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性的文学理论(theory of literature),到局部的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体现了文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在知识建构方面的专业化倾向。文学理论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或专门的知识。过去那种依托于某种哲学观念或美学观念所形成的文学理论,也即总体性的文学理论正在走向消亡,而基于相关学科(知识)或跨学科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正活跃在文学理论的中心。 从反映论、审美反映论到文化研究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知识增长的一般路径,在某种意义上,也回应了西方理论从总体性叙事向依托于特定知识学模式下的提问转向的思潮,是值得重视和分析的理论资源。 审美反映论得失兼具 审美反映论对于反映论的批判和超越,是20世纪80年代文学理论最动人的景观之一。从审美反映论出发,文学的“审美”性质得到充分的说明。自此,文学研究开始关注主体的情感力量以及作品的形式意味,也对心理学成果进行了有效借鉴和整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学解释模式。至今,审美反映论仍然保持着其他文学解释模式无法替代的地位。 必须强调的是,审美反映论在知识学模式上是单一的、贫乏的,其对文学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本体论(本原论)、经验论的层面。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学艺术事实,面对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多元互动引发的问题,审美反映论显得有些隔膜与被动。因为文学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相应地研究文学的理论也应该发生变化。文学研究者不仅要总体性地回答文学的性质,更要历史性、地方性地理解文学。文学认知上的这些变化,实际是知识学模式或知识学背景作用于文学理论的结果。在那种以本体论观念为基础,以“总体性话语”为特征的文学理论系统里,知识的角色意义是不明显的。这种文学理论只需一个未经检验的逻辑前提或“元叙述”就可以展开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了,从而建构出符合言说者意图的文学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反本质主义者把反映论和审美反映论一概指责为本质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文学生态和历史语境吁求新的文论解释模式,理论作为“批判的武器”急需转换自己的形式,从审美反映论走向文化研究论的呼声日益高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