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这个中国作家写得那么好,但中国大部分都没听说过他

http://www.newdu.com 2018-02-22 北京青年报 唐山 参加讨论


    
    提起蒋彝,国内读者更多关注他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的作家,是最早画熊猫的人,是“可口可乐”的中文翻译者(有争议)……可很少有人知道蒋彝写过什么。
    “在西方出版大量作品的著名中国作家,恐怕仅林语堂和蒋彝两人。但两人有不少差别:林语堂先在国内文坛出名,而蒋彝成名完全是出国之后;林语堂主要在文艺作品上,而蒋彝多才多艺,除了游记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还创作了大量的书法绘画作品。”这是学者郑达先生对蒋彝的评价。
    蒋彝先生的书在欧美持续畅销,直到21世纪,仍不断再版。
    然而,名满天下,却是故乡的陌生人。
    提起蒋彝,国内读者更多关注他是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的作家,是最早画熊猫的人,是“可口可乐”的中文翻译者(有争议)……可很少有人知道蒋彝写过什么。今年,世纪文景公司推出了蒋彝的《日本画记》和《波士顿画记》,读罢惊叹:原来我们的文学史竟长期忽略了这样一位伟大作家——他不仅拥有卓绝的文笔,更有深刻的思想。
    他闯入了英国人的圣殿
    1903年,蒋彝生于江西九江,本名仁全,字仲雅,后以谐音“重哑”为笔名。
    蒋彝6岁丧母,18岁丧父。父亲蒋和庵善绘,蒋彝10岁便动笔学画。北伐时,蒋彝改名蒋怒铁,加入白崇禧部。“四一二事变”后,蒋彝离开军队,考入东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当过中学教师等。1928年至1931年,蒋彝先后在芜湖、当涂和九江当县长,因频出改革措施,被嘲为“疯狂的年轻人”。
    1932年,因与上司熊式辉发生冲突,蒋彝挂冠而去。同学罗长海正在英留学,写信劝蒋赴英。蒋参加了公费留学考试,惜英语不佳,未能成功。1933年春,在兄长支持下,自费出国,入伦敦大学,主修化学弹药。
    因经济拮据,蒋彝常以水煮猪蹄维生,当时英人不食此物,价格极廉。恰好著名作家熊式一因《王宝钏》一剧成名,蒋彝是熊的老乡,故免费住在他那里。
    1935年1月,刘海粟在伦敦办画展,蒋彝去帮忙,刘便将蒋的几幅画也列入展览中,居然卖掉一幅。同年,中国政府为拉拢英国,将故宫珍藏的800幅古代名画运往英国展览,轰动一时,伦敦书商抓机会,想出一本介绍中国美术的书,便找到蒋彝。蒋自觉英文不行,本欲拒绝,在跟着蒋学中文的汤姆逊小姐帮助下,终于完成《中国绘画》,该书取得极佳销量。
    1936年,蒋彝半画半写,完成《湖区画记》。因“太薄”,被多家出版商拒绝。出乎意料的是,该书面世后竟翻了8版,评论家赫伯特?里德称赞蒋彝“胆大无畏地踏入我国的圣殿,以他自己的方式致敬”。
    墙外开花墙内却不香
    《湖区画记》让蒋彝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他以哑行者为笔名,先后出版12本画记,本本畅销。
    对于哑行者,蒋彝说:“意思是一个不会说话的漫步者。我是在放弃了我在九江的官职以后为自己起了这个名字……哑行者对我很合适,尽管‘行者’经常被用于云游的和尚。”
    哑行者可能还有两层含义:一是蒋彝自少年时便口拙,被称为“闷气生”;二是他初到英国时,胸前别一纸牌,上书英文:“请告诉我,旅馆在哪儿?”
    蒋彝的《画记》被国内读者长期忽视,因它们都是用散文、诗歌、中国画、书法组合而成,其中任何一项均难称顶尖之作。
    比如蒋彝的绝句《蔚金特公园中游船》(今通译为摄政公园):
    尽日清游笑语频,
    东风三月绿波生。
    从来桨带温存意,
    绝爱蜻蜓点水声。
    虽生动,但在旧体诗中,类似写法常见,难称极品。蒋彝的画、书法、散文都有功底,却不属顶尖水准,故中国读者对他走红英伦感到难以理解。
    1946年,《新闻天地》杂志在报道蒋彝等人时,只承认“他们的品作,至少已经给予外国读者对于中国一个比较正确的印象”,但“蒋彝的画,在艺术的成就到底如何,门外汉不得而知”。对蒋彝走红,作者朱尊诸特意提到:“蒋彝仪表颇佳,他所收到的读者信件里,有许多是英国青年女性。”
    蒋彝究竟想写什么
    蒋彝真的只是靠相貌、炒作而偶然成功的吗?
    由于国内译介蒋彝作品不多,给读者以误导,以为这些《画记》不过是略精致一些的旅行手册,除知识介绍外,并无其他。
    自去年开始,外研社接连推出了蒋彝的《牛津画记》《伦敦画记》《湖区画记》《爱丁堡画记》,加上今年出版的这两本,整体来读,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蒋彝。
    以《日本画记》为例,蒋彝下笔拉杂,从美食,到人物,到历史,到风景,到戏剧,乃至个人交往,完全融合在一起,分章随意,并无主旨。由于写法繁密,读者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表面的、碎片化的知识所分散,忽略了每章中其实暗含共同主题,即:美的发现。
    蒋彝的写作并无完整脉络,他始终在发现中——从一个线索进入,又迅速转入新线索中,每个转折都以好奇、惊异为契机。蒋彝能顺畅地从“能剧”说到葛饰北斋,但他绝不具体介绍能剧,也不挥洒自己的观感,他只是不断在发现。通过发现,蒋彝至少传达给读者三点感受:
    首先,所有文化都是优美的,关键在如何发现它。
    其次,在发现中,“我执”最不重要,所以文章中的蒋彝不评判、不对比,只当哑行者。
    其三,发现过程可以很美好,所以蒋彝的诗、书、画才有意义,它们装点了过程。
    他是后殖民写作的开创者
    蒋彝写作的意义在于,它突破了现代人常有的思维框架。
    每个人、每种文明都在以己度人,将自己视为标准,从“相同”与“不同”处,裁量他人。正是这种分别心,使我们在头脑中创造出异己。越比较,便越无法接受多元性,越容易钻入狭隘与仇恨的窠臼中。于是,文化也被人为地分成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而自封的高级文化则借口改造国民性、启蒙等,将偏见、歧视等合法化,成为文化殖民的借口。
    只有放在后殖民批评或东方主义批评的语境中,我们就会发现:蒋彝其实是位先行者。他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但他却用创作呈现了他的思考。正如学者罗纳德?詹诺夫所说:“蒋彝比解构西方殖民帝国和后殖民批评以及东方主义批评提前了40年。”
    蒋彝的贡献不在于他的诗、书、文、画有多高的专业水平,也不是简单地将它们配合起来,像一盘中国菜那样丰盛,而在于他率先开启了后殖民写作的可能。所以蒋彝的书在今天依然畅销,他的贡献属于全世界。
    当下颇流行所谓“大散文”“文化散文”,可惜缺乏真正的思想与感受,往往呈现为“二手哲学+单向度历史”,让人越读偏见越深,实为华丽语言包装下的高级抄袭。究竟该怎样写“大散文”,蒋彝的写作仍能给人以启迪。
    蒋彝在英国漂泊22年后,又在美国漂泊22年,他曾准备写一本《中国画记》,可惜1977年第二次回大陆访问时,因病逝于首都医院,终年75岁。
    叶落归根,可惜在大多数故乡读者的心中,蒋彝仍是陌生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