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由科举进入文学——评高津孝《科举与诗艺——宋代文学与士人社会》(3)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博览群书 卞东波 参加讨论
    再如,近年来史学界兴起的后现代史学思潮,直接挑战了传统史学中真实性的存在,“所有的历史都是诠释的,而且从来不是名副其实的真实。”(詹京斯《后现代历史学》第41页,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历史为历史学家本身的一种杜撰或虚构物,一种对过去的描述而非反映,一种冒充成真实生活情况的构思行为”(萨姆尔〔R.Samuel〕语,见《后现代历史学》第62页)。也就是说,在后现代史学看来,“一切史学即文学”。《科举与诗艺》最后一篇论文《中国的历史与故事的距离》就是利用后现代史学观念反思中国历史与小说的关系的,作者指出中国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评话以及明清章回小说与西方的“小说”观念并不一致,但中国的小说史著作通常是从解释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开始的,“这是由于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缺欠意识,在这种意识下,他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第203页)。此论可谓一针见血,发人深省。作者从明代大量出现的关于《史记》的评点中敏锐地观察到,这些评点都是把《史记》当作文学作品来评点的;而以《史记》为代表的私家史学其特征是“展示”,而不同于唐以后官修史书的特点是“引用”,“展示”比“引用”更具有丰富的文学性。中国文学史把《史记》这部历史著作当作文学作品的现象正是与后现代史学接榫处。总之,我认为作者援引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来研究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解释空间,值得中国学者借鉴。 
    读罢此书以后,发现一些问题,提出来以稍尽“批评家之责任”,并作为一个中国读者的回应。《宋元评点考》一文在考述到元代刘辰翁的诗歌评点时,似乎漏掉一部由他所编并有评点的诗歌选本《古今诗统》。《古今诗统》乃刘辰翁所选的一部唐宋诗歌合集,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三十一著录:“刘会孟《古今诗统》六卷。”原书已佚,赖《永乐大典》存其佚诗多首。其中两首还附评点,如评陈杰《东湖晚步》“城里北风连夜号,平湖卷绿上枯壕。不知江水长多少,樯尾过城三丈高”。云:“如画”。评己作《里门高》“里门高,里门坏,百年风雨何足怪。但怜谁受沐猴烹,子孙不见乌江败。人人知笑不知戒,春草茫茫雉争界”。云:“类有所指”。言简意赅,颇能点中妙处。《古今诗统》的评点可以补充高津孝先生关于宋元评点的考证。另外还有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可以修正书中的一些观点,《科举与诗艺》第83页倒数第二行称“魏天应,号梅野”,根据北京大学张健教授的研究,魏氏应号“梅墅”(参见所著《魏庆之及〈诗人玉屑〉考》,载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编《人文中国》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第三节标题为“诗学的玄学化”,令人费解。玄学又称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问。而这一节并没有讨论到诗学之为存在的问题,实际上谈的就是本节正文使用的“诗学学问化”的问题(第106、111页),所以不必故弄玄虚,直接用“诗学的学问化”更加切题而明了。 
    另外,在翻译上也有一些小的问题。如第6页《宋初行卷考》中说:“述说王祐如何富有发现人才的责任。”此句表达有问题,我们一般说“负有什么什么的责任”,而不说“富有责任”,只说“富有责任感”。《中国的历史与故事的距离》一文中多次提到所谓的“阿纳尔学派”Annales,其实就是法国的年鉴学派,翻译应符合中文译名的规范与统一。 
    本文还有一些笔误及排印错误,如第45页云楼昉《崇古文诀》选有“胡诠”的文章,实为“胡铨”之讹。再如第58页“皇佑元年”,“佑”显系“祐”之误。第67页,参考文献第11云江苏古籍出版社在“扬州”,误,应为“南京”。第86页,《唐宋千家联珠诗格》的编者应为“于济”而非“於济”(两处误)。第97页,“天宝十年”按惯例应称为“天宝十载”。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正月至肃宗至德三载(758)正月,唐代纪年改“年”为“载”,前后共14年又1个月。所以“天宝十年”正确应称为“天宝十载”。 
    以上所言不免吹毛求疵,但作为读者无非想此书更完善一点。总而言之,高津孝先生的《科举与诗艺》一书,提供了由科举进入宋代以降文学史的视角,提出了很多启人心智的见解,也示范了怎样从科举角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方法。作者既有传统日本汉学家的精细,善于从小处着眼:又能援引西方科学理论研究中国文学,具有开放宏通的气度,这体现了新一代日本汉学家的气质,也是值得中国研究者学习及借鉴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