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巨著历劫,奇书重光《肇域志》点校整理本出版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顾炎武之《肇域志》可称中华书林之一大奇书。顾氏学问博大,世人言其代表作品,咸推《音学五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至于《肇域志》,可谓皆闻其名而莫能述其详。亭林先生遭遇明清嬗代之际,天下一大变局,既有亡国之痛,“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之慨,又深衔明末谈玄弄虚、帖括清言而误国之风气,遂力倡健实学风,经世致用,企图以学术影响政体。王国维曰:“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国初之学创于亭林”,盛赞其“大”。赵俪生先生则认为顾炎武所治乃综合性学问,又能大胆拥抱现实政治,相对乾嘉学派,形而上之局限较小,故言其“大”,允称的论。试想以一人之力,发愿编纂全国性地理总志,是何等的大魄力。于相对单纯的历史地理沿革考述中贯穿“天下利病,生民疾苦”之主线,并探究治国平天下之真谛,又是何等博大的人文胸怀。顾氏孜孜于此道二十余年,颠沛流离,?口四方,仍不悔其志,不改其乐。虽说未能如徐霞客足迹遍及十四行省,但亦能于流寓北方之际,尽其所能,实地体察,其与“琐琐于典籍文字之间,而不稽于道里徒步之下”者不可同日而语。所称“必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必有经世安民之识,而后可以考古论今”,即是其知行结合之真知实感。至于撰述过程,按其自序云:“此书自崇祯己卯起,先取《一统志》,后取《二十一史》,参互书之,凡阅志书一千余部。”与其所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相同,历览者尚及“一代名公文集及奏章文册之类”,故《肇域志》一书蕴含历史资料信息量极大。明末迄今已三百五十余年,沧海桑田,天灾人祸,亭林先生所见之书今已佚失者不为少数,赖其?录而精华尚存,此实学界之幸事。例如陕西部分所征嘉靖《商略》、《陕西行都司志》、《巩郡记》,兰州、靖?卫及清水、西和、成县征引的明志;云南部分所引洪武《云南志》、万历《云南通志》及明《临安府志》、《建水州志》、《永昌府志》、《腾越州志》等,或已失传,或为残存本所无。南直隶、河南部分所取金坛、溧水、泰州、芜湖、泰宁、嵩县等明志,或已佚失,或仅存晚出者。又如高邮州下辑录刘健《新开康济河记》全文、泗州下辑录祖陵祀典、祀祭署全文,皆为嘉靖《维扬志》,康熙、乾隆《泗州志》所无。至于广泛记录各地自然资源、民风习俗、农田水利、赋役漕运、商业贸易、兵防交通乃至九边卫所镇堡、浙闽岛屿水寨、山东运河附近泉眼分布、徽州地区兴衰变迁、朝邑县境黄河流变患害及嘉靖时大地震等等情况,更为明代社会史、地方史研究提供了详备资料。由于亭林先生见解高超,凡所辑录,皆有断制(书中大量的眉批、夹注、旁注中可窥一斑),故《肇域志》一书不仅如梁启超所云:“实为大规模地研究地理之嚆矢”,更是顾氏经世致用思想之实践,乃全方位研究其所处的近现代社会史的“实录”。称《肇域志》为“奇书”,盖为前所未有,此其一也。 
    《肇域志》书稿初成于康熙元年(1662年),时顾氏已过“知天命”之年。虽然在十二年后供职山东通志局时,利用该局“郡邑之书颇备”,得以将《肇域志》之山东部分厘正成体例统一、考辨精详之《山东肇域记》,但毕竟已年过花甲,无力对《肇域志》全书修订杀青,“叹精力之已衰,惧韦编之莫就”,只能寄望于“后之人有同志者读而传之”。康熙二十一年,亭林先生在曲沃谢世,所有存稿被携至北京,由其甥徐乾学、徐元文保管。据说,此时已有部分散失。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距顾氏之逝已逾百年,于《肇域志》而言,不仅薪尽未有火传??继起厘订或刊刻流布者阙乏,甚至连稿本为德清许庆宗所得时,亦已非完璧,所缺失者为京师北直隶、江西、四川、广西四部分,终成千古学案之憾。而?余十一部分,历时二百余年,辗转多人之手。道咸同光以至民国,国势日下,内忧外患,与康乾盛世相较,不啻天壤之别。然而终以多方有识之士宝爱先贤遗墨,或觅购珍藏,或相与转抄,致使这部巨作所存十一部分总体未再有佚失,以相对完整之原貌流传至今。此又不可不谓其奇之二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