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当前青年作家生态分布状况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09-10 文艺报 纳杨聂梦 参加讨论

    近年来,青年作家备受关注,“70后”、“80后”作家正在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文学重任。特别是2017年各类书榜中,多位青年作家上榜,受到读者的追捧,引起阅读讨论。那么青年作家在当下文学阅读中到底影响多大?青年作家队伍情况如何?我们可以借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曲径通幽,考察青年作家的生态状况。
    青年作家生态分布情况
    考察青年作家生态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青年作家作品发表和受关注情况,可以反映出大环境是否有利于青年作家的涌现和发展;二是青年作家的分布状况,即生存状态,可以反映出什么人在写作,从而分析青年作家写作需要的土壤和面临的难题。本文从2017年文学发表、阅读等数据中抽取一些样本,分析这些样本,希望能够以量化的方式对上述两个指标的情况进行大致的描述。
    (一)取样方式说明
    抽取的样本分为两大类,文学期刊发表数据和2017年书榜数据。当前文学期刊仍为文学作品发表的主要渠道,尤其是中短篇作品。要考察青年作家的作品发表情况,可以以文学期刊的发表数量比例作参考。综合考量影响力和发行量后,选取《人民文学》和《收获》两个重要文学期刊为样本。
    书榜是青年作者和作品获得文学评论界以及社会和读者认可度的一个重要参考。综合考量各书榜的读者面、影响力、文学性等因素后,选取《收获》文学排行榜专家榜、读者人气榜、中国小说学会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国散文学会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等4个传统文学榜单,以及新浪好书榜、豆瓣评分榜、“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文学类、《北京青年报》青年阅读年度好书、《南方都市报》年度好书、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好书、开卷年度最畅销图书等7种媒体书榜为样本,可以多角度考察不同读者群体对青年作家作品的选择。
    媒体书榜中,新浪好书榜是在大众阅读中影响比较大的人文作品榜单,豆瓣阅读则是青年作者和读者较活跃的一个网络阵地。这两个榜单的阅读面都比较大,榜单内容不仅限于文学,还可选取其中与文学有关的部分。从评选方式来看,都注重专业性和阅读量,新浪书榜更偏重专家意见,豆瓣书榜则主要看评分,而打分的人有专业读者也有普通读者。
    近年来报刊纷纷开始发布年度排行榜,《南方都市报》和《北京青年报》作为一南一北两个在青年读者中比较受欢迎的报纸,他们的榜单可以代表传统媒体的声音,作为前面4个传统书榜的补充。
    单向街书店榜单是民营书店榜单的代表,在读者圈里有一定影响。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是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面向大众阅读的引导性榜单,经专家评选和读者投票两个环节产生,导向性和大众性是其最主要特点。
    开卷书榜是完全由销售数据得出的榜单,开卷数据已成为出版业界衡量图书零售业绩的第三方权威数据。图书的零售量一定程度上也是读者接受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具体方法是,收集上述样本2017年的数据,统计其中45岁以下作者,即1973年以后出生的作者的作品数量以及这些作者的基本情况。这些青年作者都是经过大量筛选,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作家,分析他们的生态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青年写作者中比较突出的那部分作家的状态。
    (二)数据统计及简单介绍
    1、文学期刊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文学》全年刊发长篇小说3部,其中青年作家作品0部;中篇小说31篇,青年作家作品12篇,占38.71%,短篇小说44篇,青年作家作品23篇,占52.27%;诗歌85篇,青年作家作品16篇,占18.82%(此数据为估算,可能有遗漏);散文95篇,青年作家作品43篇,占45.26%;报告文学10篇,青年作家作品0篇;童话4篇,青年作家作品2篇,占50%;其他门类3篇,青年作家作品0篇。合计全年共发表作品275篇(部),青年作家作品为96篇(部),占34.91%。
    《收获》全年刊发长篇小说15部,其中青年作家作品2部,占13.33%;中篇小说14篇,青年作家作品2篇,占14.29%,短篇小说15篇,青年作家作品7篇,占46.67%;散文20篇,青年作家作品0篇;评论2篇,青年作家作品1篇,占50%。合计全年共发表作品66篇(部),青年作家作品为12篇(部),占18.18%。
    总体上,《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的青年作者的作品比重为三分之一强,《收获》杂志的仅为五分之一不到。体裁上《人民文学》主要为中短篇小说和散文,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则没有青年作者的作品。《收获》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较少,散文作品没有,短篇小说和评论作品较多。
    2、书榜数据
    (1)传统书榜
    2017年《收获》排行榜专家榜长篇小说上榜10部,其中青年作家作品4部,占40%;长篇非虚构上榜10部,青年作家作品3部,占30%;中篇小说10篇,青年作家作品5篇,占50%;短篇小说10篇,青年作家作品3篇,占30%。合计上榜40篇(部),青年作家作品为15篇(部),占37.5%。
    2017年《收获》排行榜读者人气榜长篇小说上榜6部,其中青年作家作品3部,占50%;中篇小说6篇,青年作家作品1篇,占16.67%;短篇小说6篇,青年作家作品1篇,占16.67%,非虚构6篇,上榜2篇,占33.33%。合计上榜24篇(部),青年作家作品为7篇(部),占29.17%。
    中国小说学会2017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上榜5部,其中青年作家作品2部,占40%;中篇小说10篇,青年作家作品3篇,占30%;短篇小说10篇,青年作家作品0篇。总计上榜25篇(部),青年作家作品为5篇(部),占20%。
    2017年中国散文排行榜上榜作品43篇,其中青年作家作品5篇,占11.63%。
    总体上,《收获》专家榜和读者榜中,青年作者的作品数量都占30%左右,专家榜略高。而小说学会的排行榜中,青年作者的作品为20%,散文排行榜中的占比更低,仅为11.63%。体裁方面,《收获》专家榜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的占比较接近,读者榜则各体裁区别明显,长篇小说较多,中、短篇小说和非虚构作品较少。小说排行榜中,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占比接近,短篇小说为0。
    (2)媒体书榜
    新浪好书榜2017年1-11月上榜作品110部,青年作家作品25部,占22.73%;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好书上榜作品10部,青年作家作品3部,占30%。
    豆瓣2017高分图书总榜上榜作品10部,青年作家作品1部,占10%,其中中国文学上榜作品2部,青年作家作品1部,占50%;豆瓣2017最受关注图书总榜上榜作品10部,其中中国文学上榜作品1部,青年作家作品0部;豆瓣2017中国文学(小说类)上榜作品10部,青年作家作品6部,占60%;豆瓣2017中国文学(非小说类)上榜作品10部,青年作家作品5部,占50%。
    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文学类总榜上榜作品15部,其中中国文学上榜作品13部,青年作家作品1部,占总数的6.67%。占中国文学类作品的7.69%。
    《南方都市报》2017年度好书上榜作品10部,青年作家作品2部,占20%。
    《北京青年报》2017青阅读年度好书总榜上榜作品15部,其中中国文学上榜作品4部,青年作家作品1部,占总数的6.67%,占中国文学作品的25%。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17年度好书总榜上榜作品15部,其中中国文学上榜作品8部,青年作家作品5部,占总数的33.33%,占中国文学作品的62.5%。
    开卷2017年度最畅销虚构书总榜上榜作品10部,其中中国文学类上榜作品5部,青年作家作品0部;开卷2017年度最畅销非虚构书总榜上榜作品10部,其中中国文学上榜作品8部,青年作家作品4部,占总数的40%,占中国文学作品的50%。
    总体来看,在各榜单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青年作家的作品数量占比差别较大。新浪书榜月榜占比22.73%,比年度榜占比低了近8个百分点。豆瓣书榜中,中国文学两个榜单和高分图书中国文学部分的占比均约为一半,而最受关注图书中没有青年作者的作品。两个报刊书榜中的占比均为20%多,与新浪书榜月榜接近。单向街书店的书榜中青年作者的作品较多,占62.5%,“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文学类榜单中青年作者作品数仅占7.69%。开卷书榜中,最畅销虚构类作品一个青年作者的作品都没有,非虚构类作品则占了一半。
    数据分析及反映出的问题
    (一)青年作家作品发表和受关注情况
    从数量方面来看,两个文学期刊发表的青年作者的作品数量平均占比为25.55%。书榜的平均占比为33.98%。其中传统书榜的平均占比为24.58%,媒体书榜的平均占比为37.74%。书榜的青年作者作品数量比文学期刊发表的数量高出约8个百分点,而媒体书榜的青年作者作品数量又比传统书榜的高出约13个百分点。是否说明,传统文学界对青年作者的关注度不如大众阅读对青年作者的作品的青睐?
    从涉及的作家来看,期刊和书榜中重叠不多,可以说,在传统文学界与大众阅读都获得认可,“叫好又叫座”的青年作者不多。上述所有数据中涉及的作家共94人,重叠的作家有20人,占21.28%。期刊、传统书榜和媒体书榜“三栖”作者仅4人:任晓雯、石一枫、张悦然和孙频。“两栖作者”16人,其中“期刊+传统书榜”的有6人:计文君、哲贵、张楚、马笑泉、周嘉宁和董夏青青;“期刊+媒体书榜”的有2人:李修文和双雪涛;“传统书榜+媒体书榜”的有8人:梁鸿、鲁敏、袁凌、黄灯、李宏伟、卫毅、沈书枝、云也退。在同时登上传统书榜和媒体书榜的作家中,除孙频、张悦然各有2部作品上榜外,其他上榜作者都是因同一部作品上榜。文学期刊的作者和传统书榜的相同作者明显多于和媒体书榜的相同作者,而两类书榜之间的相同作者又远高于文学期刊和书榜的相同作者。这是否说明传统文学期刊的编辑的选择与读者阅读,包括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的选择很不一样?也可以看出传统文学期刊在大力扶持青年写作者,但青年写作者要想获得更多的认可,还需要更多的积累。
    从书榜上榜作品来看,共涉及55部作品,其中同时上传统书榜和媒体书榜的有9部,占16.36%,重合度比较低。说明传统文学界和大众媒体在选择文学作品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文学评论家和大众阅读的选择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此外,各书榜之间的重合度比较大。除前面跨书榜的9部作品外,还有13部作品分别在两个及以上传统书榜或媒体书榜上出现,合起来共有22部作品跨榜单,占40%。其中18部作品跨两个榜单,3部作品跨3个榜单,双雪涛的小说集《飞行家》登上新浪、豆瓣、《南方都市报》和《北京青年报》4个榜单。这反映出各类书榜有一定的趋同性。比如,新浪好书榜25部作品中,有14部作品也出现在其他书榜中,剩下的11部作品中有4位作家也出现在其他书榜中,只是作品不同。豆瓣中国文学小说类6部作品中有5部也出现在其他书榜中,剩下的一部的作者也以其他作品出现在其他书榜。而非小说类5部作品中也有4部出现在其他书榜中。《收获》专家榜4部长篇小说和3部非虚构作品全都出现在其他书榜中。只有中国散文排行榜、“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文学类和开卷非虚构图书3个书榜没有与其他书榜重叠。
    (二)青年作家的分布状况
    上述期刊和书榜数据中涉及的可以查到公开信息的青年作者94人,分析他们的职业分布、年龄分布等,可以对青年作家的生态状况提供一个参考。
    1、年龄分布情况
    70年代出生的44人,占46.81%;80年代出生的32人,占34.04%;90年代出生的18人,占19.15%。
    “70后”仍是主力,“90后”开始崭露头角。
    2、职业分布情况
    有工作单位的46人,占48.94%。其中,作协系统工作人员7人,作协专业作家1人,公务员3人,事业单位2人,公安局1人,解放军3人,电影制片厂1人,学校任教8人,各类报刊、出版社编辑20人。
    无工作单位或自主创业的42人,占44.68%,其中媒体人8人,自媒体人2人,自由撰稿人32人。自由撰稿人中有7人是省作协签约作家。另外还有在读学生6人,占6.38%。
    可以看出目前青年作家的职业变化很大,有工作单位的和没有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只相差4人。有工作单位的作家中,在报刊、出版社当编辑的占了近一半,其次是在学校任教和在作协系统工作的人。在没有工作单位的42人中,身份职业也不尽相同,其中8位媒体人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单位但所从事职业为出版策划、记者、专栏作者、网络编辑等媒体相关行业的人,他们一般都有固定收入,写作收入只是其收入的一部分。两位自媒体人则是有固定的且有一定知名度的自媒体账号的人。而32位自由撰稿人身份更加多样,除7人是省作协签约作家外,其余25人有的是农民,有的是留学归国青年,有的是创业者,有的是画家,有的做翻译工作,有的做主持人,有的是影视编剧。也有全职写作者,写作收入可能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3、体裁特点
    诗歌、小说和非虚构写作都有大批青年作者的加入,也都出现了品质上乘的作品。在各类书榜中,非小说类作品和小说类作品都受关注,多个榜单专门有非虚构类别,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读者对小说和非小说类作品的接受度几乎持平,已形成了各自的阅读群体。比如新浪好书榜25部青年作家的作品中,散文随笔和非虚构作品上榜10部。而15部小说中,长篇小说9部,小说集6部,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数量接近,不再是长篇小说一家独大的局面。
    由本次数据分析可以反映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文学边界的变化与青年作家写作的相互影响。
    与5年前上届青创会时相比,现在青年作家写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的变化应该是文学边界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的类型、流派。
    一方面文体创新写作越来越受欢迎。除了我们熟悉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外,出现了大量的思想随笔、跨文体作品、游记等新鲜的文本。2017年亚马逊年度阅读盛典评选出的10位新锐作家的作品中,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没有小说、诗歌,而是通过知乎、精进等付费阅读平台或在社交平台发表后,拥有一批忠诚的读者,才结集出版的图书,且同时出版纸书和电子书两种介质,比如王晓磊《六神磊磊读唐诗》、二混子《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王小圈《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等。这类型的作品都有着明显的个性标签,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历史、对现实非常个人化的思考,大多活泼而有趣,就像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样,拥有粉丝读者的追读。
    2017年新浪好书榜中也出现了熊培云的《慈悲与玫瑰》、卫毅的非虚构作品集《寻找桃花源》、袁凌的非虚构作品集《青苔不会消失》等与传统意义上的散文很不一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构建在作者的行走阅历、阅读和思考之上,忠实于作者的个人感受,把作者的情感投射到所书写的对象上,与他们同呼吸、共起伏,从而能够带领读者走进书写对象的生活,乃至生命,大大增加了读者的获得感,因此非常受读者欢迎。
    另一方面,这种泛文学阅读的变化也在悄悄影响着作家的写作。这在“90后”写作者中表现得很明显。这一群爱好写作的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有着天生的互联网思维,因此他们的作品也较容易吸引志趣相投的同伴们阅读、分享、讨论,进而影响他们的写作,互动性较强。比如一些文化杂志、时尚杂志、行业杂志聚集了一批非常年轻的写作者,形成了一个阅读写作圈。
    文学边界的扩大,不仅对青年写作产生影响,也在改变着所有爱好文学的读者的阅读兴趣。青年写作已经如火如荼,在网络上、博客上、公众号上大量传阅、转发。先不论其观点是否准确,意义是否深刻,其巨大的阅读量所产生的影响就足应引起文学界的重视。
    培养和扶持青年作家面临更大挑战。
    近年来,青年作家队伍可以说新人辈出。比如,网上有很多“90后”作家的推荐名单,很多人不在期刊视野中,也不在文学批评视野中,但作品阅读量、传播力惊人。只是这些青年作者写作的可持续性不强,分流现象大量存在。有的作者可能因一部作品阅读量超过20万而备受关注,但再没有其他作品跟上。这一现象在散文或类型写作中较为突出。
    青年作家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生存压力,二是写作压力。生存压力可能更胜一筹。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似乎给了写作者另一条出路。很多写作者没有固定工作,可以自由写作。但从影响力方面来看,真正能写出叫好又叫座的文学作品的写作者,还是那些与传统文学联系紧密的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因此,发现和扶持那些有志于文学理想的青年写作者,为他们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也许是当下培养青年作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对青年作家的关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作协的优势在于联系作家。应该采取更多有效的手段,发现优秀的青年作者,培养他们,为他们创造更多学习的机会,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从队伍建设的角度看,青年写作群体的来源越来越广泛,作家的身份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的、体制内的青年作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大量的青年作家正在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各行各业走到文学写作的道路中来。他们有的从事科学研究,有的做金融保险,有的是画家、摄影师,还有许多体制外的作家和自由职业者。总而言之,青年作家的来源和身份正在以不可估量的速度扩充、丰富着。他们走上文坛的方式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不少作家是先在网络平台上初试身手、聚集人气,而后才走进传统文学视域并为更多读者和评论家所关注。这些都为文学带来了新的经验,极大地影响着未来写作的面貌。
    随着青年作家队伍不断扩大成长,以及文学生产方式的日趋多样,我们在发现新人、团结新人方面往往容易陷入被动、滞后的状态,缺乏更加有效的机制去认知和了解。从作协的角度来说,我们急需对这样一种新的有效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比如成立一个跨部门的青年文学人才发现的联席会议、设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等等,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人的工作,同时更加及时敏锐地发现新人,加强对文学新人的培养和引导。
    当文学越来越成为一项职业,那么职业道德教育也就成为培养青年作家的重要内容。对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的培训是作协一直在做的工作,并且正在不断加强。但培训的内容除了文学素养的提升,还应该包括国情、国际关系、科技发展等内容,还应形成职业规范,提高作家们的自律自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