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鬼事、人情和历史——读王啸峰《隐秘花园》

http://www.newdu.com 2018-03-27 文艺报 方 岩 参加讨论

    
    “梅雨季来到的时候……”这是王啸峰小说集《隐秘花园》的首篇《井底之蓝》中的第一句。王啸峰偏爱这样的故事氛围,潮湿、黏稠,充满阴郁的气息。大概在这样的氛围里,那些阴森、离奇的事情也就不会显得突兀了,如:“张家屋檐塌下一个角,李家井水漫过井栏,王家马桶两根铁箍同时断裂,马家花狸猫一胎四只全是死胎。”而王啸峰感兴趣的正是“一切稀奇现象”背后的神秘力量。
    在《井底之蓝》中穿插着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下落有关,只不过与史书记载不同的是,故事里张士诚并非自缢身亡,而是被神秘人物救走。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文革”武斗期间,一个工宣队队员在凌晨离奇消失。第三个故事则是关于突然失踪的邻居“老万”的种种传闻。野史、往事、街头传闻被“我”以解密的姿态和盘托出,相互交织,彼此似互证、似排斥,真相却愈发扑朔迷离。以讲故事的方式却营造反故事的叙事效果,于是整部小说像是“烟雾散不开”。事实上,当我们意识到三个不同时代的故事的发生都与同一口井相关时,便会发现“真相”也许意味着“真相”以外的东西。
    想象一下“古典”、“革命”、“当下”三个时代在同一个空间叠加的时刻,让人惊讶的并不是历史的多重面孔,而是多重面孔的重叠让真相和秘密愈发不可得。或许,只有当故事讲到结尾,语言到了尽头的时候,我们才能恍然大悟,真相便是历史本身,而历史本身无法讲述自身的秘密,如同语言无法穷尽语言,故事永远说不清故事。这是一个玄妙、缠绕而无解的谜题和答案,或者说“真相”。或者说,真相便是真相的不可得。或许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我们看不清吊诡的过往,分不清离奇的当下,皆因为我们身处“历史”之中。然而,当我们重新凝视那口井的时候,便会发现王啸峰似乎想走得更远。重新回味故事时,不难发现每个故事都讲述了一个困境,而每个困境都通过“井”得到了解决。在这里,“井”居然反转了通常的隐喻意义,而指向了“出路”和“未来”。既然无法洞悉真相,那么摆脱困境的惟一出路便是,逃逸出去,逃离历史。
    于是,阴郁而惊悚的叙事开始出现澄明、开阔的迹象。只是这澄明、开阔多少显得轻飘、虚幻。小说最后写到:“就在他们几乎同时跃入各自的井中时,我听见自己脑子里‘叮’的一声,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多么虚妄的自欺!这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惟一发生的是,语言追逐着语言,故事缠绕着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当我指出《井底之蓝》中的“轻飘”、“虚幻”或“虚妄”、“自欺”时,我想我谈论的是观念,而非道德、伦理,且抽象意义上的“虚无”也可能是对现实情境兴致盎然地探究之后的结果。中篇小说《隐秘花园》大约就是这样的小说。故事的开头,青春期的少年发现了一墙之隔的隐秘天地,后来得知那是被变卖的祖宅的后花园。隐秘的后花园像一个天然的隐喻,既欲言又止,又牵引着叙事:“隔墙挡住了我们俩刚刚发育的赤裸身子,只露出我们的头。我第一次从容冷静地看着隔墙后的一切。”时代风云变幻,家族衰落的历史伴随着少年的情欲生长而逐渐呈现出来。隐秘的后花园既隐藏着过去的秘密和现实的根源,又何尝不是待探寻的曲径通幽、机关重重的人的欲望迷宫?这个“成长故事”叙述得感性而神秘、绵密而抽象。这里是典型的王啸峰式的写法。在他的观念里,世界由秘密构成,而人的成长便是对一个一个秘密的追寻和发现,而世界没有尽头,秘密也就永无止境。
    王啸峰并非是一个故弄玄虚的讲故事的人。世间万象缠绕盘桓、扑朔迷离,他将计就计,用虚实驳杂的故事来试探这个世界的真相和秘密。比如《抄表记》,与其说这是一个中篇小说,倒不如说是诸多小故事连缀而成的笔记体小说。叙述者是一个抄电表的工人,从容地穿行于大街小巷,记录下那些稀奇古怪的见闻。其实,不管是那些荒诞离奇的经历,还是那些阴气森森的鬼故事,背后潜伏的都是俗世中的人情和伦理。是谓,所有鬼事皆为人情和历史。王啸峰的叙事像是多棱镜,它刻意扭曲了我们熟悉的日常经验的表象。但是,谁又能保证那折射出的光线和变形的景象不是真实世界的光和影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