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自序(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易文网 王永平 参加讨论
    以上对三位“大学问家”的论著及其研究方法的理解,只是我的一孔之间,由于我的肤浅,可能并没有真正理解到他们学术思想与方法的精华,但对我来说,确实是获益匪浅,运用这些方法,去整理相关史料,梳理孙吴政治与文化的发展过程与变化轨迹,并进而揭示其真相与本质。
    《论孙权父子之“轻脱”──从一个侧面看孙吴政权之性质》(原刊于台北《汉学研究》2003年第一期)借鉴陈寅恪先生分析魏晋统治者阶级身份及其政权性质的方法,利用孙吴统治者生活情趣、婚姻观念、文化政策等方面的资料,结合相关政治运作的研究,认为孙吴统治者出自非儒家之寒门,其思想与政策都与儒家学说存在根深蒂固的差别和深刻的冲突。《论孙权与儒学朝臣间政治观念的分歧及其斗争》(原刊于《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五期),主要分析孙权崇尚法术和集权,与儒学朝臣的德政主张存在差别,引发了一系列的尖锐的对抗,使士大夫阶层不断遭到打击。《孙吴后期皇权的运作及其与儒学士大夫之间的冲突──以孙皓强化皇权及其与士大夫的斗争为中心》,比较细致地分析孙权之后孙吴政局的变化过程,以为孙亮、孙休时期,出现了所谓的宗室政治与倖臣政治,成为特定时期皇权的变态形式;孙皓上台后,逐步恢复起皇权专制的局面,效仿乃祖孙权的做法,对儒学士大夫进行了残酷的打击,造成了人心的疏离与背弃。以下有关孙权“报聘辽东”问题、吕壹案与校事制度问题、孙权立嗣问题等,皆为具体事件的考述,通过这些对孙吴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对孙吴政权特质的把握。此外,有关张昭、顾雍、陆逊、诸葛瑾与诸葛恪父子、步骘及吴夫人、全公主等人物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诸人命运的浮沉及相关历史真相,而且可以比较生动形象地认识孙吴政权的本质特征。
    综上,就孙吴政治而言,富春孙氏之阶级出身与曹魏、蜀汉统治者相似,皆为非儒家之寒门,孙权施政的核心是“以独任为能”,其相关政策都是直接导向集权专制的。特别是他称帝之后,对儒学士大夫代表人物多加打击,明确表示其最钦佩的政治人物是曹操,自然要效仿其政治措施。经过数十年间有计划的一系列政治打击,孙权清除了儒学朝臣中的主要代表,从而确保其身后孙氏统治的沿袭,避免出现类似曹魏中后期那样的权臣当政与王朝更迭。从这个意义上说,孙权的法术思想及其实践,在某种程度甚至比曹魏还要严重和苛酷。直到孙吴之末,亡国之君孙皓仍然牢固地控制着政权,这一事实正说明了这一点。
    此外,就孙吴政治中不同地域士人派别的分化及其斗争问题而言,一般说来,将其划分为江东本土大族集团与江北流寓集团,二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与斗争。其实,在实际政治运行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情况似乎要复杂一些,并非那么简单。孙吴上层可以分为三种力量,一是以皇权为中心的孙氏皇族宗室力量,这是孙氏统治者最信重的,孙权后期安排的执政者,其核心是其女全公主为代表的宗室人物;二是流寓人士;三是江东大族人物。后两类构成孙吴的士大夫群体。江东大族具有乡里社会的基础,力量较为雄厚,敢于坚守儒家德政立场,在孙吴政权“江东化”过程中,一直强烈要求孙权深化政治改革,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冲突,及至孙皓时期他们依然如此,这使得他们成为孙吴历次政治斗争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对象。相对而言,流寓人士丧失了乡里社会,在江东没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对孙吴皇权依赖性要强一些,尽管他们在“江东化”过程中与江东大族人物不断融合,但毕竟存在隔阂,孙权在军政人员配置上很注意利用他们牵制江东人物;即便他们在一些政治事件中与南人持同样的立场,孙权在处置时也注意袒护他们。
    不过,对孙吴流寓人士也不可简单地或笼统地视为铁板一块,由于年辈资历、文化背景与社会阶层诸方面的差异,他们又可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既有联合,也有抵触。具体地说,一方面北人可以划分为儒学文士与武人或豪杰二类。以张昭为代表的儒学名士与年辈稍晚的周瑜、鲁肃等权谋之士,在文化品格与政治观念上存在明显不同,导致他们在孙吴建国方略上的分歧与冲突。不仅如此,即便在北人文士群体中,由于文化层次的不同,其心态也有异。如张昭为汉末名士,纯正的儒者,与江东旧族观念一致,随着孙吴政权“江东化”进程的发展,其政治态度与江东儒学大族逐步趋同,对孙权的批评十分激烈,以致其本人受辱,后来家族遭到迫害。而其他北方文士,如诸葛瑾、诸葛恪父子与步骘等人,皆出自“单家”,本为寒士,虽与江东大族保持协作的关系,但与孙权的关系始终比较密切,对其极权专制采取温和的态度,且时常充当其牵制或打压江东旧族的工具。孙权末期,先以步骘为丞相,后以诸葛恪为首辅,这与同时江东大族主要人物遭诛,大部分人被压制的情况相比,其处境的差别确实是明显的。以上对孙吴时代所谓南北政治利益集团的认识,在前贤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有所细化和深入,具体论证见于各篇专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