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兵弁”之“弁”

http://www.newdu.com 2018-06-1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黄金贵 参加讨论

    清代以来有“兵弁(biàn)”一词,如清洪楝园《后南柯·甲阵》:“前军把敌人后路包罗。看元驹国兵弁叫苦,一个个挂出降旛没奈何。” “兵弁”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为“士兵和低级军官的总称”,则“弁”指低级军官。旧时还有“弁目”“武弁”“马弁”等,这些“弁”,当也是低级武官、军官之称。
    “兵弁”中“弁”之军官、武官之义从何而来?这就说来话长了。“弁”不是帽,而是冠;且也不是普通的冠,而是仅次于冕的一种礼冠,早在周代已有。二词常同义连用,喻指大官、要职。《毂梁传·僖公八年》:“朝服虽敝,必加于上;弁冕虽旧,必加于首。”喻指大官、要职。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诗:“弁冕徒挂身,身外非所宝。”但冕用于吉礼,弁用于朝事、朝聘、田猎等常礼。《释名·释首饰》:“弁,如两手相合挶也。”按,上“厶”像冠其形,下即“拱”字,示两手相合。金文中“弁”正像其形:上锐小,下广大,像两手相合之状。
    与冕冠一样,弁冠必与袍服相配。弁冠主要有四种。其一,爵弁服。綖平,无旒,色是爵(雀)头色,赤黑色,赤多于黑,故名。配玄衣纁裳,是士的最高服饰。爵弁服用于大夫祭于家庙,士之助祭于王、冠礼之三加、婚礼亲迎诸礼。其二,皮弁服。其形象覆杯,高五寸,白鹿皮(后用鸟皮、乌纱)缝合,很像后代的瓜皮帽。天子有十二缝,像半只西瓜十二条纹。每缝用彩玉十二为饰,称“綦”,相当于冕上的十二旒。天子以下各按等差而减。皮弁与素衣、素裳相配。唐代阎立本所作南朝陈文帝像(《历代帝王像》)、宋人所摹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都能见到这种皮弁。明朱檀墓还出土了皮弁实物。据报告,其高21厘米,宽31厘米,前后各九缝,缝压金线缀五彩玉珠九颗,镶金边,两边有梅花形孔贯弁,与文献合。皮弁主要作天子、诸侯的常礼朝服。其三,韦弁服。形似皮弁,以韦(熟皮革)为之,以蒨草染成浅红色,主要作天子、诸侯、大夫兵事(非必战事)之服。汉时充当伍伯的武士服色犹此。若战时,外要加甲胄。若非祠兵命将之时,也可韎布(十五升布染为浅红色)为衣而素为裳。《仪礼·聘礼》:“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归”,通“馈”。“饔饩”,大礼。)郑玄注:“变皮弁服韦弁,敬也。韦弁,韎韦之弁,兵服也。”韦弁服行至南北朝。其四,冠弁服。玄冠,即委貌冠,上加皮冠,不可云以冠加冠,故假弁以称,服则缁布衣、素裳、素韠、白屦,用于甸(田猎)事,即习兵之事,后浑称为皮冠。国君田猎,招虞人以此为符信。《左传·襄公十四年》:“不释皮冠而与之言,二子怒。”杜预注:“皮冠,田猎之冠也。”《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在汉画像石的田猎图中可以见此冠式。
    由上可见,弁冠除了第一种,多用于田猎、兵事,田猎也是习武;又都是贵族男子所服,引申之,到近代自然可以代称低级军官、武官。不过,它必须与“兵”“武”等词连用,而不可单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