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觉醒、存念与诗心——读何明生诗词集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浔阳晚报 徐春林 参加讨论

    新时期以来,诗词创作、发表与出版如火如荼。
    修水县是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同光体诗派代表陈三立的故乡。修水历代诗风淳朴,人杰地灵。
    受传统诗词的影响,修水诗词创作可谓此起彼伏。以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命名的山谷诗社,至今已发展社会1000余人。遍布香港、台湾,成长为中国民间十大诗社之一。修水县诗词学会溪流诗社历史悠久,八十年代初期,中国作协副主席,《诗刊》主编艾青为“溪流”题写刊名。目前,溪流诗社已成长为江西省知名诗社。
    溪流诗社副社长何明生,作为溪流诗社的继承人和传播者,多年来致力于溪流诗群自然诗派的创作,从中探索和总结了丰硕成果。已在《中华诗词》《诗选刊》《诗刊》等国内顶级诗词刊物,发表了一定数量的作品。2018年,由著名评论家谭五昌、著名诗人韩庆成主编的《21世纪华语诗丛》,选编了《泥丸的声音:溪流五重奏》。何明生的诗词作品领衔“五重奏”,可见何明生在溪流诗群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翻阅中华诗词的发展史,上古时代,没有文字,没有笔墨书写而成的诗句,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书写的诗。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汉代前期。诗坛文人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建安时期,“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人诗歌却呈现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局面,以“三曹”父子及“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邺下文人集团。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使诗坛骤添异彩。陶诗多写田园生活,风格自然冲淡,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南北朝时期。南朝民歌清丽婉转,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代表作是《木兰诗》。唐代,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诗体完备,流派各异,名家辈出,成就卓著。宋诗。总体成就不如唐诗,但别开天地,自有特色。对比而言,唐诗主情韵,开朗俊健,以境取胜;宋诗主理致,深幽曲折,以新意出胜。宋初诗人杨亿、钱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隐,经常互相唱和,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宋诗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倾向愈益明显。
    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其诗说理抒情,自由奔放,发展了宋诗好议论、散文化的倾向。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宗主,注重诗歌语言的借鉴和创造,主张“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处”,其诗宗尚杜甫,瘦硬生新,属于江西诗派的还有陈师道、陈与义等人。
    从历史上看,自古以来,诗词创作中诸种流派各自盛行,北宋以江西诗派为际。新时期写作中,依然各种诗派兴起,但成果并不显著。这里面缺乏独立的诗词精髓,相反,草根写作次第争胜。
    何明生学医出身,医者仁心,自然有辨别“病情”的能力。他从诗词写作,时刻警醒着。搁置社会各种争论,截断众流,从社会功能角度探索诗歌的价值,认为诗人可以自然抒发真情实感,可以歌吟自然花鸟虫鱼。但从数煌煌千年的中华诗词发展来看,诗词创作从来都没有离开时政,中华诗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诗人,天生就是时代的歌者,而绝不是旁观者。诗的存在,与时代命运,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正是这个意义上,在他的诗词作品里看到了不死的灵魂,看到了社会的良知。
    修水是江西诗派流域的源头,也是诗词创作的重镇。溪流诗社提出的自然诗派,海纳百川,气势磅礴。却也默默无闻,居于内心。站街灯晦晦,照物影纷纷。伞御倾盆雨,人惊半夜魂。(选自何明生诗词集《晚归》)
    秀清吾妹存念。把文学念存于心,在心田里种果树,才能盛开花朵,喜结丰硕果实。何明生的诗词是从内心产生的,是从田园山野中生长出来的。读《诉衷情令·忆稚时》时,“拦河引水至沟渠,设栅候青鱼。伏堤日夜蹲守,鱼入即欢呼。今老矣,驾豪车,过吾居。残垣夕照,肃肃秋风,乌绕高梧。”
    何明生的作品里有着深厚的诗词创作土壤。毛泽东曾经提出:“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将来我看是古典同民歌这两个东西结婚,产生第三个东西。”当代旧体诗领域的各种诗体探索,显然盖不住新诗过于欧化的倾向。因此,寻找“第三个东西”是自然诗派形成的必然。
    什么是诗?诗一定是与韵律有关的。某种程度上说,诗不仅仅是文辞的艺术,更是声音或音节的艺术。诗的产生和流传,很大一部分缘于对音美的表现。何明生的诗词创作在追求自然音美的同时,打破了诗词创作受前途命运的局限。自然写作追求的是艺术,太极征万物,词高艺入流。诗而不能吟,则不能为诗。诗的美学价值,往往在文辞之外。
    在何明生的诗词创作中,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尤其文人的生命气质与诗词血脉相连,形成了诗词创作的自然脉络。他的诗里给人意像和念想,给人气场和诗心。仅此这点,可有足够力量鼎立于诗坛。
    在觉醒中存念于诗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