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另一个梅兰芳——业内专家探讨梅兰芳绘画与表演艺术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徐健 参加讨论


    
    梅兰芳在沪寓所作画(1943年)
    
    梅兰芳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他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征服了世界范围的广大观众。但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长期研习,并卓有建树的梅兰芳却鲜为人知,少有世人关注。7月3日至4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主办的“另一个梅兰芳——梅兰芳绘画展暨梅兰芳绘画与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绘画展展出了梅兰芳纪念馆珍藏的梅兰芳不同历史时期的数百件绘画作品,集中体现了梅兰芳表演艺术之外的另外一种美——纸上之美、绘画之美。“绘画艺术是梅兰芳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与京剧艺术相辅相成的一条副线,它与京剧艺术共同构成梅兰芳艺术的复调、二重唱。”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介绍说。“此次展览和研讨会将梅兰芳绘画作品、绘画艺术纳入梅兰芳艺术研究之中,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一个更为全面而立体的梅兰芳先生。”
    “大家都喜欢梅兰芳,梅兰芳的特点是什么?一个字:美。”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廖奔谈到,这个“美”既涵盖艺术美、人文美、唱腔美,也包括梅兰芳的性格美,这是梅兰芳成为表演大师的一个很大的因素。而如何达到这种“美”的境界,廖奔认为,就是“通过艺术修养、文化修养,通过他自己的形象追求”,梅兰芳练字、练画是他达到美的极致的一个途径。梅兰芳说过,戏曲不单是表演、唱腔,戏曲也是一个集服装、脸谱、绘画、艺术、造型等美的一个集中物。“梅兰芳对戏曲的理解,对京剧的理解是这样一个综合体,不单单是舞台上的演唱。”
    与会学者认为,梅兰芳之所以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是源自于祖辈家风、家学的熏陶,其次则是受到其周边文人与艺术家们的影响。据梅兰芳口述,他对绘画的兴趣始自1913年和1914年两次赴沪演出期间,结识了画家吴昌硕,自此终其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对绘画的热爱和研习。他先后师从王梦白、齐白石、汤定之等多位绘画大家,勤奋临摹,虚心求教,学画的过程非常认真。在研习绘画艺术的数十年中,梅兰芳展现出了一位艺术家特有的艺术自觉,一方面如同在戏剧舞台上创造各种艺术形态一样,他将绘画视为一个表达个人情感与意志的艺术世界。在这个艺术世界里,他能够自由地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才情。另一方面,他经常能从绘画中领悟出与戏曲表演相同的原理,比如说汤定之教他画松梅,曾经传授心得。画大幅要节奏紧凑,不能有松弛之感,画小幅要小中见大。梅兰芳认为这个道理与京剧表演一致,在大舞台上要使观众不觉得空,在小舞台上则要放得开,使人不感到局促。但这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锻炼,火候到家才能得心应手,小大由之。
    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钮骠眼中,梅兰芳是美的创造者,也是美的酷爱者。他对于美的搜寻、采纳、吸收都是有生活依据的。“看梅兰芳的戏,他在台上的扮相没有粗俗或者低俗的东西,都是非常高雅的、有品位的,这跟梅兰芳的美学素养是分不开的,而且他对这些东西是非常用心的。”书画家姚茫父曾评价梅兰芳的绘画有“秀才风味”,实指无匠气和俗味,典雅如文人画的风格。钮骠认为,梅兰芳的表演风格一扫平庸之气,恰恰得益于他的书画素养和求教有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认为,梅兰芳的绘画情结与舞台表演艺术是一致的,集中表现为“缀玉”心怀、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认为,梅兰芳的绘画作品继承了中国文人画诗情达意、写心言志的传统美学精神,建立了绘画与表演艺术的桥梁,其花鸟作品形式特点是中国现代水墨写意花鸟画的重要成果之一,也反映了戏剧家在绘画创作中的一个代表性的成果。这为我们研究戏剧艺术、表演艺术和绘画艺术的融贯与借鉴提供了生动的资料。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安葵认为, 梅兰芳在表演艺术上的成就是他综合艺术修养的结果。梅兰芳对“绘画六法”有深入的体悟。他的绘画是笔力柔韧的,同他的表演一样,是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他的绘画讲造型,讲色彩,在戏曲中也非常重视表演的造型和服装、布景的色彩,力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亮相都是美的,每一件服装和道具都既符合表演的要求又都具有美感。梅兰芳的绘画讲究够度,无论是梅花、还是松石,都给人生气弥满的感觉,这种“经营位置”是与“气韵生动”相表里的,运用到演出中就能够做到“一人灌满台”。当年他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穆桂英挂帅》,“捧印”一场只有他一个人在台上,但观众毫无空旷之感。现在有些演出,当一位演员独唱或两位演员对唱时,常配以舞队伴演,这应是对自己演出的不自信之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