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认知新时代 抒写新史诗

http://www.newdu.com 2018-11-29 文艺报 关仁山 参加讨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者有了如下理解:说到新时代文学景象,先要弄清什么是新时代。我理解,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家,每个时代有与那个时代相匹配的文学。现在就不能拿我们作家的作品跟曹雪芹《红楼梦》、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相比较。今天进入工业社会,就拿乡土小说来说,依旧有乡土文学,但不能用鲁迅《故乡》、柳青《创业史》、浩然《艳阳天》来比较今天的乡村,我自己的乡土小说从《白纸门》到农民三部曲以至最近刚出的《金谷银山》,与那个时代比较,大不一样,乡村模式碎片化了,今天是新时代的乡村。乡村振兴怎样用文字表达?《金谷银山》是一个路子,但还有别的路径去写。
    新时代文学景象的突出特征之一,是现实题材创作的加强。这是伟大时代的召唤,也是文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史诗性经典作品对时代与人心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中是有传统的,与历史同步、与时代同步,感时忧国、关注民生,真实地阐释和表现时代一直是中国作家的追求。
    中国进入新时代,作家能否进入新时代?能否写出新史诗,如何重建文学尊严?新时代里怎样雕塑中国土地上真正得以延续的精神?人类灵魂的伟大怎样见证?时代变迁的镜子怎样映照?文学品质怎么保留?在中国,只有历史能回答,人民能回答,大地能回答,故乡能回答。中国不缺乏史诗般的实践,缺少的是创作史诗的雄心。面对新时代,需要我们树立雄心。这个新时代波澜壮阔,必将产生大作家。
    新时代新史诗的主体性建构,应当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增强认知和把握新时代的能力。作家的成就与局限是由作家主体决定的,一个时代的文学生动、繁荣、有活力、有原创性,取决于作家素质、修养、境界、艺术感觉好坏等等因素。考察作家与时代关系绝不能仅仅从姿态言论去谈,而应从文学作品本身的内涵与意义入手去考察。责任感转化文学要求指标可分为:一是对时代的认知亲近认同;二是对人民的同情与爱护;三是对生命之关怀;四是对自由和爱的执著,对生活中丑恶的批判;五是对艺术创新的执著追求。所以说,我们的文学必须与时代、人民走到一起,才会有生命力。比如柳青的《创业史》,他当了农民,对那个时代农民有了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对农民生活的体验,激发了这种感悟,将生活上升为成熟的艺术想象。对于作家来说,如何认知、表现现实社会变迁,本身就是创作中的核心问题。作家应当发现现实、直面现实、直面灵魂,将时代话题转化为艺术话题,进而获得对时代的总体把握,在新时代新史诗创作中完成主体建构。
    二是把个人经验融入广阔的现实生活。当年作家体验宏大叙事的局限与疲惫之后,渴望发展一种个人记忆来对抗历史记忆总体性。一个时期以来,文坛流行个人化抒写,善于采取侧面书写,以示艺术性更强。但是文学走到今天,我们也必须看到个人记忆对已经形成的庞大的社会变革来说处于一种隐匿状态,或有无法广阔、深入概括现实状态的障碍,侧面侧影、逆光书写再丰富,离历史与时代的真实面目仍有很大距离,甚至模糊暧昧。试想,一部作品游离于社会脉搏跃动,远离政治社会主流,其活力和吸引力必然大大减少,敢于触碰焦点问题,直面人生,绝不意味艺术必然丧失。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新史诗呼唤越来越急切了。新时代有自己的“正面照”,面对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新时代,我们只有透过个体记忆走向总体视野中的历史长河,才能创作出史诗般的作品,新时代沧桑巨变的复杂性、传奇性、微妙性才能被真实记录,深刻反映时代本质。只有这样“正面强攻”,才能获得现实广度与历史深度,才能告别花拳绣腿,完成全方位、宽镜头、长景深的时代书写。我们可以记录个体生命的光彩,写小人物、小细节,但不能失去对时代的整体概括。文学与改革开放时代大潮融会,一定会奔腾出惊涛骇浪。
    三是辩证把握好新时代的“新”。新时代为文学提供了丰厚的现实生活。现实的严密性、经验的逻辑性、合情合理的物质外壳,这是一部史诗作品的血肉之茎,半点马虎不得。新时代除了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新生活给予了物质外壳的建构,这是故事容器,也是精神的容器。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核心命题。文学是写人,写处在新时代漩涡里的人的命运、生命的喟叹。当然,当下生活节奏加快,网络时代、智能时代随之来临,作家能否跟得上时代,对新事物能否了解精通,能否抵制泛商业化的牵制和干扰,是主体建构取得突破的关键。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来认知、剖析,也需要新的生活来补充。深入生活是认识世界、洞察人性的重要窗口,在平淡生活中发现和赋予新鲜深刻的东西。全景式画面展示、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箭垛式的英雄人物、群体形象综合效应以及系统复杂的艺术结构,构成当代长篇小说的史诗性。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在叙事上有新的发现和开掘,小说维度才是健全的。最近,我在雄安新区王家寨体验生活,就是想借雄安这一新的符号,以爱、以温暖、以赤子之心抒写新时代的中国人,写出新的中国故事。
    新时代呼唤新史诗,我们应当为之不懈努力,即使达不到预期效果,也要有一种探索新史诗的仰望星空的姿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