者的理想,刘艳的追求就永远在路上。吴俊教授认为:批评家需要敏锐的洞察眼光,需要敏锐而细腻的感性,甚或异于常人的敏感和敏锐,亦需理论的兴趣和抽象思维的禀赋,以及写作的才情——刘艳都不缺少,她的个性、专业、擅长和职业都支持了她进入文学批评领域的正确性。她的文学批评能够体现出真诚的人心温度。其批评文章脉络分明,风格突出。刘艳一直自觉地强调并实践着文本细读和学理批评的原则与方法,在其严歌苓批评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其研究视野已非单一的当代文学一隅,从而令评论更为深拓,批评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就此得到应有的彰显。一个显例就是在萧红小说研究中,刘艳的再解读别辟更深的阐释理路。在文学专业领域内,刘艳既是文学批评的编辑,又是学者、文学批评者。作为编辑,她承续了《文学评论》的一种编辑传统——职业编辑而为专业学者;作为学者、批评者,她也传扬了《文学评论》的一种专业精神——她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保障并提升了职业编辑的专业素养。
    李遇春教授认为:作为“70后”批评家,刘艳通过自己的文学批评实践执着地为学理性批评辩护。学理性批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批评方法,它既与中国古老的汉学乃至朴学传统一脉相承,同时也是西方近现代流行的科学批评方法的主潮。“求真”与“务实”是学理性批评的核心或精髓,对于真理,包括历史真理、思想真理与艺术真理的发现是学理性批评的最高目标和永恒追求。刘艳对学理性批评的正名或辩护,不仅体现在批评观念和方法论的清理层面上,还体现在具体的学理性批评实践中。近年来她陆续写就了一批作家作品论,正是她为学理性批评辩护的明证。刘艳的文学批评具有高超精妙的文本细读功夫,而且对作品的叙事结构剖析格外重视。刘艳对作家作品的思想意蕴的分析,往往从文本形式分析中产生,而突破了那种先做内容和主题分析,再做艺术形式分析的二元化分析惯例,这正是她的学理性批评的魅力所在。
    刘艳对“‘70后’创作与批评的尴尬及突破”问题有着持续的关注和探讨。希望她会在文学批评和研究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