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陈晓雷:《贡米》,北中国大地的精神标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陈晓雷 参加讨论


    
    每次读作家任林举的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北方大地的厚重、辽远。这些浸透深情的文字,会很快发生奇妙的牵引效应,领着我梦幻般地走进弯曲悠长的乡间道上,两侧是葳蕤作响的玉米大地,远方是纵横交错直达天边的稻菽阡陌,清风拂来,稻浪激涌,很快便有股强烈的气息潜入心底,这是黑土地粮田萦绕旷野的浓香味道。
    我读完他最近的长篇报告文学《贡米》,觉得可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其内涵,即开阔丰厚的文史视角,垒筑坚实的“作稻”人生,深植心灵的精神气脉。于是,很想分层面谈谈我的解读体会。
    首先,物质转换精神的文学升华。从表层意义去读本书,我感到作家有意识地垒筑了极厚的物质铺垫,先是以史俗文化做底衬,再把“作稻”的程序剥笋般地层层展开,其实这些繁琐的融史化俗、汲水释土、改旱耕稻的大量“铺陈”,在文学上被称之作“伏笔”,这多种“物质”与“土石”构建的就是一道坚实的堤坝,是为护佑以种稻为业者人生在此深深流过。这里的“作稻”,为本文所拟专用名词,是指把稻米做成贡米,并以此为人生目标的固有人群。此前,我是戴着“镣铐”读《贡米》的,误以为仅仅写稻米,就弄成一本书,有种明眼人望而即识的广告嫌疑。但在实际写作中,我看到作家任林举并未泛泛写稻米的表象,而是先从历史写起,再从东北民间的粮俗文化“切入”写开来,接下来再直抵“作稻”人群的生活,最后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即“旱田改水田,种稻也种文化”的主线,层层深入,很快就逼近写众人同心耕种良稻的“内核”基点上,即土壤和水源的核心上——这是一步险棋,作家若从土壤学、水质学、粮食学的角度写下去,就难免落入“纯报告”的窠臼,机智的作家没有画地为牢,而是早已把写种稻米的笔,巧妙转到写人上来,把人物形象、农学知识组合在同一板块上,形成人离不开土,土靠人培育粳稻的“互为性”,这样写下来,就生成了“曲折递进”的文学性,这是作家围绕“作稻”人群找到的文学表达新路径,即由一粒稻米的光泽,来映现“作稻”人群的别样人生、多彩心境。这是借“作稻”之途转用文学介入的一种拓展,即是物质向精神转变的跨越。
    其二,借助“稻事”弘扬民族精神。当我们分析到《贡米》第二层面时,进而让我联想到俄罗斯作家契诃夫1890年只身奔赴萨哈林岛调查苦役犯的壮举,他历时八个月,行程数万里,填写调查卡万张,访苦役犯数百人,多次遇险,历尽艰辛,倾三年之力写毕著名报告文学《萨哈林岛》,作家契诃夫无惧荒凉直面冷酷现实的探索精神至今仍影响着后人。我在读《贡米》时,深切地感到了这种精神的延续和传承,作家任林举为创作这本书,做了超大量艰辛的别人无法企及的前期工作。他的步履穿梭于国内十余省,往来于田间地头,受访者过百,下至普通稻农和合作社,上至学者专家。他首先必须“做实”基础工作的第一线,即包括做田野调查,还要与粮管官员、水稻专家交谈,了解有关稻米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数据。其次,他尚需“做丰”资料储备第二线,大量阅读地理、历史、农稻学、地方志等专业书籍,接下来搜集报刊、网络相关资料。最后他还必须“做准”政策支撑的第三线,到粮管部门寻找政策、法规依据,同时还需与其他产稻省做比较,发现吉林省做“贡米”的短板和优势。总之,这些前期大量的工作,都要做到至细至极,多多益善。这是保证作者后期写作酣畅淋漓、厚积薄发的关键。
    我认为,读者面对《贡米》,若想愉悦轻松地欣赏,风华雪夜地分享,心平气和地受益,恐怕这本书很难满足他们的愿望。当今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阅读受到不可逆转的挑战,在这躁动不安的手机速读时代,我们要静下心来,力排纷扰,读一部十七万字“关于大米”的文学报告,亦是一件很不易完成的事。我在读任林举这部新作时,感受到作家的艰辛和作家的深思,同时却意外地被这部“大米经”给震慑了,我跟着作家的笔和思绪,遨游到一个未知的领域,一个熟悉却不知晓,一个日见其表、却不知其里的贡米天地,我发现这里囊括一个宏大的精神世界,她像猎猎的旌旗,像金灿灿的田野季风。
    (《贡米》 任林举、孙翠翠/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