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何时能为国捐躯”(2)

http://www.newdu.com 2018-09-18 辽宁日报 郭平 参加讨论

    死别:“请你当少生了我这一个吧”
    刘广远告诉记者:“‘青年援马团’留下的这些见闻,时间间隔不等,初期密集,后期日渐松散,字里行间流露的情绪也由初期的激情四射,到后期变得苦闷忧愁,反映出了当时爱国青年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下报国无门的心路历程。”
    《出征》的第一篇刊于1931年12月17日,实际上“青年援马团”早期在12月7日就已经出发了。
    不知道当年这篇文字能够刊载出来,经过什么样的复杂过程,文中记录了一个六口之家送别亲人的场景:“姊姊替我收拾行装。妈妈正在掩着面啜泣。弟弟却不去上学。爹爹呢,他也在欷歔慨叹。还有忠厚的姨娘,伊一面劝着妈妈不要伤心,一面仍用悲切温婉的语调叫我不要去。”
    作者随后写道:“呵!这个凄惨的环境,的确是凄惨了。但是,尽家中凄惨……国家有难,我们应该要尽点国民的义务。如果我们国民都不去救国,国亡了,我们便要做帝国主义者的奴隶了。”
    这名青年学生接着像是自言自语地记录下父亲的分析:“可是中日如今正在向国联谈判。双方都要遵守使形势不致严重的诺言,你看,中央政府尚不调动军队,恐被日人借口。你们去,岂不是破坏了政府的信用吗?
    况且,你们又没有武器。即使有,何尝配得上日本十一。这也不去说它,但是,总要有了后盾才能够前进的吧。
    再者,此去黑龙江关山遥远,你们到了北平。日军却早已派兵截着前路了,怎么去呢?就算去到,马将军也绝不给你们上前线的。况关外严寒,手指鼻头都会冻僵了的,你们在江南,果然不知厉害。”
    从父亲的一段话中,不难看出当时国民政府不仅对日不抵抗,还不断抛出有国联调停等烟幕弹来麻痹、消磨民众的抗日斗志。
    尽管如此,一家人也没有一个人主张对日放弃抵抗。
    文章末尾,我毅然决然地说:“妈,不要哭了。请你当少生了我这一个吧!”此话一出,家中老成的父亲“眼圈渐渐红了,妈妈竟大声哭着,姊姊弟弟和姨娘也泪如雨下”。
    简单几笔,为我们详细记录了87年前一幅悲壮的青年壮士出征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