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五年级上册作文之如何写读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18-02-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是写读后感。针对这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名言警句后,把获得的感受或得到的启示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样的文章称为读后感。其实,读后感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属于读书笔记中的一种。
    要写好读后感,我们先得对读后感有个认识。无须多言,读后感得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因此,读后感的表达顺序,必先写“读”,后写“感”;“感”因“读”而起,所以,“读”是基础,“感”是重点。也就是说,“感”必须多花笔墨,以求内容的具体明了。同时,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读”与“感”要相互呼应,结为一体。
    理清“读”和“感”的关系,把握好了它们的分量,该如何写好读后感呢?我们结合课文中的范例,进一步加以体会吧。
    先说读后感的拟题。可以直接拟为“读《×××××》有感”;也可拟为“《×××××》读后感”;还可以像课本中的范例那样,先拟一个正题,一般可以自己的感受或启示为题,如课本中的《愤怒与惋惜》。再拟一个副标题,以点明习作的文体是一篇读后感。当然,不拟副标题也行。
    再说读后感的开篇。可以像课本中的范例那样,交待自己读了什么书,及有什么感受或启示;也可以只交待自己读了什么书或什么文章,暂且不说有什么感受或启示。这一部分只要略写,简单的用一句话作个交待即可。
    接着说如何写“读”。课文范例把《圆明园的毁灭》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只抓住两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了不起的皇家园林;二是揭露侵略者的强盗行为。为什么作者不将课文全部内容都复述一遍呢?因为,“读”这一部分不是重点,要能简则简。要简到什么程度呢?只写与后面紧接着的“感”有关联的内容。这样,就能使“读”与“感”相互呼应。范例中,作者的“感”是自己的愤怒与惋惜。正因为圆明园是一座了不起的皇家园林,所以毁了倍感惋惜;正因为是侵略者的强盗行为毁了圆明园,所以特别愤怒。这样,“读”和“感”是不是就形成了照应。
    然后说如何写读后感的重点部分——“感”。课文的范例中,用两个自然段来写“感”。前一个自然段承接“读”的部分,直接表达“感”——愤怒与惋惜。这是作为读后感这一文体必须有的内容,用一段文字,表明自己的感受或启示,令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和明了。后一个自然段,则应联系社会实际或生活实际来表达“感”。范例联想到的是2000年的香港拍卖会。我们花费了数千万元的高价,从拍卖市场买回本属于中国的,在圆明园被抢劫走的铜牛头、铜猴头和铜虎头。这怎么不令人愤怒和痛惜呢?看,这里无论是直接表达“感”,还是联系实际事例表达“感”,都紧紧地把握住“愤怒与惋惜”,很好地突出了重点。
    因为,读后感是以“感”为重点,所以在篇幅上,“感”这个部分的字数比“读”那个部分要多得多。在表达上,“读”只抓住与“感”相呼应的内容,用叙述的方式作简明扼要的表达。“感”则有两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一是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本篇读后感所要表达的感受或启示;二是必须联系实际,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也可以联系某些社会现象,还可以联系自己的日常见闻。用这些事例来支撑自己的“感”,使读后感更具说服力。这两方面的内容,并不一定要像课文中的范例那样,先亮明观点,再联系实际。也可以先联系实际,再阐述观点。这完全取决于作者个人的安排。
    最后要说的是,别忘了给读后感一个完满的结尾。可如课文中的范例,以一个总结句结束全文。当然,并不是所有读后感都这么结尾的。也可提出问题,引人深思;还可发出呼吁,警醒大众;也还可引发遐想,启发寻味……至于,该如何结尾,还需根据个人所“感”,自行决定。
    总体来说,读后感大体有这么几个内容要写:
    一、简略交待读了什么书,或什么文章等。这属略写部分,往往仅用一两句话完成。
    二、抓住与“感”相关的内容,写“读”。一般用叙述的方式,点明“感”从何来,为后面的“感”作好铺垫。这一部分也属略写,只写与“感”相关联的内容。
    三、写由“读”引发的“感”。既要亮明自己的观点——有何感受或启示,又要联系实际谈感受。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重点,需要详写。
    四、选择自己认可的方式,结束全文。这一部分虽属略写,却不可忽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