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何时能为国捐躯”(3)

http://www.newdu.com 2018-09-18 辽宁日报 郭平 参加讨论

    遇阻:“恐激起沿途民众的爱国热浪”
    崔开远从文章记录的时间推算,12月17日“青年援马团”已经到了镇江,并休整了两天。
    《出征》对于“青年援马团”离开上海的经过记录得非常简单:“七日上午……上海义勇军百多人。一路送我们到真茹(地名)的车站”,然而当天,团员们并没有离开那里,具体原因文章中没有讲。
    记者查阅有关史料了解到,实际上当天“青年援马团”已经购票,准备乘车北上,然而铁路局奉蒋介石的命令拒绝团员登车,他们曾一度采取卧轨的办法以争取登车的权利,仍然未能成行,于是才改为步行北上。
    崔开远说:“即使文字当中没有具体讲国民党政府怎么样打击青年的抗日热情,《出征》中还是可以感觉到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对他们北上抗日的阻挠。”
    《出征》第三篇中有:“本来我们不必步行的,因为中央政府已谅解了我们。并蒙拨给头等车辆,供本团乘坐,但我们仅接受政府的好意与向政府致谢,却全体绝不乘坐所备车辆。”读起来有点儿别扭,语意隐晦。现在看来,当年的抗日青年不仅要去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还要得到不抵抗的国民政府的“谅解”。
    不过,步行北上居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抗日宣传效果。
    《出征》记述,在南翔,“车站有欢迎的市民代表”。在昆山市,“县党部及各界都派有代表在车站迎接,站上及路上挂着很大的白布横条,都是写着欢迎或赞颂我们的标语……土人们见了我们那具棺柩,莫不惊讶私语。有些明了我们歼日决心的老幼男女,见了这具可怖的东西,越觉悲不可抑,频频以手帕拭泪”;同样,在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社会各界人士都召开欢迎大会,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然而这种民众热烈支持抗日的情形到此戛然而止,到了当时的首都南京,“车忽然停着,接着来了一部机车,把我们所坐的一辆脱离了列车而向另一条轨道前去。不多时,旁靠了一个站台。站上不仅没有欢迎的人们,而且旅客也不见一个……”
    “不由我不有些怀疑。莫不是政府取缔我们吗?”作者写道,经过反复打听才明白:“京卫戍部遣送在京的各处请愿学生回校。深恐学生们借口欢迎我们而不肯回去,所以当局把我们来京的消息,完全不给外人知道,为了欲避人耳目,索性将我们的车辆也移到了这江边车站来”。
    崔开远说:“一群准备随时为国捐躯的青年人受到对日消极抵抗的国民政府如此对待,越读越让人感到痛心,也能更切身体会到生活在那个内忧外患深重时代的青年的苦闷,理解他们发出的‘何时能为国捐躯!’的慨叹。”
    她还注意到,《出征》似乎轻描淡写地介绍了他们由步行改为乘车的原因:“我们本来决意徒步往目的地的。此因路局诚恳的劝告,说是恐激起沿途民众的爱国热浪”,“恐激起沿途民众的爱国热浪”,仅12个字,就向后人诉说了当年中国青年所生活的那个严峻、艰险的年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