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用文字讲述灵魂——《史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人民网《读书》 杨华明 参加讨论
    接触到《史记》是读高中时,开始读得很艰难,读不下去了,就学鲁迅先生抄书,抄写了其中一些精彩的篇章,潜移默化中,我渐渐走进了《史记》。《史记》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体味出了鲁迅先生说历史中写着中华民族灵魂的意味。
    《史记》中的人物大都具有一种积极进取、舍我其谁的奋斗精神,他们曾经是如此鲜活生动地生活在这个世上,真真是惟大英雄能本色。孙武、白起、陈涉、项羽,无一不是为了理想而艰苦努力,百折不挠。尤其是伍子胥身负家仇,逃亡它国,隐忍不拔,终遂平生之志,雪家仇之恨,其志何坚?
    莫说《史记》中人,太史公本不就是这样的人吗?文采精华,文武双全的他受腐刑之辱,内心痛苦可想而知,但为了不使自己的文才埋没,不使自父辈已有的修史之志落空,他以超人的毅力用鬼斧神工之笔完成了一部天才史著。他从三皇五帝写到了他生活的时代,他太过谦虚了,他应该在世家中再添一个叫《太史公世家》。绝不为过。太史公作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本身就和历史是一体的。    《史记》中弥漫着强烈的悲剧气氛,这种气氛无往而不在。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悲剧。照这样说,由千万人组成的人类社会也应当是悲剧了。项羽的死让人唏嘘不已,“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霸王末路如此凄凉,但英雄不以成败论。
    但是这种悲剧氛围展现的不是悲惨,而是悲壮,“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这种悲剧气质增添了人物的魅力,增添了《史记》的魅力,让人心神为之倾倒,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在这种悲壮中幻化出无穷的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到了今天。
    太史公以饱满的热情为许多生活在社会低层的普通人立传,他们身上有同大人物一样的闪光点,历两千年而熠熠生辉。我们都知道真正推动历史进程的中坚力量是普通百姓,太史公以空前的眼光给了他们准确的历史地位。在如今人心浮躁,充斥各种欲望的时代,找准自己的位置显得是多么的重要,毕竟成为大人物的只是少数,大多数的我们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完属于自己的平凡人生,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生活得幸福塌实也就够了,这就是成功的人生。
    我常想,中国何其有幸,有司马迁这样伟大的史学家为其著史;司马迁又何其有幸,生长在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家。《史记》因司马迁而精彩,司马迁因《史记》而不朽。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虽高,除《史记》谁能当得?我愿用一辈子品读绝唱的《史记》,感受《史记》的灵魂,这使我温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