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历史研究的新与旧——读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http://www.newdu.com 2018-07-20 中国图书评论 徐文堪 参加讨论
  本书的书名以中国传说中的两头蛇作为譬喻,来形容夹在中西两大传统之间的中国第一批信奉天主教的人士。中国自古相传见到两头蛇者必死,春秋时楚人孙叔敖幼时尝见而杀埋之,以免他人再见,并奔向其母泣别,惟未死。他们在糅合中西文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处于儒家传统与基督教教义两种不同文化价值的冲突之中,往往难逃历史赋予的悲惨命运。
    作者认为,大航海时代开启了中西文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接触,而在两种文化生态体系的交会带上,出现了第一代奉天主教的“两头蛇族”,这些“两头蛇族”生活的年代虽然距今已有三四百年,但其所曾遭逢的异文化间的冲突与糅合,至今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深刻的省思,并替中西文明交流史开启一些新的研究路向。
    对中国天主教史的研究,清末民初以来有不少国内学者积极从事,他们主要是从中文文献,包括史书、文集、笔记、档案、谱牒、碑刻中收集资料,以传统的考据学方法进行开掘,其中尤以陈垣、方豪、阎宗临等先生的成就最为突出。中国大陆在陈、方、阎之后曾出现较长时间的断层,但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西文化交通史又成显学,出现了大批研究成果,国外学者的论文和专著也不断被译介,新时期出现的众多论著虽然其中不乏空泛因袭之作,但也有不少作品在学术上确实有所创新。《两头蛇》一书主要讨论明末士大夫对天主教的反应,前人论此题目,成绩比较显著的当推陈垣先生的《从教外典籍见明末清初的天主教》(1934)和陈受颐先生的《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儒教观及其反应》(1935)两文及孙尚扬先生的《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交流和冲突》(1992)一书。黄氏的新著继承了前人的优良学风,既有视野广阔的整体观察,又有严密细致的考证诠释,因而在总体上超过前贤,把明清天主教入华史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本书所以能够超越前人,诚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夏伯嘉(Ronnie Po-Chia Hsia)博士所说,主要源自资料搜集的丰富和治学方法的突破。本书参考文献引用的中外文套书、丛书、原始资料和近人研究著作数达1099种,其中中文第一手文献就有400多种,可谓遍览远胜前人,而且对版本进行考订,对前人论说予以辨正,显示了作者在明清文献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底。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主要在于以科学的治学精神,系统运用电子资料库,并且结合思想史与社会史,努力追索明末士大夫的人脉网络与各个士人对天主教回应的思想与社会背景。因此,本书不单做了大量踏实的考证工作,而且进而观察和分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层意义。
    (作者单位: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