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新时期文学的独特书写——《航鹰文集》出版作品研讨会发言摘编(3)

http://www.newdu.com 2018-06-28 文艺报 newdu 参加讨论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
    我在少年时期就读过航鹰的作品《明姑娘》,是在《连环画报》上,美丽明亮欢快的调子令人感动,看不见事物的眼睛和明亮丰富的心灵的反差也令人惆怅。后来读到《东方女性》,在那个时候这部作品是很轰动的,我觉得那是当代中国女性文学中比较早的作品,丰碑式的作品。长篇小说《普爱山庄》在中国是一个很洋气的题材,写得足够复杂,足够有力量。这个长篇的文学史价值至今没有被深刻认识。《普爱山庄》几乎是关于世上最好的母爱的叙事,不仅描写了孩子们的复杂成长,妈妈们的人生也都创伤累累,跟孩子一起向着爱而成长。从航鹰这里,我第一次领略到有中国作家能够整全地写女人,童年、少女、姑娘到中年、老年整个女性世界被航鹰写了一个遍。这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文学史现象,从当代作品中梳理出属于我们中国的、对世界女性文学产生影响的发展脉络,她的作品是非常好的研究文本。
    我们的文学相当一段时间一直追求小我的存在感,航鹰的作品无疑也深具个性,但又开掘出了比自我还要重要和开阔的题材领域——心灵与生命,所以我们看到,从《明姑娘》到《东方女性》再到《普爱山庄》,几乎都深探到了某种盲区里去,在盲区里体味眼睛所看不见的生命状态与温度,她以最大的灵敏度发现心中的那些星光、月光。《普爱山庄》充满了象征,写实的地方非常实,抒情的地方也让你内心非常感动甚至难过,但是象征意味会让你感觉到通透、飞腾的世界,那个世界里万物自在,灵性充盈,世界和人生是一体的,不是一个梦境和现实反照的关系,那只是文学本身、心灵存在状况本身对小说的烛照。《普爱山庄》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严重忽视的作品,它的主题意义和写法,应该被重新予以价值评估,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这个角度,这部小说作出的贡献也应该被我们深度认知。
    黄桂元(天津作协副主席):
    中国新时期文学有一类作家,其作品或许不具有与主潮有关的指标意义,却以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拓展了新时期文学史的宽度和厚度。九卷本《航鹰文集》种类庞杂,内容丰富,涉及了诸多生活领域和文体样式,构筑了一个印有个人标记的斑斓的文学世界。航鹰书写的独特性在于,是全国读者投票把她推向了文坛,这个事实决定了航鹰存在的独特价值,用时下热语叫“接地气”,其取材与书写带有某种民间草根性质。她的小说游走于文学主潮边缘,取材飘忽不定,注重生活实感,故事雅俗兼备,写法不拘一格,很难归类。她不是那一类私人化、私语类写作的女作家,不会专注于个人小悲欢,沉入一己的“白日梦”难以自拔。由于她具有题材占先的敏感意识,创造了许多“第一”:《明姑娘》是最先书写残疾人命运的小说;《东方女性》最先正面触及婚姻“第三者”问题;《枫林晚》最先涉及老年人情感伦理。这些话题和领域,在如今多元化的文学时代已失去新鲜感,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但在1980年代初期,却给了文坛和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小说之外,航鹰的散文、游记,一般都写得中规中矩,明快清丽,意趣雅正。她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有关知识、阅历、记忆与艺术想象,融为一炉,精心谋篇,从容挥洒,娓娓道来,阐扬崇高的人生指向与美丽的道德激情。关于《绿魂》系列我写过评论,“航鹰的绿意独钟,是她孕于幼时的情结,苦觅‘绿魂’则是悲天悯人的艺术家气质所然,是她半生绿色梦思的延续”。航鹰自言一向信奉“题材决定论”,并屡试不爽,如今看来,这样的叙事观念显然有其局限性,但她一直习惯于“抢先占领题材高地”,且在那个新旧交替的特定年代如鱼得水,成绩斐然,自成风景。
    虞金星(《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编辑):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重读这些小说具有一种“回顾”的意义和价值。被重读的作品写在历史现场,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比如,1981年发表的小说《金鹿儿》、1982年发表的小说《明姑娘》、1983年发表的小说《东方女性》、1984年发表的小说《宝匣》……它们所讲的故事、叙述这些故事的语言与风格、围绕这些作品的社会反应……这些都比今天单纯的回忆要来得更现场,更有可观的历史信息和丰富的意味。
    航鹰是新时期作家里与社会联系较紧密、对社会变迁较敏感的部分作家之一。清晰却不生硬的“社会背景”意识,在航鹰早期的许多作品中有表现。小说《前妻》里,“农大于留”这个历史词汇,是小说故事的起点。比这篇小说更典型的,应该数小说《宝匣》。这篇小说用一只“宝匣”非常巧妙地展示了上世纪80年代票券退出生活的社会转折,尤其适宜在几十年后回头重读。1983年的小说《东方女性》,关注婚恋题材,据说当初受到争议。看似私人的婚恋题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公共讨论的问题,既是作家的敏锐感知与创作勇气,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当初的敏感和争议,虽然在今天看来已不是必要,但同样包含了社会变迁的信息。小说家所作的虽然是细节虚构的工作,但在更大的时空视野里,却比论说文章更有历史的保鲜能力。对今天的小说家来说,重新拾起和社会联系、对话的能力,把眼光再放远许多年,或许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