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哈佛课程里的中国女诗人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临近“三八”节,在美国,与妇女有关的重要新闻,并非是庆祝活动,却仍然是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对女性科技能力的评论(参见拙作《哈佛校长惹了女权主义者》,东方早报2005年1月27日刊出)。
    萨默斯上个星期二(2月22日)又逃过一劫。在全体教授会议上,他态度诚恳地作了检讨,不但为自己的“失言”再次道歉,并且承认自己作风粗暴,对哈佛那些心比天高的教授不够尊重(笔者的理解是在对方期望好话的时候,他居然讲了真话)。萨默斯保证,今后一定要作出更大更多更广的努力来招募女性教授。反对他的教授们情绪也有所缓和,同意这一次暂不进行不信任投票---但是这根“棍子”仍然高举手中,以观后效---到下次教授会议再说。
    有人可能要误会,以为在萨默斯领导下,哈佛校园内女性地位不高。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哈佛是政治“正确”的大本营,至多只是女权主义某些论断偶尔遭到质疑而已,哪里会有女性地位问题。萨默斯从四年前上任以来,已经提名了三位女性副校长和两位女性学院院长。经此风波,可以相信,他以后还会提名更多的女性高层管理。
    值得在“三八”节前一提的是,中国女性在哈佛的地位特别高。哈佛有一套“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文学艺术、科学、历史、外国文化、社会分析等11个领域内至少挑选7个领域,各修一门课。文艺课程分三类:A.文学;B.艺术;C.文学艺术史。三类中各有一门中国文化课。C类那门课叫“中国文人”,通过绘画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人生。B类的叫“中国想像空间”,所谓“想像空间”,其实是指真实空间里没有的形象,仙佛神鬼是也。最有意思的还是A类的文学课,“帝制中国的女作家”,由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伊维德(Wilt L. Idema)亲自教授。笔者虽是中国人,但是,你要我说,对一个念经济的学生(经济系是哈佛最大的系),只修一门文学艺术课满足学分要求的,这门中国古典女诗人课对他比简·奥斯汀或弗吉尼亚·吴尔芙的小说更有用,敝人还真讲不出口。
    甚至对那些毕业后去中国做生意的,这门课也未必有帮助。假设国内顶尖新闻系出身的某记者采访这样一位美国人。为求好感,他先卖弄自己的中国文史知识跟这位学过中国文化课的老美套近乎。老美想,当年教授说唐朝是中国最辉煌的朝代,我先谈谈唐朝女诗人鱼玄机吧。老中皱皱眉头:谁是鱼玄机?老中倒是知道蔡文姬,还记得她的姓名叫“蔡淡”。但是老美按拼音念Cai Yan(蔡琰),老中就对不上号了:谁是蔡演?老美思忖,汉唐太远,谈比较近的吧,他说起了吴藻。老中更糊涂了: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女人。
    读者可能也没有听说过吴藻,介绍一下:吴藻(1799~1862),杭州人氏,生于巨贾之家,嫁于俗富之子,衣食不愁但情愫难酬,有《花帘词》和《香南雪北词》两部词集传世。她与同期女诗人不同的是写过一出折子戏《乔影》,该剧曾在上海演出。这是吴藻入选哈佛课程的原因。
    老美修了这门课,虽然曾听教授说过,吴藻引用了屈原和李白的典故,却不知道在中国人里,屈、李的名声,比吴藻大到不可比拟,结果他和中国人还是谈不起来。
    分手时,记者觉得很奇怪:这哈佛教的是什么中国文学课?老美也感到很窝囊:母校那些左派教授,整天女权主义长、后殖民主义短的,要消除“我们”与“他者”的鸿沟,认真学习了他们教育改革后的新玩艺,怎么并不能帮助我跨越这条界线?
    他或许忘记了,那门课的副标题是(女性作家)“如何自女性声音中逃离”。这个看上去点奇怪的问题,是指中国男诗人早已发展出了一种伪女性声音,最明显的是将君臣比作主妾,比如《离骚》的“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其实是指奸臣在楚王面前中伤自己。女人要展露两弯真蛾眉,先得抹去这类男性僭言的影响。教授研究的是“逃离”,而不是“融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