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张洪明:关于语言历史比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8-11-10 今日语言学 钱有用 参加讨论

    2018年10月29日下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教授、中国南开大学长江学者张洪明先生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做了题为“关于语言历史比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语言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当代语言学》主编胡建华研究员主持,来自京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四十多位师生出席了讲座。 
    
    张洪明教授

    张教授首先探讨了历史语言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历史语言学?什么不是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结构如何变化以及为何变化,对所观察的特定语言的变化进行描述和解释,重建语言群的史前史,并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根据亲疏远近把它们归派到相应的语系、语族和语支中,进而阐述有关语言变化的成因及方式的普遍原理。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旨在一般意义上对人类语言的理解做出贡献。历史语言学不是“语言学历史”,不研究“人类语言起源”,不决定或企图保存语言的纯正形式,也不试图防止语言的变化。历史语言学不是语源学,语源学研究词的历史,不研究语言结构的历史,而历史语言学重点关注的却是语言结构的变化。张教授以《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第73节不同时期的译本为例,说明了语言结构如何变化,比较了上古英语、中古英语、近代英语、现代英语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正字法方面的差异。
    张教授指出,要回答什么是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对象,需要明确什么是共时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什么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归根结底,需要明确什么是语言。结构主义语言学将语言视为一种符号系统,而现代语言学一般认为语言是人类众多认知系统之一,即语言是一个基于人脑生物学结构的公理性运算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关注的是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而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范畴、系统、层次、层级和生成。作为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语言同样具有现代语言所具有的结构、范畴、系统、层次、层级等。历史上死去的语言和目前正在使用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历史语言学家构拟出来的任何语言都必须具有一般意义上人类语言所具有的本质和特点。 
    关于语文学(Philology)和历史语言学的关系,张教授指出,语文学研究的目标是确定历史文献的时空性质,而历史语言学则研究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语言的结构、范畴、系统、层级等。语文学和历史语言学分工不同,前者的研究结果是后者研究的起点,两者互为依存, 
    其关系如下所示: 
    
    之后,张教授结合汉语实例,点评了目前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一,演化语言学三尺度说与历史语言学的关系问题。有学者把语言演化分为三个尺度:(1)宏观史(macrohistory): 语言起源(十万年前人类语言如何出现);(2)中观史(mesohistory):历时变化(谱系关系);(3)微观史(microhistory):共时变异(变化机制、方法、习得、社团、接触等)。张教授认为,历史语言学的目标是建立语言之间的谱系关系,其方法对研究语言的起源不具有可操作性。虽然我们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诸如地名、人名、考古遗迹等)可能反映了早期居民的语言痕迹,但这些材料是零星、凌乱的,缺乏系统、层级、结构、范畴等性质,无法据此还原当时的语言。因此,它们只具有人类学、考古学等价值。 
    第二,音系构拟的层次问题。张教授分析了汉语上古音系构拟、长短元音假设、《中原音韵》入声问题等案例,指出音系构拟要注意区分底层表征和表层表征,区分单字调层次和变调层次等,并结合汉语方言材料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  
    第三,诗歌押韵本质的问题。在利用诗经押韵材料研究汉语上古元音及韵母系统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押韵的本质是什么。张教授以《长征》、《汾河湾》、汉语儿化韵等材料为例,分析了汉语诗歌押韵的特点,并且同英语诗歌押韵进行了比较,从词汇音系学(Lexical Phonology)角度对人类诗文押韵本质进行了统一的解释。 
    第四,汉语上古音韵尾系统的问题。张教授分析了上古汉语阴入对转的性质,回顾了以往各家对于上古汉语塞音韵尾的假说,介绍了上古汉语与原始汉藏语阴声有无韵尾的争论、上古汉语与原始汉藏语入声韵尾清浊的争论,指出了先前所有假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假说,并给出了来自古藏文的佐证,对一些阴入对转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讲座最后,张教授探讨了新语法学派规则假说和词汇扩散假说的关系,指出这两个假说解释的是不同层面的音变。有些语音演变在开始阶段是形态范畴的音变,其所适用的解释模式是新语法学派的规则假说,但当这种形态音变发展到音系层面,音变会变得不规则,其所遵循的模式是词汇扩散。张教授以汉语的小称变音为例,说明了音变在不同地域的差异,解释了“音变规则的生命循环”(Rules’ Life Circle)。 
    整场讲座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引发了到场学者的热烈讨论,刘丹青所长、胡建华研究员、王志平研究员、杨萌萌博士及在场学生等就汉语上古音塞音韵尾的音值和演变条件、语源学和语言学的关系、语言的本质等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