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语词序选择是否反映“自然焦点居末”策略? 主张汉语句子末尾是“自然焦点”位置的学者还有另外一种常见的论证思路,他们力图证实,在不违背句法限制的情况下,汉语句子总是尽可能地把负载新信息的成分(即“信息焦点”)放在句子末尾,换言之,汉语能够利用句尾位置来标示(或曰体现)句子焦点(LaPolla,1995;张伯江、方梅,1995:73;刘丹青,1995;徐烈炯、刘丹青,1998:95-96;徐烈炯,2002;周韧,2006)。若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把句子末尾定义为“自然焦点”的位置当然也就无可厚非了。但我们认为,以上观点同样缺少充分的证据支持。 前人对于相关问题的论证以徐烈炯(2002)最为系统和全面,该文指出:汉语中动词和宾语之间、动词和时间/地点成分之间、宾语和动量/时段成分之间、主语和动词之间,词序安排都存在一定的灵活性,而具体选取何种词序正取决于“信息焦点置于句末”的原则。下面我们对徐文中的核心论据进行逐一分析。 4.1 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词序选择 (5)(你刚才喝了什么?) a.我喝了咖啡。 我咖啡喝了。 (6)(你怎么处理那些咖啡的?) 我喝了咖啡。b.我把咖啡喝了。 徐文认为,回答问题(5),用(5a)比(5b)合适,因为“咖啡”是新信息,放在句末这一常规的焦点位置最合适。回答问题(6),(6b)比(6a)合适,因为此时“喝了”是新信息,放在句末常规焦点位置最合适。 但在我们看来,(5b)之所以不适合用来回答问题(5),主要是因为(5b)把新信息“咖啡”放在了次话题的位置上。而将一个成分放在次话题位置通常都意味着这个成分属于旧信息,所以问句和答句之间发生了“问答一致性”上的冲突(问句决定了“咖啡”是新信息,而答句却把“咖啡”处理成了旧信息)。这种冲突只能说明新信息通常不宜处于次话题位置,却并不能说明新信息必须尽量放在句末位置,可比较: (7)问:你刚才把什么喝了?答:我把咖啡喝了。 例(7)答句中,新信息“咖啡”由介词“把”引导,放置在非句末的位置也很自然。另外,诚如徐文所言,(6b)确实比(6a)更适合回答(6)这样的提问,但问题在于,(6a)之所以不适合用来回答(6),也不是因为新信息“喝了”没有处于句末位置,而是因为“我喝了咖啡”本身并不能表达“处置”意义,(24)所以它对于(6)来说属于“答非所问”。实际上,回答(6)完全可以采用新信息居前的答句形式,如(8)所示: (8)问:你怎么处理那些咖啡的? 答:我喝掉了那些咖啡。 4.2 动词和时间/地点成分之间的词序选择 (9)(有什么新闻?) a.台湾发生了地震。 地震发生在台湾。 (10)(在台湾什么地方?) a.地震发生在台中。 台中发生了地震。 徐文认为,回答问题(9),用(9a)比(9b)合适,因为“地震”是新信息,放在句末这一焦点位置最合适。然而,(11)所表达的事件意义跟(9a)相同,“一场地震”处于句首位置(25),但该句同样也能回答(9)这类问句。 (11)问:有什么新闻? 答:一场地震袭击了台湾。 实际上,(9a)和(9b)在信息结构方面的真正差异在于:(9a)是典型的存现句,属于一种整句皆为新信息的“新闻句”,因此更准确地说,(9a)中并非只有“地震”是新信息,而是整个句子“台湾发生了地震”皆为新信息,所以用它来回答(9)正好合适;而(9b)并不是真正的存现句,而是一个典型的话题句,其中的“地震”位于句首的主语位置(同时也是话题位置),只能作定指解读,表达的是旧信息,这明显与问句(9)要求答句整句皆为新信息的要求不符,所以(9b)不宜用来回答(9);同理可以解释(10b)不适合回答(10)的原因:(10b)和(9a)一样是典型的存现句,整句皆为新信息,因此不宜用来回答(10)这样的针对“处所”提问的特指问句。总而言之,(9b)(10b)之所以不适合用来回答(9)和(10),虽然确与句子的信息结构有关,但并不是因为没有将新信息置于句尾位置。还可以比较以下动词和地点成分能够换位的例子: (12)(台风昨晚在哪里登陆?) a.台风昨晚于福建省漳州市登陆。b.台风昨晚登陆于福建省漳州市。 例(12)a、b中的信息焦点都是地点成分“福建省漳州市”,但放在句中或句末都没问题,这说明即便动词和地点成分之间的词序存在一定灵活性,它们之间的位置安排也不一定遵循所谓的“信息焦点置于句末”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