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文化生根 艺术有源——访《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盛小云

http://www.newdu.com 2018-03-31 中国纪检监察报 易舜何韬 参加讨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文化自信和文艺创作等话题,分别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盛小云。
    记者: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您如何理解文化自信?
    王学典:我认为,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的一个重要历史变迁。如果没有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难以成立的。中国这个概念,是超越血缘、信仰、疆域的文化概念,是通过文化凝聚人心、延续历史的概念。
    一个庞大的文明体,在转型的过程中,怎么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抛弃延续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呢?我有一个比喻,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发展就像有轨电车,轨道已经铺好了,可以调整,但是不能抛弃,另起炉灶是行不通的。当然,我们今天不可能照搬照抄传统文化,“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记者:您认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王学典:应该注意“经院化”的问题。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不在研究院,也不在读经班,它必须在民众中落地生根。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种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要能克服自由主义缺陷。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有其缺陷,讲契约而不讲情感,没有人情味。中国人追求的“四世同堂”“天伦之乐”,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是找不到的。
    现在资本已经大举进入传统文化传播领域,这也是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的一种方式,未尝不可。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重塑,让我们在课堂上念到的唐诗宋词在生活中都能看见,能抚慰心灵、缓解焦虑,使人做个君子。
    记者:作为一位长期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学者,中华文化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王学典:是和而不同。中国人尚“和”,“和”是大家都保持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能很好地相处。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崇尚“和而不同”,所以中国历来没有宗教战争,儒家也从来不讲宗教仇恨,儒家讲求的是其倡导的价值的感召力,这是我认为中华文化最有魅力的精神。
    记者:作为《文史哲》的主编,您认为这本有着67年历史的老牌学术期刊有何特别之处?
    王学典: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文史哲》创办的年代,《文史哲》在推动民国学术向共和国学术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文史哲》组织了多次重要的学术讨论,比如得到毛主席关注的《红楼梦》讨论等。
    《文史哲》自创刊后,一直把研究、传承、弘扬中国古典学术与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最重要的办刊理念与目的。80年代,中国兴起了“文化热”,有人认为它始于1984年,因为《文史哲》在这一年的第一期刊发了以庞朴先生为代表的几位学者的文章,倡导研究中华传统文化。90年代,《文史哲》又率先发起了儒学是不是宗教的讨论,任继愈先生、张岱年先生、季羡林先生等都参与其中。可以看到,《文史哲》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今天看来是符合国家战略的,这也是这本杂志的生命力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文史哲》杂志从创办起,就一直充当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1954年,郭沫若到日本访问,日本学者明确提出请他带五十本《文史哲》到日本来。2014年,我们开始筹办《文史哲》的英文版,2016年出版了第一期。我们目前是一年出版两期,未来要发展到一年出版四期。《文史哲》的英文版致力于向西方学界介绍中国大陆最近十几年来最新最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我们利用荷兰博睿(Brill)学术出版社的平台,把《文史哲》的英文版推广到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国外的学者给我们写信,说我们办了一件好事。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做探路先锋,提供一个示范。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应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盛小云:王国维有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同理,“一代有一代之文艺”。
    我们应当放平心态,纯净心灵,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从内心真正深情地、无怨无悔地爱上并真正浸润于自己所从业的这片文化伊甸园,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尽一己绵薄之力。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我们要更好地经营和盘活这个民族文化源泉,用各种手段和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向世界展示。作为传统文化工作者,我们要想在一个领域里能有独树一帜且影响深远的成就,绝不能单一地“为文艺而文艺”,而必须广博涉猎,不断拓展和提升自己内在的高度、广度、深度,不断突破认知瓶颈,从而更好地认清自己,认清生命的去从,认清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艺创作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引领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文艺工作者要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应从哪几方面着力?
    盛小云: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精品力作,用丰满、生动、深刻的文艺精品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打动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于广义视角而言,就必须“以人为本”。我们的文艺创作必须充分尊重和适应不同审美需求,以更好地引领和影响不同的社会群体,这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明确各自文艺创作的主要受众群,同时兼顾其他受众群,量体裁衣、寓教于乐、因时制宜、入境问俗。
    记者:苏州评弹历史悠久,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您作为评弹界的领军人物,对于如何使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并喜欢上这门艺术,使它永续传承下去,有什么考虑?
    盛小云:苏州评弹作为曲艺,是一门语言艺术、方言艺术,“听”比“视”更重要。“方言培养从娃娃抓起”,若要使更多的年轻人、青少年接受并喜欢上评弹,就要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在苏州乃至江浙沪的一些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各个年龄段的学校里开设方言培训课程。
    同时,评弹应高度重视创作题材内涵外延的拓展丰富、审美境界的提升。一方面,评弹界可以继续传承传统经典,以及据此创作演出各类新的作品;另一方面,评弹可以斟酌挑选一些意境高远、内涵深刻、丰富立体、题材多样并且适合于评弹表演的古今中外经典文艺精品乃至网络文艺佳作,以评弹独特的艺术手法来改编演出。
    此外,还要争取更多政府支持,拓展各类融资渠道。比如,申报实施苏州评弹各类相关的创作演出、人才培养、非遗保护、理论科研、社会公益等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经费分配使用机制,保证项目经费分配使用效益最大化,并充分尊重人的劳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