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作者意图与文本意义的众声喧哗(2)

http://www.newdu.com 2018-03-22 《社会科学战线》 段建军 参加讨论

    二、评论的独白
    各种“强制阐释”理论,都以斩断作者意图与文本意义的关系为手段,以给读者、研究者和批评者腾出“强制阐释”空间为目的。文本的意义是人赋予的,在文本的两端,站着两个与文本交往,且通过文本进行交往的人,一个是文本的作者,一个是文本的读者—评论者。他们从不同的方面赋予文本意义,又从两端争夺文本意义的赋予权。结构主义理论家在为读者—评论者争取意义赋予权方面最为卖力。兰德尔在《作为功能结构的认同体》中指出,万物之始,只有结构,“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所以,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⑤。这句话表层的意思,是把结构看成万物的本质,当然也是文本的本质,认为文本的意思就在形式结构、功能结构之中,深层的含义则是,文本结构的意思是隐蔽的,等待读者和评论者去发现,与作者的意图没有关系。这一说法看似有理,实则简单粗暴。他无视创作实际,即创作是作者为了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所做的一种努力,文本结构是作者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一种有意义的建构,因此,谈论文本的结构及其意义,不能离开其创作者。杜威就曾指出:“艺术并不创造形式,它是对形式的选择和组合。”⑥这段话的意思很清楚,艺术的形式是作家选择与组合的结晶,是作家意图的一种表现。他还进一步指出,当代艺术家刻意地经营艺术形式和结构,但是,“它是以教育为目的进行的试验的一种方式,人们用他来训练新的认识方式”⑦。也就是说,这种方式,不是文本自律性的存在方式,也不是作者意图在实践中简单的施用,它是作者创作的文本外在的功用性诉求。由此看来,艺术的形式与结构,不是自然天然的产物,不是任由阐释者强制阐释的独立存在,文本的意义也不是由读者—评论者单方面赋予的。文本的形式与结构,首先是艺术家有意识地选择与组合,文本的意义首先是艺术家意图的表达。
    另一位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他比兰德尔的强制阐释,显得更加严密与精致。他在《结构主义活动》中指出:“应该把分析家和创作者均置于可称为结构的人的共同符号之下,这种人不由其观念或言语活动来确定,而是取决于他的想象力,或者确切地讲,取决于他的想象活动,即他内心感受结构的方式。”⑧这些“结构的人”每一次活动都在重新建构一个对象,他们建构的这个对象,不同于他们眼中所看到的对象,“结构的人”在建构新对象的同时,又把自己加进去,为结构对象赋予了新的意义,通过为新对象赋予意义的活动,“结构的人”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身份——“意义之人”。“结构的人抓住现实,分解现实,然后又重新组合现实;因为在结构主义活动的两种对象或两种时间之间,出现了新东西,这种新东西完全不是一般可理解的东西:幻象,便是补加到对象上的理解力,而这种增加具有一种人类学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增加部分就是人本身,就是他的历史、他的处境、他的自由和自然对人的精神的抵抗本身。”⑨“结构的人”在制造对象结构的活动中,把自己加了进去,因此,他所结构出来的这个文本结构,与之前所看到的对象的结构已大不相同。举例来说,面对两个英国青年男女的恋爱素材,莎士比亚把它结构成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并在这个文本中加进了莎士比亚的历史处境及精神追求等,这个文本已经与它的素材大不相同。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蓝本,分别用汉语在北京的剧院演出,用俄语在彼得堡演出,用法语在巴黎演出,也会加进这些不同国度的演员及导演的历史处境和精神追求等,造成三种与莎翁文本大不相同的版本。假如再由中、俄、法三国的评论者去分析评论,又会加进他们各自的历史处境和精神追求等,进而结构出与演出版本大不相同的批评版本。以罗兰·巴特的逻辑来推论,作者开始结构活动,他所看到的素材及其背景中的文化、历史等全都死了;文本已经形成,作者及其创作背景也就死了;批评一旦开始,文本及其以前的惯例也就死了。人们不禁要问,读者—评论者最终建构出来的被他赋予意义的文本,还是作者创作的那个文本吗?读者—评论者是想把阅读—评论活动当作对话交流的场域,还是想把它变成表演独白话语的舞台?
    巴特为了剥夺作者的地位,强行剥离作者意图与文本意义的联系。其论据有三:首先,作者结构的文本经过批评家再结构,已经不是原初的文本结构了,作者赋予的意义经过批评家的再赋予,已经不是原来的意义了。因此,经过批评家结构并赋予意义的文本,它的意思已经与作者的意图没关系,而是读者和批评家意图的表达。其次,作者建构文本结构时并不想清楚地表达某种意思,他往往一边表达某些意思,一边又遮蔽自己的意思。《作者的死亡》就做如是判言:“写作不停地提出意思,但却一直是为了使其消失:写作所进行的,是有步骤地排除意思。”⑩再次,文本本身是圆整的、多向度的,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是单向度的,因此,作者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有缺陷的。巴特对作者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三重阻隔之后,最后得出结论,只有读者和评论家最适合赋予文本意义:“文本是由具有双重意思的词构成的。每个人物都可以从一个方面去理解(这种经常的误解恰恰正是悲剧性);然而却有人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个词,甚至——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去理解在其面前说话的所有人物的哑语:这个人便是读者。”(11)
    就这样,巴特首先消解作者的原创意义,强化读者—评论者再创造的价值。其次,遮蔽作者的对话意图,文本的对话功能,凸显读者—评论者的意义赋予作用。再次,强行减缩作者与文本的关系维度,任意扩张读者—评论者与文本的关系维度。一步步剥夺了作者赋予文本意义的权力,为读者—评论者争取了文本意义的赋予权,抬高了读者—评论者的地位与存在价值。其高明之处,在于用文本的建构作障眼法,提出建构是多次的,不是一次的;作者只是最初的建构者,经过多次建构之后,作者的建构痕迹已经消失,最终留下的只能是读者—评论者的建构。同样,赋予文本意义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的。作者即使赋予意义,也是最初的意义,经过多次意义赋予之后,最终留下的只有读者—评论者赋予的意义。这是因为,读者—评论者是整个建构活动的终点,也是意义赋予活动的终点,他之前的结构者及意义赋予者——作者死了,但他活着;他之前作者灌注到文本中的意图消失了,他赋予文本的意思还存在着。因此,只有读者—评论者赋予文本的意义,才是文本真正的意义。换言之,阅读批评至上。
    谈论任何问题,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都必须首先面对事实本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如果回避事实空谈道理,即使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这种道理既经不起事实检验又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文学活动是作者与读者—评论者通过文本进行的一项对话交流活动。作者运用文本说话在先,读者—评论者面对文本对话在后。是作者建构了文本中人物间的特定关系,画出了人物生存成长过程的起点、中途和终点,是作者决定选用戏剧或者小说体裁来表现这些人物的生命历程,也是作者赋予文本中人物以悲剧、喜剧或正剧色彩。阅读和评论,只能是在作者首创的贯穿着作家意图的文本上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即使高明到巴特那样的程度,也要以作者写作的文本为基点,受作家创作的文本的导引,总不能把《哈姆雷特》想象创造成中国的《西厢记》,想象创造成俄国的《钦差大臣》,想象创造成法国的《安德洛玛克》。说到底,阅读尽管重要,但阅读只是“引导下的创作”(12),读者尽管有再创造的自由,但必须首先紧跟作者创作的文本的导引,“每篇先看主意,以识一篇之纲领;次看其叙述、抑扬、轻重、运意、转换、演证、开合、关键、首腹、结末、详略、浅深、次序;既于大段中看篇法,又于大段中分小段看章法,又于章法中看句法,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不能逃矣!”(13)读者—评论者只有面对作者创作的文本,面对文本中作者写下的字句、作者设置的人物关系等等,在作者创作的文本的导引下,在文本预留的空白中,进行想象与创造,才能走上阅读和批评的正道。脱离具体的阅读和评论对象,无视文本的实际状况,进行天马行空的评说,手法越高明,距离文学评论的本意就会越远。
    当然,一切旨在对话交流的文本,都是为读者—评论者写的,凡是能和读者—评论者进行良好对话交流的文本,都是有意义的对话结构,这种结构,萨特称之为“召唤结构”,它作为评判一个文本是否为经典文本的重要标志,本质上是一种复调的召唤结构而非独白结构。这种复调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评论者与作者进行对话,召唤读者—评论者协同作者一起进行文本的创作,因此,它也为读者—评论者预留了许多需要填补的空白,预留了许多需要想象和补充的省略点,目的在于召唤读者—评论者对文本进行想象与创造。换句话说,读者—评论者正常的想象和创造,是针对具体文本中这些空白和省略点的,他不应也不可能超出文本结构中作者所发出的召唤而任意虚构。用萨特的话来说,不论读者—评论者的想象和创造走的有多远,作者总是走在他们的前面。(14)而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强制阐释论者,无视文学活动的对话现实,无视作者在这一活动中的先在性,把后来的读者—评论者对文本进行的再结构与意义再赋予,当成唯一的结构文本及赋予文本意义的活动,这就遮蔽了作者的意图,剥夺了作者赋予意义的权力,把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活动,变成了读者—评论者的独白甚至霸权活动,这种做法使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远离了文学实践本身,成为一种没有对象的空头理论,最终会被文学创作和广大读者所抛弃。理论本是为指导实践形成的,最终因为脱离实践而变成理论家的自言自语,这无疑是理论自身的一种悲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