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推动莫言研究与当代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深度融合——对话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洪岳教授

http://www.newdu.com 2018-04-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赛 参加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洪岳教授
    “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于4月2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及文论”这一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借此机会,本网记者就莫言研究与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的相关问题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洪岳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这次的会议主题很有意思,将作家作品研究与批评理论建设结合在一起。请问王老师,这个主题的选定有何深意?当初您对这次会议都有哪些设想?通过会议的举办,我们完成了哪些目标呢?
    王洪岳:这次的会议主题为“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我之所以和山东大学贺立华教授、首都师大张志忠教授联合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莫言研究在他获诺奖之后的五六年时间里,得到了强化,涌现了一批杰出的研究成果。但是,尚未有比较全面、系统地从这个批评理论的角度去深入研究的成果。而且也没有一个“莫学研究”(这是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理论室访学的联系导师、美学家高建平在为我即将出版的研究莫言的专著《精灵与鲸鱼:莫言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国化研究》所做序言里在学界首次提出)的学术会议是以此为主题的。其二,当代文学批评尤其是文学理论建构处于一种彷徨的境地,是走向文化研究还是固守精英文学研究路径?具体到小说理论,是继续走叙述学的路径还是兼顾审美、叙述、文化、道德、历史维度的结合研究路数?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据我的观察,也纠缠着当代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学人们。而莫言文学世界及文学思想所具有的品格可以从一个别样的角度帮助我们克服这些困惑。我曾经发表文章,认为莫言的文学世界及文学思想带有一种“元现代主义”色彩。莫言的许多文学作品如《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等,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来研究,难免盲人摸象,而需要“联合攻关”,多维度多层面多学科地透视。这种特征就是“元现代”,就是超越、综合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一种新的现代性特征。这种新的现代性特性在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中天衣无缝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其文学思想理性地表达出来了。
    在同贺立华教授、张志忠教授商谈联合举办关于莫言的学术会议之初,我就从自己的学术研究的背景,即多年来在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和美学建构之间寻找学术话语创新的可能性,并且有了一些心得。张老师就说起,关于莫言的研讨会还没有这样的主题,这个话题很好,有必要召开一次学术会议。于是,会议的主题及分论题“莫言与当代文学批评”、“莫言与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莫言与当代美学或审美思潮的演变”,以及“莫言与浙江(新文学)”就基本定下来了。
    这次研讨会已经结束,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目的。莫言的横空出世和成功,激活和扭转了当代文学批评的格局和样态。首先,关于莫言的文学思想和文论,在研讨时也有学者提到其表达的形式、思想的特质和平民化的眼光、小说家的睿智,是专门的文学理论家所不具备的。像张志忠教授对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观点的辨析与反驳,深具理论气势;高建平教授在对王洪岳专著《精灵与鲸鱼:莫言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国化研究》一书的评价中,提出了“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精辟论断,并提出了“莫学研究”一词。樊星教授认为莫言的文论是“狂者的文论”,李震副教授从“当代民族志小说中的热闹美学”的视角论述了莫言的小说,彭宏博士提出了“莫言的体验式文学批评”,张细珍博士论及“莫言小说中的‘莫言’”,王洪岳从“莫言与当代中国美学建构”角度对莫言作品之于美学的恐怖、戏谑类型建构的作用所进行的阐述等,都紧扣会议主题,富有创新意识和批评理论气度。其次,是对莫言作品和其他中外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如付建舟教授以《丰乳肥臀》为例,对莫言小说欲望叙事进行了别开生面的阐释,李萌羽教授对《喧哗与骚动》和《丰乳肥臀》性伦理的比较研究,陈晓燕博士对《红高粱家族》和福克纳《熊》的比较研究,黄江苏副教授对《蛙》和郑小驴《西洲曲》的比较研究,李贵苍教授等对莫言和格拉斯笔下侏儒形象的比较研究,吴海庆教授对莫言和路遥的比较研究,于红珍博士对莫言和阎连科的比较研究,周文慧博士对莫言和印象派画家的比较研究,邹贤尧对《红高粱》从小说到影视的比较研究等。再者,运用新方法、新视角对莫言创作的新阐释和对其最新作品的评论和研究。如,王西强副教授对《生死疲劳》的“寄居叙事”与视角叠加特征做了新的阐释,徐勇教授对《蛙》和《生死疲劳》的话语特征进行了探讨,马雪颖博士对《红高粱(家族)》的陌生化语言及其英译进行了研究,雷登辉博士对《檀香刑》的酷刑和身体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发。另外,对莫言创作主题、人物原型和民间故事新叙述特征的探讨,如余敏华教授探究了莫言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潮流的“介入”和“疏离”,李晓燕博士对余占鳌形象原型的探源,顾江冰博士对莫言短篇小说民间叙事风格的探讨,王美春副教授对莫言创作的地母传奇的研究,王朱杰博士对莫言小说中的劳动与乡村主体的关系进行了富有意味的考察,王辽南副教授认为“故乡”“苦难”和“救赎/拯救”是莫言创作的母题及奥秘。而刘广远教授对《故乡人事》、程春梅副教授对莫言《等待摩西》的解析,都是追踪莫言创作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另外,莫言大哥管谟贤先生的与会,以及他受我邀请担任了浙师大图书馆第38期真人书嘉宾,并向上百位读者奉献了一场异彩纷呈、内容丰富的“大哥眼中的莫言”的真人书展示。此次活动,管谟贤把会议的第四个议题即“莫言与浙江(新文学)”引向了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