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儿童阅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曾扬明 参加讨论

    在学校课改中,阅读课程的实施、大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儿童书籍。身处“二手阅读”遍地的时代,如何选择儿童阅读作品,如何引导学生有价值的阅读,都需要教育者有更加理性的思考。
    阅读改变人生,这是最朴素的道理。我们处在追求“快”阅读和“量”阅读的时代,无意间形成功利性阅读、概念性阅读,被愉悦的快餐式文字信息蒙蔽,遮蔽了儿童精神成长的空间。今天,我们亟须正面应对什么是对儿童有价值的阅读,走进儿童的经典阅读进行讨论。
    违背价值阅读的“浅阅读”
    有一种误区,经典作品对儿童阅读有难度,于是出现了“浅阅读”。它意味着,儿童在碎片式阅读后产生的观点或思考容易跟着别人跑,比较肤浅。当前的图书市场,将《论语》《弟子规》等中国传统图书印制成绘本或出版多种译本,这是典型的二手阅读,似乎读一本书已经不再重要,而知道一本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书店的古典文学类书架上,大多是古典名著改编的版本,如《图解西游记》《图解三国演义》等。以《图解西游记》为例,这本书改变了原版《西游记》的内容编排,全书分为人物篇、故事篇、寓意篇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以图的形式体现,如“观音挑选取经人”一节中,通过一个结构图和几百字的文字说明,将唐僧取经的背景介绍给读者。这样的书,虽然能使儿童容易获得故事线索,但原著的韵味已丧失殆尽,不利于儿童深度思考。
    因此,对小学生来说,当前群文阅读的科学性尚有商榷的空间。群文阅读追求了读书的数量,但阅读质量有待调研。认同大量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提法,大量阅读什么?如何大量阅读?如果不加思辨,容易造成学生只要阅读就能提高表达能力的不恰当观念。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写作上非常出色的学生或作家说,写作水平的提高缘于大量读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人还做了件更辛苦的事,就是大量的写作实践。
    写作是一种从意到言的过程,“意”指的是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的价值观。之所以儿童写作的价值观会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因为缺乏深度阅读与思考,离开了有思考的阅读。只有当儿童写作达到量的积累再阅读,将阅读产生的思考带进自己的写作中,才能让写作突飞猛进。
    经典作品阅读的价值
    经典的定义无须再做论证,它是一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价值,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类思想所能够达到的高峰。从这个定义来看,我们让学生阅读经典,其核心价值是培育学生的信仰。信仰是人们行事的方向,“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能够有明确的前行方向”。经典的阅读价值至少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品质。关于一个人的品质,罗曼·罗兰说过,“从来没有人为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普鲁斯特所谓“阅读过程是一交流的过程,是一次与不在场或已死去的当事人的心灵对话”,也是强调通过人书对话去认识自己。可见,阅读经典是在对话中感受人物的品格,从而习得与感染。有专家说,真正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因素并不是阅读后所得的分数,而真正起制约作用的是阅读后形成的品德、品格,要让儿童享受做人的快乐,受人尊重,而不是知识与学问的习得。阅读经典应该给学生最大的阅读空间和思想空间,让他们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
    二是修养。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强调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道理,仍未被人了解。由此,成人的阅读会忽视细节与气氛的寻绎,并放弃对过程的体验;孩子则多不知,有时无中心就是中心,正如古人的《无题》诗,无题就是它的主题,而有的作品思想颓废,恰恰是对健康的另一种向往。我们不应该说有些书读了没用,这个世界本来就有许多书与实用无关,而只为情趣存在。
    还有些书对孩子的当下帮助不大,但可能对其终身会有影响。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内阅读的风气正沦丧,但经典的魅力从未因此而消退。现代社会,带着阿诺德所说的“令人作呕的匆忙”,又让人们产生如吉朋所说的“群居无伴”的孤独,而读书一如“串门儿”,不用打招呼,也不怕讨扰,就可以与伟人交往。悠长的光阴,你读什么书,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
    经典作品中的价值阅读
    周国平说,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这就涉及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
    读什么。读精神,读文化。作为读书人最大的特点是清楚读什么,也清楚不读什么。读书人不迷信排行榜,不痴迷由市场捧出来的作家。读书人的书不是用来装门面的,所读之书是像选美人一样选出来的,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不买,滋养不了精神的不碰,只有真正养心、养性的书才郑重地带回家。
    怎么读。深度阅读一本好书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儿童一定要读出保尔·柯察金面对令人绝望的命运,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忠于革命、忠于信仰;在《平凡的世界》中,儿童一定要看到一幅关于中国当代城乡变革的巨型浮世绘,无数平凡人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构成了这个“平凡的世界”。一本好书遇上一位读书人,其意境不亚于吟诗有雅友相伴一样的美妙。好的书能让人具有精气神,如同与一位智者、良者、益者促膝长谈,不知不觉地濡染高雅。读好书,不仅怡情、增趣,而且又能养心、益智。一个儒雅的人,一个有气质的人,自然有好书在滋养着他。
    儿童在价值阅读中的取向
    不言而喻,经典阅读肯定会影响人。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如何体现儿童的价值阅读取向呢?让我们从儿童出发,设计阅读范式或策略。
    儿童是游戏者。游戏是儿童最擅长的“工作”,但作为经典作品,如何游戏化呢?一种方法是设计阅读方式的游戏。一是猜谜式阅读尝试。学校的阅读区域,可以挂上关于经典作品的谜面,学生阅读后可以依据谜面猜读,读完后可以凭谜面到图书馆领取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另一种方法是将经典作品分类,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品进行学段分类。图书分类后采用“考级”阅读方式,每过一级,儿童会获得卡通形象图。依学段给经典作品分类的做法是:第一类是儿童启蒙读物,即向儿童传授最基本的知识读物,如古代的《三字经》、《百家姓》等,现代的看图识字、识字卡片、智力开发等;第二类是思想品德教育与励志类读物,这是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化过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的图书;第三类是科普读物,指普及科学知识的读物;第四类是传播人文历史知识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第五类是当下流行的儿童图画书和卡通读物,这类读物因其视觉化的艺术特征而越来越受到儿童喜爱;第六类是文学读物,是我们所说的“儿童文学读物”。
    儿童是自由者。现在的中小学普遍流行一个怪现象,被迫读书越多的学生,心里越厌恶读书。如何既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由,又能在自由中有所收获呢?比如,儿童阅读《论语》时,学校在电子屏幕上轮番显示《论语》中的经典句,并作阐释;每天课前进行吟诵,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阐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我们让儿童自由选择,阅读自己的故事。
    儿童是探索者。阅读不是让儿童完全的自由或散漫,而是应该为他们设计温柔的陷井,让儿童自我探索。与作家互动探索是有益的途径,采用形式多样的作家见面会,让作家与儿童面对面畅谈儿童文学,从而激发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熏陶儿童的心灵。学校图书馆应建立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数据库、儿童文学精品数据库,并放到图书馆网站,让读者走近作家。(作者曾扬明 单位系福建省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5年11月18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