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篇评点天下大势,用了八个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回头看中国当下文学现场,却也是有些“村久必城、城久必村”的意思了。从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开始,现代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便迅速形成了自己的谱系,其血脉或隐或显延续至今。即便盘点期间受困外力干扰、文学步履维艰的岁月,那些今日还能被记住和提起的作品中,农村题材也还是占据大头。事情在新世纪以来一度有所变化,随着深谙乡土生活的一批经典作家年岁渐长、更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提速,“终结”之声渐闻于耳:在乡村这座被采挖殆尽的煤矿里,我们似乎已很难再找到供养文学之火的新鲜燃料;人们开始热切地期待新的题材经验、新的情感结构、新的人物关系构成、甚至不同以往的文字呼吸节奏。在这种背景下,近几年乡村主题在文学中忽然强势回归,就更显得引人注目。梁鸿、黄灯都有引发热议之作,贾平凹、阎连科这类擅长农村题材的作家依然高产,格非、付秀莹等人的新作还触发了“新乡土写作”的话题热点。现在,我手上捧着的这本新书同样是乡村记忆的果实——刘汀的散文集《老家》。 刘汀在《老家》中所书写的,依然是身边那些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也许一切优秀的乡土书写者都无法完全挣脱费孝通在《乡土社会》里所描述的那种“差序格局”:个体站在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正中心,依据远近亲疏,一层层向外推展开自己的观察。父亲、舅爷、三叔四叔,节庆、耕种、乡俗奇谈……刘汀所写的这些,看似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其实最是难写。因为如今随处可见的关乎乡村的文字(文学的或非文学的),大多不外乎此类,而我们早已见识过那种廉价而滥情的“乡土浪漫主义”对乡土美学价值的强大破坏力。我的微信圈里有一位兄台也是农村出身,在一种纠结着极度自傲与极度自卑的心态下,他每天都会发表大量攻击都市文明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偏激文字,并且在痛斥现代文明的同时一再深情讴歌他的老家:啊,田垄牛栏多么美!啊,农民多么幸福朴实!他最喜欢歌颂的是他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农民,但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集中体现了乡下人的优秀品质,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唉,好吧,我愿意以我的善良相信你说的一切,但这样空洞而浮于概念的文字绝无真正打动我的可能——我从《动物世界》里那只积极屯粮的花栗鼠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很多,至少我看到了它收集橡果的艰辛过程;但除了那些建基于血缘亲疏的空泛赞美,我这位急切的兄台并没有把自己母亲的形象充分建立起来,至于血缘之亲,对于除写作主体之外的所有人来说又都是无效的论据。刘汀的《老家》之所以能令并无乡村记忆的我心中震颤,正是由于他在至情与冷静间找到了极好的平衡点。刘汀的文字细腻、深沉、力道暗藏,其观察视域固然是“差序格局”式的,但他的文字野心却远大于此。在《老家》中我们不会看到丝毫的“滥情”,而是会看到浩大的“漫情”:那些对故乡人与事的生动描述,源自于独一无二的个体记忆,却最终漫出了一己悲欢的井口,在广阔的平原上铺展成对乡土世界整体生存困境的折射及关切。或者说得更直接一点,《老家》中不仅仅有血肉黏连的个人回忆,更具有一种普适性的命运感;刘汀那偏居内蒙古东北部的实体的老家,由此成为了这片广袤国土上千千万万垂老衰败着的象征的“老家”。这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与“老干部抒情回忆录”间的本质性区别。 刘汀在《老家》中写出的这种命运感,有时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例如古老的乡村社群、艰难的农人生活、祖辈父辈在命运轮回中的苦涩艰辛、以及终于逃离了故土的年轻一代在小城镇街头染发纹身打群架的身影。但更多时候,这种物质生活层面的困苦在回望反观的特殊语境里,会连接上情感世界里巨大的反差、醒悟乃至悲悯,它必将在作者与读者的内心激起巨大的波澜。刘汀的笔触苍凉,但这苍凉中透着温暖;或者可以反过来说,刘汀的情意温暖,但这温暖里也带着苍凉。老人们一生的隐忍苦闷,其中滋味只有多年后才真正读懂;儿时记忆中充满温情的所在,如今在成人与世俗的坐标中看来,竟是这般地充溢苦涩。这之中本身便蕴藏有巨大的文字冲动,且最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鲁迅笔下的故乡如此,近日来经李健改编翻唱、刷爆朋友圈的那首《父亲写的散文诗》也是同样道理:“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闹着要吃饼干/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 “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如此艰难”。歌词中的愿景,其实也是刘汀笔下父辈人的心声。“老家又一代人的生命在被那儿的水土滋养之后,又被那儿的水土侵蚀”,而在放弃抗争与接受命运之后,所有的盼望都落在了下一代人——也就是刘汀及其同辈人——的身上:走出去,离开这里。时间在此出现了断裂:现代社会的工具器物和思维方式进入乡村,也带来了另一种遥遥的希望;一代代延传至今、与自然时令同构的生命逻辑悄然崩解,父亲和他的同辈们成为了这古老乡村的“最后的人”。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乡村——这种挽歌般的情调、这种曲终人散前的最后的相逢,或许也正是今日乡土写作重兴的关键所在。而刘汀笔下的父辈,也常令我想到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的话:“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问题在于,那些离弃了老家的子孙,他们去到的真的是所谓“宽阔光明的地方”吗?生存本身便是充满悲剧性的,这一点并不因群山荒野或大厦霓虹的背景而有丝毫改变。恰如刘汀对伶仃一生、到死都是光棍的舅爷的总结:“我今天写他,试图重塑他时,仍感到莫名的悲痛,悲痛于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六十几亿人的星球上。何况,我越来越感到,他所面对的那些孤独,那些空落落,多多少少也是我们终将要面对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