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高建平:日常生活美学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8-05-08 文心微信公众号 高建平 参加讨论

    日常生活美学的意思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有美学现象,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并对它们进行美学研究。这种观点,似乎并不新鲜,在中国,这些见解似乎古已有之。我们曾遥想三国人物,追慕魏晋风度,梦回盛唐,依据《清明上河图》去体察当年汴京开封的都市风情。我们也习惯于欣赏生活中的美言美行,美情美景,美色美味。今天,看到有人倡导日常生活美学,并将之当作最新的美学思潮,不禁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要把旧话当做新话来说?在今人在谈日常生活美学时,古人早就生活在美的世界中了。旧话新说,能说出什么意思来吗?
    1.日常生活美学与中国传统
    在现代美学出现之前,世界许多民族和文化之中,都有着一些前美学的观念和实践。这些观念与实践,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古埃及建筑中的庄严、盛大和神秘,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发现和塑造,本来就是与他们的生活和信仰联系在一起。使西方人产生强烈印象的日本人的茶道,是日常生活美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烹调对色香味俱全的重视,也能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参与国际美学界活动的中、日、韩三国的美学家们,常常谈论东方审美意识。对这种审美意识的研究,就是要从日常生活开始。
    中国古代有着高度发达的礼仪制度。在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中,就有三部与礼仪有关的书,分别是《周礼》、《仪礼》和《礼记》。重视“礼”,原本源于政治的需要,但这种古代的政治,不是今天政治家的政治,而重在“治”,要治国、治民,将“礼”渗透到全社会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之中。婚丧嫁娶,寿诞喜庆,不同地位和辈份的人相见,都要有仪式,给日常生活加上一些规定的动作,并对这些动作提出美感方面的要求。
    在上古时,礼要配乐,实施乐教和乐治,完成一种艺术与政治、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这是上古时代的理想。孔子梦见周公,梦见的是一种政治乌托邦。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士大夫,在一种礼仪制度下和谐相处。也许,在他的心目中,周公时期的人就生活在这种在礼乐配合下的美的世界之中。
    到了中古时期,有“文人四友”之说。文人要琴、棋、书、画兼通,尽管涉及到艺术,但其重心不是在艺术,不是追求艺术技能的高超,而是在人,通过一些高雅的活动,显示高雅的生活方式。
    对于人的评价,中国古代常用“潇洒”、“清逸”、“俊俏”、“雅致”、“庄重”、“华贵”一类的词,这代表着对生活中的人在行为举止、形象姿态方面的赞美和追求。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词,都在展现古代中国人的美学观。宗白华讨论过“错采镂金”之美与“出水芙蓉”之美的对立,其主要对象,也不在艺术,而在日常生活。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韩国学者在发言中论述了“风流”这个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和韩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熟悉这样一些诗句,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些中国诗句中,“风流”包含了众多的意义。它不是“伟大”,不是“英武”,大致可说是“杰出”,但是又是一种特别的杰出。在今天,这是一个流行的词,从“风流人物”所具有的杰出,到“风流才子”所强调的不拘一格,再到“风流韵事”所指的有故事的男女关系,同一个词意义多样。对这种词义关系,不能简单的平面化,认为简单地共有几个意项,而是在不同的意项间,有着某种联系。
    中国古代的一些概念,例如,“气”、“韵”、“逸”等,游走于人物品藻、自然和社会的描述、诗品、画品、书品等各界之中,形成对各领域的评述。过去,我们总是将之看成是词语在各界的相互借用。实际上,这种跨界,所反应是各领域所共有的一个感性层面。
    在中文中,我们将aesthetics翻译成“美学”,将 the aesthetic翻译成“审美”。本来,这个词是来自希腊词,意思是“感性”。主体与世界接触,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获得“感性”的感受。针对这种“感性”的感受进行思考,获得“理性”的知识。“理性”的知识以“感性”的感受为基础,又反过来影响“感性”。“感性”上升为“理性”,“理性”又回到“感性”,从而在不断的循环中增进对世界的理解。这种意义上的“感性”,只是指获得感受而言,并没有价值评价在内。从“看”到“看到”,到“理解”,这是有距离的,同样,从“看”到“喜欢”到“热爱”或“迷恋”也是有距离的。我们可以一看就喜欢,一见就钟爱,但在心理学的分析中,这仍然是两个过程。
    当人们将the aesthetic这个词理解成“审美”时,就将价值评价放了进去。什么样的“感受”是“美”的,从而成为有价值评价的“感性”?这是一个美学上的大问题。本文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但在这里,我们可暂且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游走在各界之中的一些评价性的词语,吸引人们对各领域的感性方面的关注,从而尝试建构一种审美价值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