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2017年度汉语历史语法和历史词汇学科成果介绍(上)

http://www.newdu.com 2018-02-27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参加讨论

    2017年度,汉语历史语法和历史词汇研究均取得一批新的成果,在研究领域、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有重要拓展。下面分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化研究”“词汇化研究”和“语言接触研究”等六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 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
    本年度的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发表了不少成果。下面从专著与论文两方面说明。
    专著方面主要有汪维辉的《东汉-隋唐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7年)。该书初版于2000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据作者“后记”,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利用电子语料库对语料进行必要的检索,尽量使论断更符合语言事实;二是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对于初版中少数不确切的论断加以修正,论证不充分的有所补充;三是增加了“41组常用词历时更替简表”。
    主要论文方面,这里介绍以下两篇:一篇是蒋绍愚的《词的语义成分与词的句法功能》(《语文研究》2017年第4期)。作者认为,句法和语义界面是现代语言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句法和语义界面的研究表明语法和词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在介绍 Saeed(2000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semantics》)关于词的语义成分与词的句法功能的有关论述后,通过对上古汉语相关动词的考察,集中就动词的使动用法、作格动词以及名词和动词的转化与语义成分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讨论。
    另一篇是吴福祥的《试谈语义演变的规律》(《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1期)。该文从历史语义学角度讨论语义演变的规律,认为语义演变规律主要是指语义演变具有非任意、有理据、模式化的路径,语义演变规律的研究是语义演变研究和历史语义学的重要课题。
    此外,还有几篇特别扎实的个案研究的论文。一篇是汪维辉的《说“困(睏)”》(《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2期)。作者指出,方言表示“睡”义,主要有“睡”和“睏”两系。文章依据文献考察“困(睏)”的历史。唐代“睡”兴起,大约从晚唐五代起,“困”在南方开始向“睡”义转化,此后逐渐形成南北对立。“困(睏)”在明代后期的吴语文献中用法已经跟现代吴语无别。现代方言中“睡”和“困(睏)”的分布格局大概形成于宋代以后。
    另一篇是真大成的《“趁”之来源补论》(《语言研究》2017年第1期)。作者认为,《集韵》“蹨,蹈也,逐也;或作跈、趁”,乃是受到同形字的影响误将本来分属两个不同的词的含义混杂起来,表追逐、驱赶义的“趁”和“撚/蹨/捻/撵”是不同时期来源于方言的新词,二者之间只是历史同义词,没有词源意义上的联系。
    从词汇类型学来研究的有贾燕子、吴福祥的《词汇类型学视角的汉语“吃”“喝”类动词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第3期)。该文借鉴词汇类型学的理论框架和已有成果,从定名学、符意学以及词汇和语法互动三个方面,考察汉语“吃”“喝”概念的词汇化和范畴化、“吃”“喝”类动词的多义性及其所具有的形态句法特征,并通过跨语言比较来探求汉语“吃”“喝”类动词在历时演变及共时分布中所呈现的共性倾向和个性特征。该文的研究显示,汉语“吃”“喝”类动词在历时和共时层面的多种表现都具有一定的跨语言共性。由此可见,词汇现象表面上纷繁复杂,其背后却有一定的系统性。
    曾良的《俗写与历时词汇探讨举隅》(《语言研究》2017年第1期)认为,汉语历史词汇的发展往往与俗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该文通过俗写考释了以下词语的语义及来源:“壇陆”“嚷”“塔橙”“杪板”“坌”和“吆喝”。
    董志翘的《浅谈汉语史研究中三重证据法之运用——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医方中的“冶”“饍”研究为例》(《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
    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
    针对个别词语的研究。比如吴小萱、周志锋的《“九吞八扎”“吞头”及其他》(《语言研究》2017年第2期)主要考释明清通俗文学中“九吞八扎”这个疑难词语,文章认为“吞”即“吞头”之省说,指古代武将铠甲上的兽面装饰;“扎”同“札”,指铠甲上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叶片。该文还对“吞头”的其他相关用法和相关词语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他文章如王云路的《说“赘婿”——兼谈“赘”与“质”的核心义》(《语言科学》2017年第6期),杨琳的《“虚篢”“葫芦提”考源》(《汉语史研究集刊》22辑,四川大学出版社),李伟大的《“夯”字读音辨正》(《汉语史研究集刊》22辑,四川大学出版社),陈源源的《“闹忙”补正》(《语言研究》2017年第3期),张璇的《“撩”与“撩理”的意义考辨》(《语言研究》2017年第3期),朱炜的《“”字音义考》(《语言研究》2017年第4期),李小军、徐静的《“总”的语义演变及相关问题》(《语文研究》2017年第1期),赵家栋、付义琴的《〈生经·舅甥经〉“俘囚”词义复议》(《语言研究》2017年第4期)等。
    针对专书或专门文体的词语的研究。比如詹绪左、周正的《禅籍疑难词语考四则》(《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2期)在爬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禅籍中“逻沙”“不顾占”“椀鸣声”“看楼打楼”四则疑难词语予以了考辨。又如魏启君、王闰吉的《子弟书释字二例》(《中国语文》2017年第5期)。
    针对词汇替换的研究。比如田炜的《说“同生”“同产”》(《中国语文》2017年第4期)、张海媚的《常用词“该”对“合”的历时替换及其他》(《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